暑假,我回到了溫州老家。一天中午,我看見了一只馬蜂。這只馬蜂飛到我家門前,繞著圈兒爬啊,爬啊,真像地理學家在探索。它的行動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停下了,我留神觀察它:這是一只腹部隆起的雌性馬蜂;它很可愛,兩只黑寶石似的眼睛,像在尋覓著什么。
它開始行動了,在灶門前用前腿扒著土,像采煤工人一樣忙碌地工作著。不一會兒,它挖出了像筷子那么粗的一個小洞后就飛走了。我用小棍往小洞里一探,掐個記號,拿尺一量,正好5厘米深。這時它叼回有2厘米那么長的一只青蟲,一進屋看見沒有危險才落下來。它把青蟲輕輕地放進了洞里。過了一會兒,它出來了,銜了一點小土塊,塞了進去,又在土塊上蓋了點土面兒,用腿扒平了,就飛走了。我畫了一個圈,把洞圈上,作為標記。但我心里還有一個問號:它把青蟲放進去的同時,還做了些什么呢?于是,我用小棒把洞摳開,洞里除了青蟲之外什么也沒有,只是這青蟲身上有一層白白的“小米粒”。根據在《自然與科技》書上看過的資料,我知道那是馬蜂的卵。然后,我又把洞口蓋好。
過了幾天,我又去觀察,聽到洞里面發出“吱吱”的叫聲。我正想扒開看看,這時“嗡嗡”的聲音由遠而近,我抬頭一看,那只馬蜂回來了。它落了下來,把洞扒開,進去了。過了一會兒,馬蜂出來了,又把洞口扒平蓋好,飛走了。我想,它進去又做了些什么呢?于是,我再次把洞摳開,只見那些馬蜂卵靠青蟲的營養,已孵化成了小馬蜂,翅膀還貼在身上。我依舊把洞口蓋好。次日我又把洞摳開,只見小馬蜂顏色稍稍變黑了些,翅膀離開身子幾毫米,其余的就沒有什么變化了。我把洞口蓋好。又過了一天,里面發出了“吱吱”的叫聲。我正想扒開看個究竟,忽然又是那種熟悉的“嗡嗡”聲傳來。還是它!馬蜂飛進屋子,落下來,把洞挖開,從里面領出幾只像它一樣的小馬蜂。它們母子一同出了“房門”,在地上爬了好幾圈。那些小馬蜂瞪著眼睛,觀察著這個陌生的世界。過了一會兒,那些小馬蜂跟著它們的媽媽飛走了……
在這個暑假里,我就這樣偶然發現了馬蜂繁殖的奧秘。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發現,但它卻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處處留心皆學問??此破椒驳拇笞匀唬鋵嵱袩o窮的奧秘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去探索。(指導老師: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