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銀
越來越多人的向、往到高原旅游。平時習慣于在高原以外的地區生活的人,一旦進入高原,很有可能遭遇高原反應。癥狀包括頭痛、胸悶、氣短、心悸、惡心嘔吐、口唇發紫、失眠、多夢等,有的人還會血壓升高。這些癥狀頭、兩天明顯,以后就會逐漸減輕或消失;但也有極少數人因勞累、受寒和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癥狀可能逐漸加重,發展成為高原肺水腫或高原腦水腫。那么,怎樣、在旅行生活中減輕高原反應、防止高原病的出現呢?
高原旅游前首先要到正規醫院體檢,若患有心、肺、腦和血液系統疾病,不宜進入高原。
進入高原前可向有高原生活經驗的人員或醫生請教,請他,們講一些高原特點和生活注意事項,禁煙酒,防止呼吸道感染,帶上必要的應急藥品和其他物品。
進入高原探險和登高山之前,要進行充足的階段性適應性鍛煉,不應貿然進入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區,以防出現不測。
進入高原前調整出穩定的心理狀態,保證樂觀情緒。若是思想上有負擔,進入高原后難免晝夜焦慮不安,會增加腦組織耗氧量,導致高原反應或使高原反應加重。
高原氣候多變,尤其是早、晚氣溫偏低,所以衣著一定要注意保暖。即使夏季,內地來的人也須準備羊毛衫、厚外套等。高原地區紫外線照射強烈,注意戴上墨鏡及其他防護頭面部的器具。
在高原中選擇高熱量、易消化食物,不可暴飲暴食,晚餐時應注意不可過量,以免增加胃腸道負擔,使心肺受壓,造成胸悶心慌,初入高原的人,睡眠時可采用半臥位,以減輕心肺負擔。
高原反應一般都可自愈。癥狀較重的,可進行對癥治療。應避免勞累、受寒和上呼吸道感染,對極少出現的高原肺水腫和高原腦水腫病人須大量吸氧,并在應用藥物治療的同時,迅速轉送海拔低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