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映月
棕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也是熊科家族中的老人。西藏棕熊是棕熊家族的亞種,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種,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成年棕熊體長在2-2.5米之間,體重在400-800公斤之間,是青藏高原上名副其實的巨無霸。
在西藏阿里國家自然保護區的羌塘草原上,隨著環境的好轉,銷聲匿跡20多年的棕熊又繁衍起來。然而,饑餓的棕熊常偷襲牧民的牛羊,甚至誤傷牧民,野生動物專家聞訊后長期觀察傷人棕熊的一家三口,終于找到了有效辦法,讓牧民們和棕熊和睦共處……
“巨無霸”誤傷牧民,草原彌漫恐怖氣息
42歲的桑古一家生活在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措勤縣達雄鄉,這里地處遼闊的羌塘草原,背靠藏北無人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草原,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空氣稀薄,人跡罕至,常有猛獸出沒。
2003年春,桑吉和丈夫開始準備把羊群趕到高山牧場放牧。然而,一段時間以來。他們家的羊群總是在深夜里發出慘叫,第二天起來一看,圈內血跡斑斑,清點個數,總會少了一兩只羊,是狼獵殺了他們家的羊嗎?他們-干脆準備了手電和棍棒,每當聽見羊群有慘叫聲時,就沖出去察看。然而,他們什么也沒有發現,羊群仍在不斷地減少?附近的牧民也傳來同樣的消息,兩個月下來.牧民們的羊群先后有50只在深夜被“狼”吃掉,牧民們人心惶惶,怨聲載道。
6月的一天,丈夫放牧羊群去了,桑吉去牧民家串門,當她回家時,被跟前的一幕驚呆了:帳篷幾乎被掀倒.家里一片狼藉,火爐被掀翻,棉被被撕爛,佛龕被翻倒,連備用的罐頭也被撬開吃掉,是誰“洗劫”了他們家呢?正當桑吉驚訝之際,一個渾身是毛的“巨人”在她面前站了起來.棕紅色的毛發,兩米多高的個頭,兩只粗壯的“手”揮舞著,一步步地向她走過來……
“野人——”桑吉簡直被嚇破了膽,轉身就跑,隨著“哐啷”一聲,地被奶缸和奶盆絆倒,重重地摔倒在地上。這下完了,桑古痛苦地閉上了眼睛。然而身后卻沒有動靜,她回頭一看,那“野人”已經消失了!
桑吉爬起來大聲呼叫,遠處的牧民們趕過來,她比劃著“野人”的模樣,巨人的體形,紅頭發紅鼻子!當地早就有野人的傳說.看了桑吉家一片狼藉后,人家面面相覷,難道真的出現了野人?難道那些神秘消失的羊群是被野人吃的?大家惶恐不安起來……
這時,一位老獵人懷疑桑吉見到的是棕熊,因為棕熊在當地被稱為“人熊”,它的面孔長得有點像人的五官,而且頭上有長長的毛發;棕熊還叫“馬熊”,因為它遇到馬以后就突然襲擊躍到馬背上,用自己的體重壓垮馬,從而達到獵殺的目的,許多獵人都見過棕熊騎在馬背上狂奔搏獵的場面,這種巨無霸.就連高原上以兇殘出名的狼和雪豹也不敢惹它,它發起怒來,可以用熊掌將碗口粗的樹木拍斷,然而,羌塘草原上20多年來都不見棕熊的影子,它究竟是什么呢?
2003年9月4日,桑吉的丈夫到縣城交羊毛去了,她帶著12歲的女兒留在家里,深夜,羊圈里傳來一陣驚恐的羔羊叫聲,桑吉迅速起床,帶上強光電筒和木棒走到了羊圈里,黑暗中,桑吉沒有看見任何動物,只不斷地聽見有羊的慘叫,她一邊用電筒照著羊圈,一邊發出驅趕的吼聲,這是驅趕野狼最為有效的辦法。
突然,—個巨大的黑影從羊圈里站了起來,瞬間將桑吉迎面撲倒在地上!借著手電光,桑吉赫然發現,它竟是上次在家里碰到的“野人”!
不過,桑吉這次終于看清了,那“野人”是一只巨大的棕熊,仰面倒地的桑吉無處躲避,只得手腳并用,雙腳死死地頂住棕熊!盡管桑吉的力氣根本無法和棕熊相比,但她想到了帳篷內12歲的女兒,她一邊呼叫一邊苦苦地拼盡全力,同棕熊搏斗起來,棕熊的爪子在桑吉身上留下了道道慘不忍睹的血痕……
20分鐘后,桑吉突然覺得身上一輕。原來,兩只熊崽見羊群跑散了就去追趕,而大棕熊只得放開桑吉去追自己的“孩子”,奄奄—息的桑吉僥幸熊口逃生!
