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遠喜 李祖貴
寫文章,重在開頭,難在結尾,巧在構思。這話不錯,而真正寫起文章來,難在過渡。
作文過渡要求文字少而精,有時還真為幾句過渡的文字煞費苦心。寫少了,擔心讀者費心揣摩;寫多了,會影響主要事件的敘述。如果能精心設計幾個小標題以替代過渡性文字,既可以減少過渡時鋪排性的文字,而且簡潔醒目的小標題能讓老師迅速抓住文章要領。
那么,如何擬定小標題呢?
擬題方略
“蒙太奇”式
就是圍繞中心,將不在同一時空的畫面或場面剪輯組合在一起,連綴成文。如一位同學寫《美麗的校園》時,獨辟蹊徑,擷取四組鏡頭,擬定了四個小標題:春之花,夏之蔭,秋之韻,冬之情,各從一個側面寫校園的風景美、人情美。
“一線串珠”式
寫文章最忌面面俱到。要做到內容全面,層次清楚,重點突出,不妨將所要寫的內容分成幾個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的片段,每個片段冠之以小標題,既可減少過渡性的文字,又可集中筆墨,突出重點。2003年某地中考作文題目是“我在_________中學到了語文”。一考生以“我在家中學到了語文”為題,將“爸,媽,我”三者的關系比喻為“新三國演義”,文章模仿章回體小說擬了三個小標題:“曹操”大舉下江南,“劉備”兵寡求“孫權”;“孫劉”聯兵破“曹操”,“曹操”無奈回老巢;“曹操”卷土又重來,“孫劉”聯手呈精彩。文章前有引子,簡介人物身份、性格,后有尾聲,交代事情結局。小標題與內容渾然一體,構思新奇,情節曲折,令閱卷教師擊節叫好。
“層層剝筍”式
如果幾個小標題之間有因果、遞進關系,那么小標題就是“層層剝筍”式。如《海光》一文用了四個小標題:絢麗的海光,光從哪里來?為什么發光?珍貴的啟示。四個小標題從現象到本質,從理論到實際生活,全方位揭示了海光現象與奧秘。
樂章式它是“蒙太奇”式的變異,剪輯幾組鏡頭,每個鏡頭冠之以曲名,力圖給讀者明快和諧之感。如一學生寫《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根據校園生活擬定三個小標題:教室,知識進行曲;廚房,鍋盤瓢碗交響曲;寢室,舒緩的小夜曲。各自從不同側面展示出生活的多彩多姿。
范文一鑒
水啊,水,你孕育了萬物生靈,如今卻屢遭不幸,你的枯竭是誰的悲哀,你的怒吼又是誰的災難?
——題記
水祭
一考生
清明時節雨紛紛
又是一年清明。大禹啊,你“三過家門而不入”,還不是為了治理水患?翻開幾千年人類的文明史,水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演義出多少喜怒悲歡……李冰修筑都江堰,水工鄭國修筑鄭國渠,浣江水養育了美麗的西施,西湖水令蘇軾詩興大發,清明雨讓杜牧留下千古美名,蔣介石炸花園口讓多少百姓飽受水患……可愛而又可恨的水啊,你如今在哪里?北方的湖泊正在消失,南方下起了酸雨;而中原地帶地人們流干了淚水,也不能盼來點點雨滴……
路上行人欲斷魂
火辣辣的太陽,灰蒙蒙的天穹。沒有一棵樹,也沒有一滴水。小河干枯,井水枯竭。路人步履蹣跚地走在垃圾遍地的大路上。
“各位鄉親,誰喝真正的水?這是我從目前惟一一條沒有被污染的河里運來的水,一杯1000元,先買先喝,不買不喝。”路邊竟開起了拍賣會,“給我十杯水。”一大款遞來萬元支票。
“來一杯!”
“送你手機。給我一杯解解渴!”
有什么辦法呢?即使有水,也喝不上清水了。
借問酒家何處有
人們無力地往前走著。茅臺呢?孔府宴呢?沒有水還有酒嗎?
酒?食用酒精!工業酒精!
酒?無水兌!無人操兌!
酗酒的劉伶呢?狂飲的李白呢?對月當歌的東坡大師呢?
牧童遙指杏花村
杏花村,一個古老的村莊,一個可望不可及的地方。
在牧童的帶領下,來到一片杏花林。這里山清水秀,綠樹成陰。鳥兒在自由飛翔,馬兒在草地上悠閑自在地吃草。田野里收割機在往返奔馳。
人們在吃飽喝足之后,杏花村的村長意味深長地說:“這水是哪來的?是我們傾倒的污水。看,那就是污水處理站!如果不保護好水資源,最后一滴水將是我們的淚水!”
“最后一滴水將是我們的淚水!”誰說的?怎么那樣熟悉?莫斯科人不相信眼淚,而中國人相信眼淚?
尾記:當我們進入考場時,一杯礦泉水一元錢,買一瓶礦泉水,一元五角。
學生品讀
周曦(湖北省宜都市外國語學校學生):小標題的好處不言而喻,但難在小標題的擬定上。《水祭》小標題擬得好,四句《清明》詩為它增色不少。當然,四句詩與文章內容也很貼切。我想,如果《水祭》采用的是其他小標題,效果肯定會差一些。
鄭方圓(湖北省宜都市外國語學校學生):我以為小標題的字數最好相等,結構相同,在視覺上讓讀者賞心悅目,《水祭》就是這樣。當然,小標題也要有文采,擬定小標題時不妨采用引用、仿擬、對偶等修辭手法。可以說小標題能顯示作者的文字功底。當然,如果小標題缺乏特色,無疑會給人留下為形式而形式之嫌。
周雅文(湖北省宜都市外國語學校學生):可以說,擬定文章標題的方法也同樣適用于小標題。不過,擬好小標題后要注意:幾個片段之間要有詳有略,不能平均用力,重點內容一定要濃墨重彩地寫。如《水祭》中“借問酒家何處有”就較略,第一、第四個片段寫得詳細。
楊羽(湖北省宜都市外國語學校學生):我覺得《水祭》小標題的成功,在于作者巧妙地展示了他寬廣的知識面和較深厚的文化素養。如第一節,列出了大禹、李冰、鄭國、西施等一系列與水相關的歷史名人,顯示了作者豐富的文史知識,與小標題相得益彰,一下子就征服了讀者,給老師留下良好的印象。我以為要采用小標題寫作文,除了要嫻熟地掌握這種技巧外,還要增大自己的閱讀面,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積淀,作文時才能為我所用,才情飄逸。
專家評議
李祖貴(中學高級教師、湖北省宜昌市學科帶頭人,曾參加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教材編寫工作):《水祭》以杜牧《清明》四句詩為作文的框架和行文線索,勾勒出四幅畫面。通篇圍繞“水”這個話題,寫了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拍賣會”“杏花村”富有創意,引發了人們對珍惜水資源、保護環境的嚴肅思考。小作者還創造性地運用了題記、尾記,使得文章結構嚴謹,也增加了文章的魅力。
當然,不管你怎樣擬定小標題,一定要注意:圍繞中心,精心選擇幾組鏡頭或畫面;小標題數量宜在2~4個之間,少于兩個,就有“作秀”之嫌,多于4個,則增加了駕馭的難度;小標題要簡潔、醒目、俏皮且有文采;同時,標題與小標題之間要相互照應。當然,除了在形式上創新外,文章的語言也要生動、形象,富有文采。你看,《水祭》這篇滿分作文,小標題的選擇真是妙手偶得,與標題渾然天成,《水祭》與《清明》一詩都有些憂傷的色彩,帶給讀者以厚重之感,引起讀者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