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秋
一個極有發展前景的創業項目本來做得很順,而且已經有了不小的收獲,卻因為一些并不復雜的問題,攪得我幾乎破產,說起來有些慘……
一不小心創了業
大學畢業后,我在廣州的一家圖片社做文員,月收入不過2000多元,除了吃住,剩不了幾個錢,我又比較關注時尚,對服裝有著獨特的理解,見到新潮的服裝就想買,以至于囊中常常空空如也。
1998年5月的一個周末,我到同學的服裝店玩,在翻看他庫存的衣服時。發現了一摞絲織的襯裙,同學說這是一個工廠托他甩掉的積壓貨,一條進價才2元錢,不過樣式實在太陳舊,根本賣不出去。我來了興致,拿了一條回家改造。幾個小時后,我將改好的裙子拿給同學看,他驚呆了,大加贊賞,決定賣賣試試,結果剛掛出去,就被一個女孩以90元的價格買走了。
同學決定,把這批裙子交給我設計修改,賣掉后按每條35元支付給我。
15天后,我將修改好的裙子交給同學,沒過幾天他就給了我5000多元。
這件事情讓我興奮不已,回家考慮了很久,覺得上班拿那點工資沒多大奔頭,便決定辭職創業。
開始我只是從同學的店中拿出積壓的服裝做修改,可是不久我發現,他的服裝店雖然生意火爆,但銷售量非常有限。我需要擴大銷售,賺取更多的利潤。于是我跑到批發市場,以低價購進款式陳舊的服裝進行再加工。
我在住處附近租了一間平房,添置了三臺縫紉機,同時聘請了三個熟練的縫紉工,一個小服裝作坊就這樣開辦起來了。
應該說,我的確找到了一個財源滾滾的創業項目。我的服裝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每次拿到批發市場,很快就被批發商們銷售一空,一些訂不上貨的攤主還紛紛打電話問我要貨。不到三個月,我就賺到了5萬多元錢,這讓我信心倍增,我計劃著擴大經營。
被“算盤”絆了一跤
為了擴大再生產,我退掉原來租的小房子,換租了一間100多平米的小庫房,并增加了10臺縫紉機,增聘了10個縫紉工。當我十分興奮地盤算著三個月后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時,卻不知道己一腳踩入了自己挖的泥潭中。
由于日生產量的增加,舊服裝的進量也迅速增加。很快我發現用來裝飾服裝的布頭出現嚴重短缺,花樣越來越少,設計的樣式也變得單調。我的服裝本來靠新穎別致而暢銷,以前數量少時,我可以去布料批發攤低價購進碎布頭,而現在,那些碎布頭已經供不上我的需求了。為此,我不得不批量購進各式各樣的布匹來替代布頭,可這樣做,我的成本就大大增加了。
當時,我想:只要銷量增加,利潤還是有的。
說實話,我對企業管理不在行,又不懂財務,創業前連自己那點工資都管理得一團糟。擴大經營后,事務繁雜,我整天疲于奔命。在我的印象中,每天都有大量的資金進賬,每天都在賺錢,卻很少注意到每天也在消耗大量的資金。
接下來的三四個月,產量一直在增加,銷量也一路飚升,可是我卻發現手中
的錢越來越少。這時候我才想到看看財務方面的書籍,盡管對書中的內容多
是一知半解,但是有句話,讓我踏實地過了一段日子。那句話的意思是:只
要現金一直在流動,而且手中一直有現金,就沒問題。
但是,幾個月后,我發現問題越來越大,每天大量的出貨意味著我必須大量購入服裝和布料,可是賬面資金不但沒有增加,反而在慢慢減少。我感覺可能是成本過大的問題,所以想要節約成本。但問題是我無論怎么精打細算也節約不了多少。
我所面臨的狀況是:作坊已經發展到15個工人,每日的工作量都排得滿滿的,想減員,不行;作坊已經十分擁擠,想換小地方,更不行;舊款服裝雖然積壓了一大批,可是設計一款新的服裝,常常需要很多天,因此,只能壓一段時間;至于面料的采購成本就更難降低……
那些日子,我整天撥著算盤也算不出個所以然來,不得不將成本問題放在一邊,趕著設計新樣式,好讓工人制作。
2003年“非典”時,危機終于爆發了。服裝市場的生意基本停頓,很多外地攤主干脆關了鋪面回老家。這時候,一些曾經批發布匹給我的商家找上門來要賬,我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中已經賒銷了大量布匹,小作坊變得危機四伏,差不多陷入停頓狀態。付清貨款和工人工資后,再看看賬本,我驚訝地發現,除了一倉庫的舊款服裝和零碎的面料外,我幾乎一無所有,瀕臨破產。一年的辛勞和大部分積蓄打了水漂,我欲哭無淚!
