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著孩子那雙清澈的眼睛里流淌的天真,你怎敢相信從他小嘴里吐出的卻是謊話!專家告誡:別著急,先弄明白孩子說謊的原因,再實施教他真誠的策略……
你的寶寶有過下列舉動嗎:
趁你不備,棋盤上的棋子被兒子挪動……
兒子堅持說,花瓶不是他打碎的,而你心里已經確定這是他編的謊話……
在女兒的口袋里發現了你丟失的10元錢……
在客廳的墻上發現了兒子胡亂涂鴉的筆跡,而他卻堅決否認……
兒子書包里的玩具正是那天帶他去朋友家時朋友的女兒新買的,而他卻撒謊說這是小朋友借給他玩的……
作為父母,當你面對孩子的這些明顯“謊話”時,你會作何感想?是馬上戳穿他,教訓他一頓,還是和他講道理?一起來看看兒童教育專家的建議和對策吧!
了解孩子說謊的原因
當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在說謊時,都會感到十分失望,開始擔心孩子的未來。而兒童專家的分析卻表明:說謊在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是一段必經之路。當你發現6歲的孩子說謊時,這并不意味著他將來會是個罪犯,這只是個信號———它告訴你,是了解孩子說謊原因的時候了,并教會他實話實說,幫他改掉說謊的毛病。
2~3歲:盡管孩子已經朦朧地明白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但是分辨的能力卻很差,難免會編些謊話來逃避責任。
4~5歲:雖然他們已經很清楚事實與謊言的差別,但是為了顯示自己的“長大成人”,他們會把一些臆想說成事實。有時,他們甚至不覺得騙人是不對的。
6~7歲:犯了錯就會受到懲罰,所以,當他們犯錯誤時,他們會開動小腦筋,為自己“圓場”,目的是為了逃避懲罰。于是,說謊就成了他們最好的逃避手段。
專家為你支招———
(一)我的女兒4歲半了,最近我發現她特愛編一些“離奇”的故事,而且告訴我,這些都是他們班小朋友間發生的事情,說得有眉有眼的。我后來去幼兒園問過老師,她說這都是沒影的事情。我不知道是否該揭穿女兒的謊話?又該怎么對她說呢?
———上海 季娜 32歲 女兒4歲半
專家分析:四五歲的孩子,正是相信神奇幻想并深陷其中的高峰時期。這個階段,他們對真實和幻想之間的界限很模糊,因此,他們有許多時候都沉浸在自己編造的幻想里。
針對這種情形,應該讓孩子明白什么是撒謊,并讓他知道說謊是品德問題。父母可以在下次他再說起“幼兒園里發生的故事”時,適時地“揭穿”他的小把戲。
專家支招:父母說話的語氣要把握好,不可太急也不能過于嚴厲,嘗試這樣的方式———
“寶寶,你說的都是真的嗎?媽媽可問過你們楊老師了,她說不是這樣的呀。如果你只是想做個‘假裝’的游戲,那沒關系;如果讓別的小朋友相信了,可就不好了。你該告訴他們,那只是你編的故事。好不好?”
同時,要提醒孩子:“這只是你自己編的故事而已,如果小朋友知道他們受騙了,那他們以后還會再相信你嗎?”
(二)我3歲的兒子彬彬很頑皮。前天我下班到家,母親就告狀說:“彬彬白天不小心把我出差買來的一個大花瓶撞碎了。”我馬上去問兒子,但他卻堅持說:“不是我打碎的!”這已經是明擺著的事實了,他還不承認,真讓我生氣!
———成都 湯麗琴 28歲 兒子3歲
專家分析:3歲的孩子,已經能夠明白什么是對什么是錯。盡管此時他們的辨別能力還很差,但他們的小腦袋瓜里已經知道表揚比批評好,而且他們希望聽到更多的表揚。一遇到“捅婁子”的事情,他們馬上想到的就是逃避!所以家長也要回憶一下你當時的態度是否太嚴厲,嚇著他了?
說謊也從另一個側面表明:小家伙的道德意識在萌發。
盡管如此,你的態度必須表明:說謊永遠都是錯的!
專家支招:語氣永遠都是問題是否能順利解決的前提條件,鼓勵孩子說出實話,而不是一味地懲罰,因為懲罰會增加孩子對承認錯誤的畏懼感。
正確做法:“姥姥看到是你撿玩具時,不小心撞碎花瓶的,我們并沒有怪罪你,以后一定要小心。如果你能誠實地告訴媽媽,媽媽會很高興,說明你是個誠實的孩子。”
錯誤做法:“你不僅把花瓶打碎了,還撒謊,媽媽再也不喜歡你了!像你這樣說謊的孩子,誰會喜歡!”
(三)我兒子7歲,上二年級了,前兩天發生的事情讓我很失望:他居然改了成績冊上的分數來蒙騙我們,真不敢相信這是我兒子做的。
———北京 李秋 34歲 兒子7歲
專家分析:先別生那么大的氣,先想想孩子為什么改成績單,你是否給了他太大的壓力?有時,這也會促使孩子撒謊。這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明白:一旦犯了錯,必將受到懲罰。所以,他們為逃避挨打或是其他的懲罰,就會想些“解脫”的對策。但事實上,紙是包不住火的,他們只是抱著僥幸的心理來逃脫懲罰。
父母的觀點要統一,態度要明確。找機會和孩子好好交談一次,指出他的欺騙行為,并告訴他,欺騙的行為是父母不允許的。
專家支招:遇到孩子有欺騙行為時,父母沒有不著急的,但是態度太急的話,反而會引起他的逆反行為,所以既要嚴厲又要不失友好,有時幽默一些的方式也可嘗試。
“如果你的成績真的像成績冊上一樣就好了。但是你做的手腳,媽媽還是覺得不夠高明,想知道為什么嗎?你看這里還有沒擦干凈的分數呢!如果你覺得我們給你的壓力太大,告訴我們。用這樣的手段,既欺騙不了我們,也欺騙不了老師。”
專家建議: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誠實也是父母的本分。
要想讓孩子不說謊,父母也要把住“謊從口出”的關。
當遇到孩子犯錯時,不要首先想到的只有懲罰,分清原因后再做處罰也不遲。
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壓力有時是動力,但對孩子而言,往往成了謊言的催化劑。
當你已經抓到了孩子說謊的把柄時,必須馬上表明態度,不能讓孩子有錯誤的理解,認為你覺得說謊無所謂。
依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說謊情況,采取正確的對策,避免謊言的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