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申請國必須是已加入世界遺產公約的締約國。申請國要向世界遺產委員會提交預備清單。在當年世界遺產委員會全會上討論的項目必須在前一年的上半年提交一份詳細的提名材料,包括英文的申報文本、圖紙、圖片、幻燈片、錄像帶等。我國的文化遺產一般由國家文物局負責推出,自然遺產由建設部負責推出,歷史文化名城由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共同推出。上報國務院批準后,再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委員會向教科文總部申報。
其次,當年5月,世界遺產委員會派出經《公約》所確認的專家來申請國遺產所在地進行實地考察。考察主要由世界遺產委員會會同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和世界保護聯盟(IUCN)組織專家進行。考察后要向委員會提交評價報告。
第三,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對提名作為世界遺產地的申報文件和專家組的報告進行認真負責的處理。然后于當年11月或12月召開的世界遺產委員會全委會上進行審議。審議采取協商的辦法,決定可否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從申報到批準一般需要兩年時間,這里還不包括國內的準備與改進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