當牧民們趕到時,桑吉已經昏死過去了。當地的醫生發現桑吉除了渾身傷痕累累外,從眉毛以上到頭頂的頭皮全部被棕熊揭掉,由于傷勢嚴重,桑吉在家里治療了兩天就被轉送到拉薩市西藏軍區總醫院救治,2003年10月15日下午,桑吉和丈夫在大家的幫助下,坐著飛機到成都華西醫科大學附屬院接受植皮治療。
消息傳開,阿里地區許多牧民和政府官員自發地為桑吉捐款,同時引起了人們的憂慮,面對棕熊的“步步緊逼”,牧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怎么辦?
跟蹤棕熊母子,動物專家收獲多多
在桑吉的不幸引起阿里人們關注的同時,也引起了一位動物專家的關注,他就是西藏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專家,西藏林業廳野生動物保護處原處長劉務林。
2003年9月5日,桑吉被棕熊抓傷的第二天,劉務林得知消息后,立刻來到了措勤縣,他決定尋找傷害桑吉的棕熊母子仨,對西藏棕熊地行深入的研究,探尋出一套野生動物與牧民和平相處的辦法。
十幾年來,劉務林先后參加過多次西藏野生動物普查和專項調查,主持建立了西藏大部分自然保護區。可以說,劉務林對青藏高原的野生動物了如指掌,但是他對于棕熊卻有著神秘感。
到達措勤縣后,劉務林首先向老獵人桑更了解情況,桑更對劉務林說道:“現在草原上的獵殺仍然很多!不過,主要是熊和狼干的!”原來,近幾年來由于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和政府的保護,獵殺野生動物的現象減少,阿里地區野生動物增多,不過,桑更在草原上生活了一輩子見過上千種野生動物,但對于棕熊的具體情況,也知之不多,因為人們一般不敢在20米內接近棕熊,而且它還被藏民尊為神靈,一般不會去傷害它。
隨后.劉務林來到了桑吉家,仔細查看了她的傷勢,追蹤了棕熊的腳印和長毛,最后,他分析認為,棕熊并不是要傷害桑吉,桑吉為了保護女兒與棕熊搏斗,而棕熊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進行“自衛”,在通常情況下;野生動物在不屬于自己“領地”。內遇到強光,一般都會逃離。如果棕熊果真要吃桑吉,只需一掌就可以,棕熊一般是白天出來活動的動物,夜晚偷襲牧民羊圈,只說明極度的饑餓,更重要的是它還要擔負兩個幼崽的撫養任務。
聽了劉務林的分析,桑吉不再恨棕熊了,她后悔自己的莽撞。此后,劉務林干脆在達雄鄉搭起帳篷住了下來,以便尋找讓牧民和棕熊和睦相處的方案。
一天,劉務林順著那只棕熊的腳印,追蹤到了一片水草豐茂的濕地。在一個小湖邊,他驚奇地看到了棕熊和它的兩只熊崽。于是,整整一下午,劉務林拿著相機,小心翼翼地觀察棕熊這一家子,看到了難忘的一幕——只見棕熊媽媽的皮毛呈棕黃色,身長兩米多,它像人一樣站立在湖水里,盯住湖面一動不動,熊掌則在空中高高地舉起,動作十分滑稽。而兩只小熊在湖邊嬉戲,它們幾乎是站著玩耍的,站著走,站著跑,非常靈活自如!它們皮毛呈黑色,而頸部卻長著一個白色的V字,非常漂亮,難怪有人把小棕熊認為是大熊貓。
其實,棕熊媽媽是在尋找湖里的魚,當發現獵物時,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接近目標,一巴掌向水面擊去,浪花平靜之后,一條大魚浮了起來!棕熊媽媽叼起魚回到岸邊,兩只小熊迫不及待地爭著吞食,而棕熊媽媽呢,又站到湖水邊尋找獵物。后來,棕熊媽媽守了很久,也沒碰到魚,它只好帶著孩子怏怏地走了。
