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瑤瑤,現在七歲半,自從去年開始上小學起,我就給她布置了一份額外的任務:每天寫篇日記。女兒倒很自覺,天天都堅持記日記,從無間斷,天長日久,竟然也寫下了厚厚兩本。看女兒夾雜大量拼音的日記,成為家里人一件快樂的事情。不久大家都發現,在女兒日記中,出現頻率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很高興,平時大家都喜歡仿照女兒日記中的語氣逗她:“今天我吃飽了,我很高興。”“今天我沒尿床,我很高興。”女兒也聽出大家是在取笑她日記中這句話用得太多了,很不好意思地辯解說:“我就是很高興嘛。”我曾經想告訴女兒同樣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詞匯表達,別老是用這一個詞,后來想畢竟是一年級的小學生,哪有那么多的詞匯,便作罷了。閑下來再一想,為什么女兒會不厭其煩地使用這個句式,除了詞匯貧乏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值得她高興的事情確實很多。
按照成人的標準,我幫女兒總結了一下,讓她“很高興”的事情可分成三類。
一類是大人也認為確實值得高興的事情:
今天語文考試,我們班有八個同學考了100分,其中就有我,老師給我們每人一朵太陽花,我很高興。
今天姥姥給我買了一個文具盒,還買了四根火腿腸和兩枝自動鉛筆,我很高興。
另一類按照大人的標準,是一些沒有什么值得高興的瑣碎事情:
今天老師說下午不上課,我很高興。
今天老師說星期六下午要上航模課,我很高興。
(真不知道女兒是怎么想的,上課也高興,不上課也高興。)
再有一類就是大人絕對不會認為是高興的事情:
今天我和媽媽回到家里,媽媽發現忘記帶鑰匙了,我們找爸爸,爸爸回不來,我們找姥姥和姥爺,可是他們也沒在家。媽媽說我倆是無家可歸的人了,我們只好在外面流浪了一下午,還逛了很多商店,我很高興。
天!那天我和女兒在街上無所事事地閑逛消磨時間,都快煩死了,她可好,還很高興!
細想小孩子的心態,她心無雜念,大事高興,小事也高興,無所謂高興不高興的事,她也高興,就連那些該煩惱的事情,她居然也能從中找出高興的理由來!這就是小孩子的思想,也是小孩子的本事。
因為女兒有這樣的本事,所以她天天都感受著快樂;
因為大人沒有這樣的本事,所以天天都煩惱不斷。
很羨慕女兒這樣的本事,也很想學會,可惜怎樣都不可能完全學會了,能學個六七成我也就“很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