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 箐
一家婚介所推出“無性征婚”,立刻引來了社會各界對這個特殊群體的關注和對“婚內無性”的爭議。沒有性生活,對健康無害嗎?科學研究仍在摸索的時候,我們的周圍已經出現了滿足于“無性生活”的新群體。
據抽樣調查:在中國已婚或同居的男女中,每個月連一次性生活都沒有的人超過了1/4(28.7%),而在最近的一年里連一次性生活都沒有的則占6.2%。
在世人眼中,夫妻間沒有“性”還要說出來是一件很難啟齒的事情。但是,可能很少有人對于“無性婚姻”有過真正的了解。大多數性社會學家認為,夫婦間沒有生理疾病或意外,卻長達一個月以上沒有默契的性生活,就是“無性婚姻”。
產生“無性婚姻”的原因大致可分成兩種,即“想做愛卻不行”和“可以做卻不做愛”。前者原因比較明確,一般起因是性功能障礙;而后者,卻是以“太忙”“太累”“老了”等為由,對無性狀態毫不自知,壓根兒就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病”。
性學專家指出,這其實是一種明顯的精神性疾病。問題的嚴重性在于,這樣的年輕人到處都是,“他們生存壓力大,情緒焦慮,相當多的人時時面露疲態,郁悶成疾。可以說,為了出人頭地,他們沒有了性的快樂”。
關于婚內無性,研究者們開列出以下原因:一是性知識的缺乏和性技巧的單一,比如不恰當的時間,或不恰當的地點,或單調的姿勢,乏味的氛圍;其次因環境的惡化與污染、食物質量的下降,引起人體激素分泌失調,進而導致性沖動減弱;此外,人的本性就是“喜新厭舊”,有些人以為無性婚姻是再正常不過了。
那究竟“性”在婚姻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呢?近代性學研究發現:性愛是巨大的鎮靜劑。做愛時,人體可釋放一種叫內啡呔的物質,它是一種天然的鎮靜、鎮痛劑,能給整個神經系統創造一種輕松、無慮的內環境,從而提高免疫系統功能,使抗病能力得到提高。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如果婚姻無性,起碼對健康來說是一種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