劉務林驚呆了,來不及拍攝那些精彩的鏡頭,他最感到奇怪的是棕熊的站立動作竟然如此熟練,和四肢行走一樣自如:另外,棕熊身體臃腫而笨拙,可是它出掌之快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棕熊的皮毛顏色一生都在變:幼熊呈黑色,頸部還有白色斑紋;成年呈棕黃色,其后逐漸變成棕灰色;老年棕熊呈銀灰色。因此,從棕熊皮毛顏色判斷,那只棕熊媽媽應該在10歲左右,而幼熊應該是1歲。
以后,劉務林又多次來到那片濕地,他發現,這一帶一共有近60頭棕熊在活動,這是一個可觀的數目。同時,這里的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驢等種群數量已達到了數千只,準確說棕熊是尾隨它們而來。
不久,牧民們向劉務林反映,自從棕熊傷人后,再也沒有來偷吃羊了,現在它們似乎感到內疚,“改邪歸正”了劉務林分析,可能是棕熊受到了驚嚇,而且草原上八九月的食物充足起來,它們不用再來“偷羊”。
劉務林決定重點觀察那棕熊媽媽的一家三口,起初,棕熊發現了劉務林,一下站了起來,嘴里發出低沉的怒吼,示意他快離開:而劉務林始終和棕熊保持著20米左右的距離,棕熊發怒,他就后退百米,棕熊低頭進食,他就悄然靠前。一來二去,棕熊漸漸地容忍他在20米開外活動,而且小熊還頑皮地想接近他,但棕熊媽媽發出警告,兩只小熊只好退回去了。
劉務林多想撫摸兩個頑皮可愛的小家伙,但他知道棕熊在哺乳期間,誰威脅它的孩子,它會狂怒著將樹連根拔起,擺出同入侵者“血戰到底”的架勢,桑吉受傷就是因為棕熊認為桑吉想傷害自己的孩子。從這個意義上說,棕熊并不會主動攻擊人,而且有歷史記載以來,西藏棕熊也沒有吃人的記錄。
9月以來,棕熊一家幾乎整天都在進食,野菜、嫩草、水果、堅果,原來它們啥都吃。一段時間來,一家三口長得胖胖的,走路一搖—擺,大模大樣。劉務林還發現,棕熊的視力和聽力并不敏銳,但是嗅覺卻相當靈敏,它們可以嗅到兩公里外的蜂巢發出的甜味,并跟蹤找到蜂巢。一般蜂巢筑在小樹上,棕熊用熊掌將小樹拍斷,震得野蜂滿天飛,野蜂不斷地襲擊著棕熊,但對棕熊厚厚的皮毛根本不起作用,棕熊慢條斯理地將蜂蜜和幼蜂吃個精光,又大搖大擺地走了。
10月初,棕熊選擇了一個山坡,開始在向陽的坡面挖洞。原來棕熊拼命進食儲存脂肪,是在準備冬眠了。果不其然,洞挖好后,棕熊一家三口到處銜來枯葉在洞里鋪上一層,里面既舒適又溫暖。10月底,高原的第一場雪來臨,棕熊媽媽帶著孩子進洞里。在封洞之前,棕熊媽媽很小心地將洞前雪地里留下的腳印抹去。
經過兩個月的跟蹤觀察,劉務林雖然人瘦了一大圈,可他拍攝了很多有價值的照片,記錄了兩大本日記,這些收獲對于他來說比什么都重要啊。
劃出“巨無霸”口糧田,人獸和睦享太平
臨回拉薩市前天晚上,劉務林特地和達雄鄉的牧民們進行長談、這時,桑吉和丈夫剛好做了頭皮植皮手術回家,她丈夫聽說那只母棕熊已經打洞冬眠了,就想找獵槍去找棕熊拼命,劉務林連忙把他勸了下來。
在火爐邊,劉務林娓娓地向桑吉夫婦和牧民們講解了棕熊的習性,牧民們逐漸對棕熊有了了解,都感到棕熊其實并不是很壞,而它自古以來就是藏民們敬重的神靈,牧民們決定準也不準去傷害棕熊。
不過,有的牧民提出明年棕熊還會來嗎?劉務林不無憂慮地說:“很有可能要來啊,因為明年春棕熊冬眠出洞后,食物匱乏,羊群很容易成為棕熊進攻的目標。”桑吉不由得一陣恐懼,怎么辦?這也正是劉務林思考的核心問題,他讓大家放心,自己一定找到解決的辦法。
2004年春,不出劉務林所料,棕熊果然又深夜來襲擊羊群了,好幾戶牧民們報告,羊群被棕熊偷獵;4月初,劉務林和措勤縣農牧干部又深入羌塘草原深處,他們想看看棕熊在干什么?有多少棕熊來偷襲羊群?
