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媛
在二千多年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我們的祖先在詩歌、繪畫、書法、音樂等各藝術領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美學遺產,如何把它加以清理,綜合起來作比較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工作。古代關于音樂、繪畫、文學等的理論往往是聯在一起不宜分割的,它們雖有其各自的特點,但又有其共通之處,因此只就一個藝術門類的理論研究,往往是不全面的。如我國自古就有書畫同源,詩畫不分之說。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一說:“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創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天地圣人之意也。”這是談的遠古時期。又說:“記傳所以敘其事,不能載其容;賦頌有以詠其美,不能備其象;圖畫之制,所以兼之也。故陸士衡云:‘丹青之興,比雅頌之述作,美大業之馨香。宣物莫大于言,存象莫善于畫。此所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