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從山鄉里走出來
離城四十余里的小村莊,孕育著我的成長。也許只有四面環山的鄉間,才能使我寓情于景,寓情與圖畫之中。
上初中那年,來到四十余里外的城鎮求學,結識了我的第一位美術老師,他非常贊賞徐悲鴻的駿馬圖,并不斷地臨摹。那個時候,我才真正開始學著鑒賞,并像老師那樣,學著大師的手法不停地臨摹。我每臨摹過他人的作業,美術老師總是贊不絕口地稱贊我很有藝術天賦,并在校園畫報欄展出我臨摹過的圖畫。我感到莫大的自豪,美術老師簡直就要成為我至尊至愛的恩師了。每年暑假回家,父親總是拿出我在學校展出過的臨摹作品給鄉親們看,鄉親們總是豎起拇指,夸贊不已。這更使我有一種沾沾自喜的感覺。
自那時起,我便立志要考上美術學院,離開那個偏遠的山鄉。因為那里留給我的印象,只有貧窮。
直到我考上大學,真正的啟蒙老師出現在課堂上,他的第一節課,鏗鏘有力的言語像鐵錘砸在我的心上。他說:“我想,我們在座的大多數學生都是自認為對美術很有天賦才會選擇這個專業吧。因為我們都愛臨摹他人的作品,并把臨摹出來的字畫當作自己的心血作品。這本來就是一個誤區,可是偏偏我們周邊的人對我們大加贊賞,所以我們就覺得自己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了。其實,這些都是我們自欺欺人的把戲罷了。試想一下,我們臨摹出來的是什么呢?全部都是名家的手筆,他人的成名之作,那都是別人的風格啊!結果呢?我們都在模仿著別人,沒有了自我的風格,失去了個性。故此,我們必須從踏入大學第一天開始,從頭學起,從最簡單的白描開始……”
這是我在二十個春秋里從未有過的震撼。
從那一天起,我放棄了所有臨摹,從最簡單的一筆一畫里學起。直到我大學畢業,我再也沒有臨摹過他人的作品。在那四年期間,我每次回家的時候,父親總會向我要臨摹的作品。我告訴他,學校里已經不學這個了。盡管父親嘴巴上沒有再說什么,但是臉上卻蒙上了一層陰云。后來,鄉親們也向我要臨摹過的畫。我卻告訴他們,已經很久沒有臨摹過了。從他們那種略帶鄙視的眼神中隱約可以看出,在他們眼中,我這個孩子遠不及以前優秀了,肯定不會有什么大的作為了。
二 抉擇人生轉折
我畢業那年,師范學校剛好缺少美術老師,我很順利地入職了,開始了我的職業生涯。
在教學方法方面,我曾經嘗試著以“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理念去進行教學。可是剛剛離開初中步入中專的學生一下子無法轉變過來,很難接受這種教學方法。結果在這大半年里,我吃力不討好,還受到領導的批評。正當我苦悶的時候,幾位大學的師兄師弟分別在廣州、中山、深圳辦起了自己的廣告公司。他們紛紛邀請我加入他們的行列。那個時候,教師的職業也相對穩定,許多人都是為了保住這個鐵飯碗而削尖了腦袋往里鉆。但是對于我來說,盡管在我心目中,老師的確是一份很神圣的職業,但那時還不適合我。
當我作出抉擇時,全家上下堅決反對,但是無論他們怎么說,我還是決定到外面闖一闖,即使我真的跌倒了還可以重新再來,畢竟我還年輕,這就是我的資本。
起初,我們師兄弟三人合資開辦廣告公司,是為了完成我們共同的心愿——看看我們的真才實學如何,但是經營起來后,矛盾就產生了,而且日漸激化。盡管我還沒有足夠的資金去另開天地,但是為了避免以后三人不歡而散的尷尬局面,我決定首先跳出來。退出來之后,我得到一筆較為可觀的合作費用,以后我將何去何從呢?喜愛擁有一份自由遐想天空的性格,使我下定決心——獨闖。
沒有足夠資金租辦公場所,更沒有資金去高薪聘請資深的平面設計人員。我只得將辦公室轉到自己的出租屋里,購置了所有的辦公工具。一切就緒后,我帶上以前公司的名片開始去各大公司串門。
因為許多大型的生產商的宣傳廣告都是交給知名的廣告商來代理的,所以,上門拜訪,還沒有聯系業務就給人家趕出門來了,甚至連負責人面也見不著。在那段日子里,我如同失去了方向的蒼蠅,撞得焦頭爛額。
兩個月后,我聯系到一間電器公司的老總。因為我曾經幫助那間電器公司的內部期刊設計過兩期封面,與老總有過一面之緣。當我知道他們近期推出全新產品,并打算全力打造產品品牌時,我主動出擊了。
在兩次撲空后,我終于見到老總了。
老總問:“你憑什么讓我們放心將廣告交給你呢?”