高原草原的春天特別短,各種野花卻競相開放。那天,在一個冰雪融化的小河邊,劉務林發現了那只棕熊的一家三口,它們看見有人立刻站起來張望。看見是劉務林,它們好像認出老朋友似的,很快就收起前肢著地,大搖大擺地走了。
劉務林一行發現,棕熊一家三門明顯地瘦了,肩胛骨高高地露了出來.肚子也癟了下去,看來經過漫長的冬眠,它們的消耗很大。
大地初醒,棕熊一家能找到食物嗎?這時,河面上的平緩處。竟然飄著一條條“死魚”!棕熊們立刻興奮了起來,嘩啦嘩啦地跳下水.抓住魚就開始狂嚼起來,不一會兒功夫就將幾十條魚吃得干干凈凈,吃得飽飽的棕熊一家三口走上岸就開始搖搖晃晃,像是喝醉了酒一樣,走不了十幾米,就先后倒在地上……
這是怎么啦?劉務林小心地來到小河邊,發現小河中飄著高山杜鵑的花瓣,他立刻認出,這種杜鵑花有毒,具有麻醉作用,魚吃了花瓣被麻醉后像死魚一樣漂浮,棕熊吃了魚之后,第二次被麻醉;一個小時之后,棕熊一家三口清醒了,站起來抖抖皮毛,朝草原深處走去。
又過幾天,劉務林發現這高原巨無霸,居然還捕食老鼠。牧民們對草原鼠十分痛恨,因為草原鼠鉆到地皮下啃食草根,嚴重時會造成大面積的青草枯死。棕熊媽媽捕食草原鼠十分有耐心,它會守在鼠洞前一動不動,只要老鼠一探頭,就會“啪”的一掌打下去,小小老鼠怎堪巨無霸的一掌。兩只小熊也跟著媽媽。一家三口在一片草地上各監守一個鼠洞,草原鼠一露頭就打。有時棕熊等不及了,干脆用鋒利的熊爪將鼠洞挖穿,抓住老鼠就送進口中,“咕嘟”一聲就吞進了肚里。
劉務林計算了一下,平均每頭棕熊每人要捕食20多只老鼠,這樣春夏兩季,一只棕熊可以吃掉3000多只草原鼠,對草場有極大的保護作用。
經過一段時間的追蹤,劉務林一行發現,羌塘草原的大多數棕熊并沒有去偷襲牧民的羊群,它們沿著藏羚羊,藏野驢等動物的遷徙路線一路追蹤過去了,而侵犯牧民羊群的,多數是一些帶幼崽的母熊,因為它們跟不上動物遷徙的步伐,又要喂養小熊,不得已偷襲羊群。
經過幾個月的思考,劉務林終于制訂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劃出人與熊的緩沖地帶,分給棕熊“口糧田”,具體做法:將被鼠害侵蝕嚴重的草原化成緩沖地帶,寬度約為20公里,牧民的放牧退到緩沖帶后面,同時在緩沖地帶種上棕熊喜歡吃的野菜。為棕熊補充食物鏈,這樣,把棕熊阻擋在緩沖地帶,既有了補充的“口糧”,又讓棕熊治理了鼠害,避免它們再去傷害人畜。
有關部門很快接受了野生動物專家劉務林的建議,農牧干部也紛紛向牧民們宣傳這個方案,很快,達雄鄉的牧民在短短的幾天時間內,將自己的放牧地帶后退了20多公里,并在一些肥沃的土地種上野菜,果然,在那片緩沖地帶里,棕熊們抓草原鼠、抓魚,吃野菜等,在以后的幾個月里再也沒來襲擊牧民的羊群了,牧民們大大地減少了損失。
在一次放牧中,傷愈后的桑吉和丈夫遠遠看見了一只棕熊帶著兩只小熊,那是多么熟悉的身影,就是那頭讓她刻骨銘心的棕熊,這時,羊群不安地叫著,丈夫很緊張,桑吉反而很冷靜,她感覺這棕熊一家不會再來傷害她。果然,棕熊站起來望著他們,雙方相持了一會兒,棕熊前爪落地,帶著幼熊走遠了。
慢慢地.牧民們對棕熊的恐懼感消失了,即使在野外碰見棕熊也不會驚慌失措了,因為他們知道、棕熊不會主動攻擊人,棕熊面對人站起來是它本能的生理反應,只要自己站著不動,然后緩步后退就行了,就不會招來棕熊的攻擊。每當外鄉人同牧民們談起棕熊時,他們會說道:“嘿嘿,棕熊,其實也挺溫柔的!”
2005年春,整個措勤縣沒有棕熊“偷羊”的報告,直到2005年6月,整個阿單地區只是零星傳來羊群被襲擊的消息,但是比起前幾年,已經是大幅度減少了,牧民與棕熊的恩怨終于畫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