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為柏
病人手術后,家屬都希望其能盡快恢復健、康,常常急于進補,增加營養(yǎng)。,然而,病人手術后,消化功能減弱,若進食過早、過量、偏嗜,進補反而會傷害脾胃,無益康復。
手術后病人由于麻醉與疾病本身的作用,其消化功能受到一定損害,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及吸收營養(yǎng)。因此,術后病人進食時間不宜過早。非消化道手術者,一般在手術后6小時開始進食為宜。消化道手術者,則要根據手術種類與腸蠕動恢復的情況來決定,開始進食量要少,以后逐漸增加,每餐以七八成飽為宜。
手術后病人應食用營養(yǎng)豐富及易于消化的食物,但也不必一味強調營養(yǎng)豐富和較長時間的流質、半流質飲食。如牛奶為最常用的營養(yǎng)晶,但其性寒,易致腸脹氣,若是腸蠕動不佳的病人食用,不僅不能消化吸收,反而感到腹脹不適。對于年老體弱者,應適當延長吃流質、半流質食物的時間,以利消化。而對身強力壯的病人,在病情穩(wěn)定好轉時,可給普通飲食。消化道手術的飲食應是流質、半流質、軟食到普食,循序漸進。
飲食不宜偏嗜。甜味飲食不宜過多,病人在食用流質期間一般多以甜食為主,如牛奶、麥乳精、藕粉、橘汁等,但連續(xù)攝入甜食會助濕生痰,郁而化熱;也有的病人因不習慣甜食而產生厭食,甚至會惡心、嘔吐,影響健康。若能選用鮮魚、瘦豬肉、牛肉熬湯,味鮮而微咸,既營養(yǎng)豐富又促進食欲,使病人能較快地恢復健康。
飲食不宜過于精細。手術后病人常以高蛋白、高熱量的飲食為主,而忽略了維生素的攝入補充,因機體的修復是需要各種營養(yǎng)的,尤其是粗纖維,對手術后臥床的病人,能起到增進胃腸活力、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的作用。因此,飲食中要配以一定量的新鮮蔬菜,尤以綠葉蔬菜為佳。另外,要注意調節(jié)病人的情緒,加強食物色、香、味的調配,以達到增進食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