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濟成
NBA的上海北京之行,不僅帶給球迷視覺盛宴,更給中國職業體育帶來極大啟發:體育比賽的最終主角是觀眾,而非球員。
剛過去的一周,是中國籃球迷最盛大的節日,而足球迷們卻同時經歷了中國足球帶給他們最冰冷的回饋——中國體育職業化走得最遠的兩個項目,竟在同一時間被他們的運作者拉向了截然相反的兩極。
正在國安徘徊在何去何從的刀鋒之際,醞釀了數年的NBA中國賽也在眨眼間結束了。勁爆的拉拉隊、滑稽的吉祥物、從美國空運來的地板、兩支NBA強隊……不但讓現場的中國觀眾體驗到了真實的NBA球賽現場,更是讓一向內斂的中國球迷認識到,看一場球賽原來可以如此投入、宣泄和快樂。
NBA中國賽仍然做不到的
這次為了能讓中國賽體現原汁原味的NBA球場文化,NBA官方把陳舊的中國體育館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并不惜從美國本土空運所有比賽設施,他們稱要讓中國觀眾享受了一場真正NBA的籃球盛宴。
雖然場內的部分設施和節目已經是原汁原味的NBA了,但與真正的NBA還有一定的差距,單從體育館的建筑來看,兩國的體育館就有很大的不同。美國的體育館建筑規模更大更新更先進,大多的NBA所用的體育館在過去10年都更新了,一般都是可以容納2萬人左右的球館,小的也可以坐進16000~18000人。
在美國,NBA的比賽場館不僅僅是個比賽的場地,更是一個社交的場地、朋友聚會的場地、家庭團聚的場地。在NBA的經營理念中,在職業體育時代,一支NBA球隊在經營上的競爭對手并不是另一支NBA球隊,而是與它同時間存在的其他任何娛樂方式。
每個人的業余時間是有限的,要看球,就干不了別的,所以每個人都會選擇更舒服、更能放松,氣氛還得好的地方。因此,球館的主要競爭的對手是電影院、酒吧、話劇院、酒店大堂這些大家聚會的地方。這就是中美在體育館經營理念上的很大不同。
在NBA體育館內有一類是豪華包廂,它們建在體育館的中間、看臺的中層,每個包間都是一個非常豪華的小房間,里面有16~20個座位,有吧臺、調餐臺、冰箱、廚房,還有一個專門服務生。這種包間主要是給各個公司準備的,很多公司把它當作一個廣告板買下來,如果公司來了尊貴的客人和重要的客戶,晚上接到這個現場來一起看球、吃飯、談事情是一件很體面的事。同時包廂里還有兩個大屏幕彩電,可以看其他場地的比如冰球、棒球、橄欖球等重要比賽。另外,豪華包廂面向球場的外側,還可以懸掛本公司的廣告。但這都是由體育館的建筑本身決定的,目前國內的體育館都無法達到這種要求。
美國所有場地都沒有主席臺,因為主席臺只是給一些有特權的領導用的,卻破壞體育館的整體感覺,而且特別浪費空間。在美國,就算總統去看球,他也只是坐在普通的觀眾席上,連包廂都不坐,因為這里的每個座位都非常舒服、安全。但由于觀念和傳統的問題,中國的體育館最好的位置都用來做了主席臺。
這次NBA中國賽,上海和北京都在最接近球場的位置做了售價為15萬人民幣的場邊包廂,銷售情況很好。這種包廂類似于網球場上的包廂,一般有8~10個座位,包廂內放著一張很小的茶幾,配有飲料。這樣使包廂觀眾看球時不必和別人“擠”在一起,可以在包廂內形成一個屬于自己的小社交圈子,別人不影響你,你也不影響別人。
球迷來現場看球,那就要保證他在球場內的一切經歷都是愉快的、安全的。場館所做的一切要從球迷的需求出發,讓他們在這個地方有一種興奮、愉悅和方便的感覺,下回他就會把這當作放松的地方。而且球迷知道,只要手中有票,球場就會為自己在比賽時間預留一個車位,并且還能在豪華的餐廳里享受一頓可口的晚餐,然后存上包,舒舒服服地坐下來看球。目前這些在側重于競技、不側重于為球迷服務的中國職業體壇還遠遠沒有達到。
在中國的體育館里看球,球迷要帶上張報紙用來墊一摸全是灰的座位;如果想躲避偶爾從后排扔向場內的礦泉水瓶,那你就坐到球館較高的地方去,但這類座位,走上去要10分鐘;走下來也要10分鐘,如果喝了點水,想找個地方方便一下,非常麻煩。這樣的看球環境,就算聯賽的水平再高,球迷肯定不會樂意來現場看球,收入高的階層更是。而NBA就做到了用最好的球員打造出最好的聯賽,再把最好的聯賽賣給最多、最富裕的觀眾,用最多、最富裕的觀眾來吸引廣告商,再用賺來的錢投入比賽中。
2002~2003年,NBA賽季的平均票價是55美元。最貴的票價可以賣到2000美元,當年公牛和爵士總決賽的場邊票甚至賣到了6000美元,而且僅是有一定資歷的球迷才能買到。
由于球場座位多、賽季時間長,NBA球隊通過門票就能收回大約50%的成本,再靠球隊的廣告、電視轉播權收入,和其他一些經營活動收回另外一半,并實現盈余。門票是一個非常重要、不可忽視的經濟來源。
事實上,NBA的比賽就是這樣簡單,把比賽和觀看比賽的環境做好,然后把好的比賽和環境賣給觀眾,上座率便能既高又穩定;針對這些有能力消費的人群,商家和電視臺也愿意來買廣告。
NBA中國賽帶給中國體育什么?
本屆NBA中國賽所用的這兩個體育館,都在努力做到與美國的體育館盡量接近;上海和北京都在努力把中國的體育館改造成一種聚會的場地,而不僅僅是一種比賽的場地。這也正是改革后的新一屆CBA籃球聯賽希望努力做到的。
CBA計劃在改革后能更好地服務于三個主要的消費者:球迷、贊助商、媒體。幫助商業合作伙伴和職業俱樂部建立以盈利為目的商業模式利用CBA品牌為合作伙伴創造價值。為贊助商服務主要體現在:通過公關公司和執行公司,來負責公關事物、廣告落實、媒體宣傳,并保證每一塊廣告牌都要完整、到位,讓贊助商的廣告得到最好的體現,實現最大的價值。
讓商家愿意把錢長期投在聯賽中。做為贊助商服務的一個延續,為媒體服務主要體現在:把最快的信息提供給記者,在體育館內設立專門的記者席,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讓媒體能以最高的效率和最好的狀態報道比賽。而為這個聯盟中最主要的群體——球迷的服務體現在:充分考慮球迷到體育館看球的交通、吃飯問題,和在館內看球的舒適性,并保障館內的秩序。
這次NBA登陸中國上海和北京可謂盛況空前,讓中國觀眾大飽眼福。我們除了享受到NBA的視覺沖擊外,更多的收獲還將需要我們去細細體會。NBA不能打完了熱鬧完了就過去了,也不能過分在意我們的體育館沒有大屏幕、沒有豪華包廂……其實學美國NBA的很多東西,不能只是去學表面,不能看別人的場地怎樣,咱就要弄成怎樣的,而是首先要弄清楚它是干什么的,它為什么要這樣做。
實際上,所做的一切圍繞的中心就是為了娛樂觀眾,這應該是這次NBA中國賽對我國的體育產業和體育產業的經營者一個最大的啟發。
(記者唐磊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