都說會計算盤響一響,就可以幫助企業節省不少銀兩。到這個時候我才知道財務管理很重要,才想到補補財務這門課,于是,我報名參加了湖北財經大學舉辦的“企業財務速成培訓班”的學習。
我的錢到哪里去了
“我的錢花在哪兒了?”“為什么收入不少卻沒有利潤?”這些看似不成問題的問題,卻成了像我一樣的中小企業的投資者、經營者最大的困擾。據專家估計,目前年營業額在500萬元以內的中小企業,只有一半雇用專門的會計人員,10%的企業用財務會計公司(也就是通常說的記賬公司),還有高達40%的中小企業用的是兼職會計。由于雙方沒有有效的約束,兼職會計不辭而別的情況時有發生。
我曾經想,有沒有財務管理有什么關系?反正掙多掙少我心里有一本賬。這也是不少中小企業老板的想法。但事實卻是,沒有規范的財務管理,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會受到嚴重制約,甚至成為導致倒閉出局的主要因素。
后來,我請了專業的財務人員對我的企業進行認真細致的分析。他們認為導致企業面臨破產的主要原因是我對企業的規模、資金流量沒有一個準確的評估,完全按照個人的感覺擴大生產和擴大支出,并且對于每月的收支沒有一個準確、清晰的比率,因此造成了大量的成品、半成品積壓和成本消耗,我的錢就這樣被消耗掉了。
為此他們給我提出如下建議:
(一)制作一套新的財務管理制度及實施方案。理順投資管理與財務管理的銜接與溝通,建立規范的合同管理制度,除常規財務報表外又新設立了適合小工廠經營特點的財務分析體系,使現有財務數據準確反映財務狀況。
(二)設立財務跟蹤機制對投資行為進行控制。建議聘請專業人士對公司賬目進行月審、季報、年終總結。
(三)細化投資及收益的會計核算工作。重點加強現金流量及重大財務收支的核算。對專項資金、專題項目的實施進行事中、事后的專項財務報告。
對于服裝商品常見的庫存問題,最關鍵的是初期要通過在存貨檔案中選擇批次、保存期、呆滯積壓管理、安全庫存等方法,加強對庫存的管理。其次,可以使用采購計劃模組,制定合理的采購計劃、生產計劃,做到適時、適量采購,這樣可避免因停工待料或者存貨積壓、變質造成經濟利益的損失。
有了一定的財務知識,有了專家的合理化建議,我的企業開始了新一輪的運轉,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了規模,加強了企業管理,結果令人喜出望外。到2004年底,除卻各種開支,我的工廠贏利30多萬元。這一年,我還考上了湖北財經大學金融專業本科函授班,3年內有望拿到第二學位。
我的工廠招聘了三名服裝設計師,一名會計師,一名專業經理人。如今,工廠步入良性循環,我不再疲于奔命,不再手足無措,人比以前輕松了許多,企業效益也增加了許多。高興之余,我對“科學的發展觀”有了新的認識。
編后語:對于初創企業來說,財務制度的建立和科學的財務管理的確極為關鍵,只知道一門心思生產、銷售,不重視財務,難免會被“算盤”絆倒。本文的主人公醒悟得比較及時,通過總結、學習,很快就東山再起,值得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