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子
不得不承認,小時候的我是非常膽小和怯懦的。至今,童年留給我的也只是受盡委屈后欲哭無淚的那份孤獨。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學校由于修建校舍,暫時把我們遷到村西的鐵匠鋪里去上學。那是一長排房子,從我記事起,那里面發出的都只是單調的“丁———當,丁———當”的打鐵聲,后來,鐵匠們也走了,只剩下孤零零的一排房子佇立在那里。
我就坐在臨窗的位置上。
冬天里,強勁的西北風呼呼地刮著,大雪順著窗縫直往屋里鉆。雖然生著爐子,但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教室里,老師和我們一樣凍得瑟瑟發抖。
那個冬天里,老師向我們每人收了5角錢,買來幾米塑料布嚴嚴實實地把窗子圍上,這樣,我們就能伸出手寫字了。
班主任是位女老師,她說:“冬天天冷路滑,一個村子的學生都要一起回家,誰也不要單獨走,特別是值日的同學。”
現在想來,還能回憶起當初老師說這話時所散發出的縷縷溫馨通過空氣傳播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讓我們感到暖意盈盈,那是冬季里我們惟一可以取暖的“炭”啊。
那天,輪到我們組值日。東是我們值日小組的組長,他是村書記的獨生子,平日里在班級經常和同學打鬧,幾乎沒有不怕他的。冬天天短,當我們4個人把教室打掃干凈時,暮靄已經輕輕地籠罩了整個村莊,教室里變得模糊起來。東讓另外兩個同學先到外面去,他和我一起把笤帚放到教室后面,突然,東叫住我:“把這兩把笤帚捎到后面去。”我接過笤帚就往后走,完全沒有想到這竟是東的一個陰謀:他快速地背起書包,然后拿起鎖頭,在外面把門鎖上了。
我一個人被孤零零地拋在了已經漆黑的教室里!
村里的老人給我們講過的妖魔鬼怪故事里那兇神惡煞、青面獠牙的鬼怪,仿佛就在這間教室里。我嚇壞了,拼命地用手敲門,用腳踹門,嘴里一聲接一聲地大喊:“給我開門,給我開門!”然而,無濟于事。東好像走了,門外沒有一絲動靜。那一刻,恐懼占據了我整個身心,偌大的教室里,只有我孤單的聲音回響著。終于,九歲的我“哇———”一聲哭了出來,我被嚇壞了,什么也不顧了,手胡亂抓著,門玻璃上包著的塑料布仿佛擋住了我的光明,我便用力抓去,頓時,塑料布就裂開了一個大口子。我還在哭,還在喊,然而,沒人回答。
過了很久,也許是東站在外面凍得受不了了,終于給我開了門,我不顧一切地向家里跑去。
媽媽正在做飯,見我這副模樣回來,問:“怎么了?”霎時,委屈的淚水潮水般從我的眼里涌出,我哭著向媽媽訴說了剛才發生的事,媽媽靜靜地聽著,摟緊我,半晌無言。
第二天,仍舊去上學,剛進屋,就見班主任老師正陰沉著臉等我,全然不見往日的和藹:“這塑料布是不是你摳壞的?”我說“是。”“為什么把塑料布摳壞了?”老師接著問。“東把我鎖屋里了,我一害怕就摳壞了。”我怯怯地回答。“把你鎖屋里你就摳塑料布?他只不過是和你開玩笑嘛。”語氣輕松得簡直讓我不相信是從老師嘴里說出來的。我想說,如果是你,你也會把塑料布摳壞的,但我不敢和老師辯解,更怕東以后報復我,淚水又無聲地流下來,昨晚的委屈猶在心頭。
“老師,我賠!我情愿再買一塊塑料布。”
“既然這樣,你就上課吧,明天把錢帶來!”
