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用飼料小黑麥中飼828是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所利用冬性八倍體小黑麥H4372與六倍體小黑麥WH090雜交,結合應用染色體工程育種技術經過13代系選培育而成。在2000 ~ 2002年全國區域試驗中,該品種連續3年青飼產量和干飼草產量居參試品種第一位,于2002年通過全國牧草飼料作物審定委員會的審定。
1.特征特性中飼828為冬性中晚熟品種,株高1.5 ~ 1.8米,莖葉生長繁茂,分蘗多,葉量大,莖稈粗壯,較抗倒伏;穗呈紡錘形,白殼、紅粒、芒長中等,每穗小穗數20 ~ 30個,每穗結實40 ~ 45粒,千粒重35 ~ 37克;抗病耐寒,對白粉病免疫,高抗條銹和稈銹,中抗葉銹,在-25℃低溫環境可安全越冬。
2.飼料用途中飼828產草量高,飼草營養品質好,且加工利用形式多樣。在冬春枯草季節可多次刈割青飼直接飼喂牛、羊,或加工優質草粉;灌漿期收割可制作優質青貯;半仁期收割可曬制優質干飼草;成熟期收獲籽粒可糧用或做精料。飼草產品可根據市場需求隨時進行調整,生產風險小。
3.產量與品質 2000~2002年全國各地區試點平均飼草產量和營養分析結果為:中飼828收割青飼、青貯,鮮草產量42000 ~ 49000公斤/公頃,青飼粗蛋白含量15% ~ 17%,賴氨酸含量0.5%;曬制干草,干飼草產量10500 ~ 13500公斤/公頃,干物率為25% ~ 28%,飼草粗蛋白含量10% ~ 12%、賴氯酸含量0.25% ~ 0.3%;收獲糧食或制種,籽粒產量達到3750 ~ 5250公斤/公頃,蛋白質含量17%,賴氯酸含量0.54%。飼草產量和營養品質均明顯優于對照品種。
4.適種區域 中飼828適合在黃淮海、西北及東北地區秋播,也適合江南地區冬種,可作為農區、農牧交錯帶及城市郊區種植結構調整的優勢作物。
5.經濟、生態優勢 中飼828是優質冬春飼料作物品種,可利用冬閑田種植,在冬春枯草季節生產優質青飼、青貯和市場緊缺飼草產品。
中飼828一般在9 ~ 11月播種,第二年4 ~ 5月收割,不誤下茬作物適期播種,可與玉米、水稻、棉花、大豆等多種作物構成高效種植方式,發展多元結構種植,提高農田復種指數,有利于推動農業結構調整,促進種植業與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在三北地區利用冬閑田種植,可在為農區、農牧交錯帶及城郊畜牧業提供優質飼料飼草的同時,提高裸露農田綠色覆蓋,有效減緩北方冬春裸地沙塵危害,改善生態環境。(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研所 王增遠 孫元樞 郵碼:100081 電話:010-68918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