我滿懷信心地說:“就憑我的設計能力和務實的工作態度。”
老總看了我一眼,應付了一句:“你到秘書那里領些資料,回去試試看吧。”
這本來是一句打發客人的客套言語,可是回去的一個星期里,我沒日沒夜地伏在電腦旁邊。為了搞好這次設計方案,我搜尋了大量資料,采用不同的角度進行比試。困了就趴在電腦臺上小睡一會。設計圖案打印出來,已經是第七天的早上,我倒在床上昏睡過去了。
當我拿著設計圖案再次出現在老總面前,他有些詫異地望著我那雙紅腫的眼睛,認真地翻閱著我的設計圖案。
最后,老總直截了當地告訴我:“已經有好幾家廣告公司找過我了,價錢和方案也差不多要定下來了。但是,我現在決定,將廣告交由你來設計。這并不是說你的設計效果要比別人的強,而是誠懇的態度令我感動。”
廣告設計推向市場,收到良好的效果,從而奠定了我在平面設計的社會地位,更得到電器公司的信任。我的廣告設計工作室也正式成立了。
因為有了前期的廣告效應,電器公司的第二、第三期的廣告都交到我們設計室來代理,接下來,其他的業務擴展開來了。
一年后我又成立了一間大型廣告公司。那年我才剛滿三十歲,在這個人生三十而立的過程里,我已經邁開了人生的第一步了。
任何一個行業總是要經歷由盛轉衰,再由衰到盛的過程。在廣告業競爭日漸激烈的同時,廣告業告別鼎盛的時期,開始下滑。我看到時尚服裝悄然走俏,我將目光轉向服裝業。
對于昔日輝煌的廣告業,我舍不得放棄,將大量資金投向開辦服裝廠的同時,廣告公司依然運轉。可是,我卻犯了最致命的大忌。一個人的能力有限,經營運轉的資金還不足夠。服裝廠在配置完整的狀況下,最終還是夭折了。
那段日子,我覺得很疲憊,這不是說我在心疼著那些虧損,而是自己自視過高,還沒有走出浮躁的成長期,我需要一個寧靜的空間,好好地反省一下。
三 修正的途徑在于抉擇
面對倒閉后所遺留下來那一大堆的機械,一大批器具和布匹。無法平靜的我回到故里。
在我們的城市里,我聯系一些在中專學校任教的同學,從他們口中得知,在我們的城市里,紛紛辦起了許多職業學校。招生也由傳統的錄取制變為自由報讀制。我的那幾位同學都在外面跑過招生業務,在這方面很有經驗。
窮則思變。從來沒有想過辦學的我眼前一亮。我不停地向同學打聽這方面的信息,同學好奇地問:“你不是打算要回來辦學吧?”“正是如此。”我毅然抉擇了人生的另一個轉折。
服裝廠夭折的經驗,使我明白,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失敗的原因除了自己自視過高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我不懂得如何培養和挖掘周邊的人才來輔助自己。
因此,我斷然將廣告公司轉讓,退出了廣告業。但是,公司里的平面設計的專業人才卻被我留下來了。現在,我除了擁有一大批服裝設備外,還有一大群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具有廣闊招生關系的老同學,還有自己親手培養出來的廣告專業的人才,這些就是資本了。
對于我們是初步辦學,我們只能租借一所棄置了的校舍。又因為我們還沒有資格申請中等教育,故此,我們與成人中專聯合辦學,在隸屬關系上,我們是成人中專的下屬,命名為——藝術職業學校。
在前些年,廣告業一直很輝煌,平面設計專業一直很受人青睞。鑒于現在許多職業學校還是一直保持著傳統的教育模式,我深知現在辦學的關鍵,誰首先打破格局,亮出自己的招牌,誰就能立足。正是如此,開設的裝潢設計和服裝專業,全部任用以前高薪聘請的專業人才來上課。想不到,我第一年任教所推行的教學方法要到七八年后在自己的學校里實行。
經過三年多的發展,我直接將校舍購置下來,并逐漸擴展起來,由原來兩座的教學大樓擴大到六座,校舍已經初具規模。
每當我回到離城四十余里的小村莊,看到悠閑的老人家圍著榕樹有說有笑的,我就想,如果當年我不是發奮讀書,如果在人生轉折時猶豫不決,如果我在人生漫長的歲月里不懂得不斷地修正……若干年后,我是否可以像老人家那樣,恬靜地坐在榕樹下安享晚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