毫無人情味的話和平時簡直判若兩人。老師隨著我往后走,一邊走,一邊檢查著包窗戶的塑料布。當走到我跟前時,老師忽然站住了,我一愣,見老師正看著我旁邊的塑料布,我回頭一看,天啊!正對著我的窗戶的塑料布也破了一個小洞!
老師盯著我,目不轉睛,“怎么回事?老實說!”老師的眼中掠過自信的光芒。
這下,我真的懵了,因為這個小洞確實不是我摳的,但是,我一時卻語塞起來,不知該怎樣說。不爭氣的臉,竟在這時憋得通紅。
“下午我去你家!”老師發怒了。
猛然,我想起一貧如洗的家和體弱多病的媽媽,“這不是我摳的。”我輕聲反駁道。然而,老師不再理我,任憑我流淚。
午休時,我沒敢回家。我不知該怎樣向媽媽說這件事。我家就在村東頭,老師下課后就出去了,半天沒有回來。我估計是到我家去了,我趴在桌上把頭深深地埋在胳膊里,不敢抬起。因為一抬頭,就會看到那帶給我傷害的塑料布上的小洞!同學們高興地在教室里嘰嘰嘎嘎地玩著,愈發顯出我的孤獨。我不知道瘦弱的媽媽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打擊,徒有四壁的家會因我闖下的禍更加冷清的。我不敢再往下想。下午第二節課上課時,有敲門聲。老師打開門一看,竟是媽媽!媽媽來了,夾著一卷塑料布給老師送來。老師把媽媽讓進屋里,媽媽沒有看我,只是說,是自己的孩子不爭氣讓老師費心了。
老師笑容可掬地接過了那卷塑料布。
我是知道家里的拮據的,我也知道我家還沒釘塑料布呢,我還知道媽媽因病已經兩天沒吃飯了……突然,不知是哪里來的一股力量,我幾乎是跑到前面,跪在老師面前,用手指著天空的方向:“老師,我發誓,那個洞真不是我摳的,如果我撒謊,天打五雷轟!”
我委屈地望著媽媽,淚如雨下。
原以為媽媽會為我辯解幾句,不曾想,媽媽“啪”地一聲給了我一個嘴巴,“犯了錯誤還敢嘴硬?”說著,又給了我一巴掌。媽媽似乎并不在乎我的臉霎時已經通紅,也不在乎我已經痛哭流涕,只是忿忿地看著我,和老師寒暄幾句,就告辭了。
媽媽竟打我!幼小的我,在那個冬天里,感到徹骨般的寒冷。
放學回到家,天已經完全黑下來。凜凜的風中,媽媽站在門口等我,見我回來,一把摟住我,叫著“兒子!”媽媽是不習慣用“兒子”來稱呼我的,但今天卻例外了。
那天晚上,媽媽破例給我煮了一個雞蛋,但我沒有胃口,不肯吃。昏黃的燈光下,我和媽媽坐著,誰也不說話。許久,媽媽看著我,說:“兒子,你在怪媽媽是不是?媽媽打疼了你是不是?要知道,這就是受委屈的滋味。委屈的滋味不在身體的疼痛,更在于心的疼痛!一個人,一時委屈不算什么,就怕一輩子都在委屈中活著。所以,無論何時,都要挺直脊梁,堂堂正正做人。活就活出個樣來,讓別人看看!”
霎時,在那樣的時刻,幼小的我理解了媽媽的良苦用心。燈光下,媽媽的臉因激動而有些發紅,濃密的頭發里已能看出幾絲蒼老,但生活的磨難卻不曾讓她趴下。挺直脊梁,靠的不是力氣,而是一種做人的尊嚴;頭有時可以低下,但是脊梁卻永不能彎!
從那以后,我發憤讀書。終于,10年之后,我成了我們村里的第一個大學生。
路遙說過:“悲傷是人生的一種權利,它來之不易,也值得我們永遠珍惜。”
再看這句話時,我已是潸然淚下。
文/郭志明摘自《惟一能找到愛情的地方》
文章短信代碼: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