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斗
大眾課堂
甲是指(趾)末端伸面的堅硬角質,是皮膚的一部分。它具有保護其下柔軟的皮膚組織的功能,并能幫助手指感受細微的感覺,完成一些精細的動作。在現代社會,具有完整靚麗的指甲會增添人們交際時的信心與美感,有助于事業的成功。指甲也是健康的一面鏡子,透過它可窺測出一些隱藏的系統性疾病。
黃藍黑白各有門道
疾病可引發甲板的顏色改變。
白甲:甲板上出現一條或多條白色橫線或縱線時,應考慮可能患有急性砷中毒、煙酸缺乏和結核病等;甲板部分或全部變白時可能與腎炎、肝功能不全以及潛在轉移性腫瘤相關。指(趾)甲出現1~2條寬約1~2毫米的白色或淡白色橫紋,常多個甲板同時受累,這被稱為Mees紋甲病,是急性砷、鉈及其化合物中毒的特征性臨床表現。一般見于急性中毒40~60天后,初發于甲根處,而后隨甲的生長逐漸移向甲游離緣,并于數月后消失。
黃甲:指甲板顏色變黃,除局部因素如搽間苯二酚等藥物外,尚應考慮可能存在胡蘿卜素代謝障礙。若甲板變黃同時伴有變厚、甲側面彎曲度增大,甲板表面出現縱嵴及橫嵴時,提示患有黃甲綜合征。黃甲綜合征患者除甲變化外,常伴有呼吸系統疾病,如胸腔積液、支氣管擴張、肺氣腫、惡性腫瘤、腎病綜合征、卡氏肺囊蟲病等。黃甲綜合征也見于艾滋病患者。
黑甲:有兩種情況,一是由于甲下含鐵血黃素增多,呈黃黑色,多與外傷有關,可隨甲的生長而自然消退;一是甲下黑色素增多,呈帶狀或全甲呈灰黑色,部分患者有慢性鉛中毒、色素痣或惡性黑素瘤的可能,阿狄森氏病、黑棘皮病及色素沉著—腸息肉綜合征患者也可有此現象。
藍甲:指甲板呈藍色。有些藥物如阿的平、氯喹久服后可致甲板變藍,也可能是銀質沉著的征兆,另外,肝豆狀核變性、黑尿酸癥也可使甲板色變藍。
褐甲:指甲板呈褐色,常見于浸泡高錳酸鉀溶液,還有慢性汞中毒的可能,某些藥物反應(抗瘧疾藥、酚酞)以及患黑棘皮病、阿狄森病時也可出現。
對半甲:甲板呈現兩種色調,甲板遠端一半呈褐紅色,近端一半呈白色,其界限分明。在腎臟病和尿毒癥的氨質血癥期可出現,有的能自行消退。
反杵脆厚 自有因緣
同時,指甲形態的改變也是一些疾病的臨床征兆。
反甲:又稱匙狀甲,因甲板中間凹陷而邊緣翹起如匙狀而得名。提示機體存在缺氧、貧血狀態或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干燥綜合征等。由于指端末梢循環不良致甲床組織缺氧,引起代謝紊亂所致。
杵狀甲:甲板明顯增大、增厚并向甲背突起,呈弓形彎曲。杵狀甲常同時伴有杵狀指(因指端末節肥大呈鼓槌狀而得名)。杵狀指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雷諾氏病、慢性肺部疾病(如結核、支氣管擴張、膿胸、支氣管癌等)、心臟病,也可見于肝硬化、甲狀腺功能亢進及潰瘍性結腸炎等。
甲肥厚:甲板較正常情形明顯增厚而無變形,在肢端肥大癥中常可見到。
巨甲:指甲板異常大,在肢端肥大癥、脊髓空洞癥等疾病可出現此種巨甲。
甲萎縮:系甲板發育不良致甲板變薄且小。可見于脊髓空洞癥、肢端硬皮病以及先天性大皰性表皮松解癥。
脆甲:指甲板脆性增大,薄而易碎,常伴甲縱裂及層狀分離。在貧血、雷諾氏病、維生素A缺乏時可見。
上述介紹的幾種甲病變既可見于系統性疾病,也可見于多種其他皮膚疾病。由系統性疾病引發的甲病變因缺乏皮膚損害或臨床特征,不易引起患者的注意,進而貽誤治療時機。所以在出現不明原因的甲病時,應仔細查找原因,及時就醫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