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虹
“對不起,您能聽一下這孩子的話嗎?”那是我在百貨店玩具柜臺工作時遇到的一件一生都難以忘記的事情。
我被一位三十多歲的母親叫住,有一位小學一年級左右的男孩兒緊張地站在母親身旁。那男孩兒像貝殼一樣閉著嘴,眼睛只是向下看。
他母親以嚴厲的語氣說:“快點,這位阿姨很忙!”我感到空氣驟然緊張起來,到底是什么事呢?我一邊猜想著,一邊仔細看著這母子倆。這時我發現那男孩兒手中握著什么東西,他那雙小手還有點顫抖———那是件當時很受孩子們歡迎的玩具,這種玩具每次進貨都被搶購一空,而且被盜竊的數量不亞于銷售量。
“怎么了,你說點什么呀!”他母親很生氣,眼眶里充滿了淚水,這時男孩兒已經上氣不接下氣地哭了。
我的心臟仿佛被猛戳了一下,我又一次面向孩子,我想我必須要聽他說句話,我甚至感到這個瞬間可能會左右孩子今后的人生。
這時,他的手不自然地伸開,被揉搓得破爛的包裝中露出了玩具。
“我沒想拿……”他費了很大力氣才說出這句話。我現在還記得,孩子最后泣不成聲地說了一句:“對不起。”母親那時的表情難以形容,我感到她好像放心地深嘆了一口氣。
然后,他母親干脆地對我說:“請叫你們負責人來,我來跟他說。”這時,我第一次懂得了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和教育子女的不易,我被這位母親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
“不用了,我收下這玩具錢,這件事就作為我們三個人的秘密吧,孩子也明白了自己做錯了事,這就夠了。”
我覺得自己只道出了心情的一半,我的眼淚已流到面頰。那位母親幾次向我鞠躬表示歉意的身影,我現在也忘不掉,永遠也忘不掉。
文/楊曉洋摘自《遼寧青年》
上個世紀20年代期間,爸爸為了養家而努力工作,但是幾乎沒有什么剩余的錢。
有一天,我注意到爸爸的一只鞋子的底和面幾乎完全脫離了,他那時正把一塊硬紙塞進那只鞋子,從而可以工作。
當天晚上,當爸爸就寢之后,我快速把他的鞋拿到柴棚里,用一把小斧子按照鞋底的形狀,從一個廢舊的車子內胎上切下一塊膠皮,又用一個破鐵鑿沿著鞋邊鑿了洞眼。
我用銅絲把新的膠皮鞋底和鞋面縫合起來,再把那硬紙板放回鞋內,然后我用爐子邊上的黑煙灰把鞋擦亮。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爸爸第二天早上看見這雙鞋的時候臉上的表情。他面色變得蒼白,眼淚順著兩頰滾滾往下流。他一言不發地去工作了。
那天晚上,家里每一個人都不停地看著我,爸爸說我們全家都上了一課———就愛而言,“有志者,事竟成”。他告訴我們,穿上這鞋子他感到驕傲,是上帝派來了一個小小的鞋匠為他修好了鞋子。
現在,我已經80多歲了,但是每當我回想起爸爸的面部表情時,我仍然感到我的內心在澎湃在迸發。
文/劉俊杰摘自《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