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肉進入京城超市
2005年4月8日國家工商總局公布一項令人吃驚的抽檢結果:注了水的牛肉、羊肉竟然出現在京客隆、華普、超市發、美廉美、長安商場超市、全特優細菜中心牛街清真超市6家北京知名超市中。
在于2004年年底進行的抽檢中,國家工商總局共對北京等13個城市的201家經銷單位銷售的豬(牛、羊)肉進行了質量監測。經檢測,合格的有238組,不合格的有29組,合格率為89.1%。監測中發現的主要問題是豬(牛、羊)肉水分超標。
據北京市工商部門有關負責人說,北京市的6組不合格肉類樣品全部為水分含量超標,比較來看,豬肉的情況較好,牛羊肉的問題則較多,對以上6家出現問題的超市,工商部門已分別進行了處罰。這位負責人說,今后每年在涮肉類產品需求高峰來臨時,工商部門將有針對性地對凍牛羊肉產品加大抽檢力度。
本刊提醒:
豬肉注水后,表面看上去水淋淋的,瘦肉組織松弛且顏色較淡;或呈淡灰紅色,有的偏黃,顯得腫脹,從切面上看濕漉漉的。銷售注水肉的肉案上也是濕的,嚴重的有積水,可見肉販隨時用抹布在擦拭。注水的凍豬瘦肉卷,透過塑料薄膜,可以看到里面有灰白色半透明的冰和紅色血冰。肌肉解凍后還會有許多滲出的血水。用手摸,注水肉沒有粘性;用刀切,注水肉彈性差,刀切面合攏有明顯痕跡;砍開后可見有碎冰塊和冰渣濺出。用紙試,將卷煙紙內貼在瘦肉上,過一會兒揭下紙將其點燃,你就會發現,有明火的,說明紙上有油,肉沒有注水,反之則是注水肉。將普通薄紙貼在肉上,正常鮮豬肉有粘性,紙不易被揭下,注水肉無粘性,很容易被揭下。價格便宜的豬肉卷,多半是做分割肉的下腳料,?;煊胁∽儚U棄物,購買時要當心。
肚臍眼整形熱起來
隆胸、割雙眼皮,這些在城市慢慢都不足為奇,美眉中間開始了一種新流行:肚臍眼整形。
在湖南長沙的亞韓美容整形醫院,幾乎每周都有人預約肚臍整形手術。該醫院的李醫生說:“夏天快到了,女人穿得越來越少,露得也越來越多,一些人開始對隱約露出的肚臍有了新的要求。大部分人是因為愛美心而做這種手術。”據了解,目前一般肚臍整形手術約需三四十分鐘,局部麻醉,不需要住院。手術大約花費1000元左右,但還要根據每個人的不同身體條件來決定。別小看肚臍整形,它至少有10種刀法,直切、橫切、散開切等,各會呈現不同的形狀?,F在有一部分進行整形手術的人,是拿著時尚雜志過來要求按照上面模特的肚臍整形的。
本刊提醒:
盡管肚臍手術在整容手術中只是個小手術,但也有一定的風險,一定要注意對肚臍的消毒,以防感染。如果弄出疤痕的話,反而會適得其反。所以無論做何種美容手術都應選擇正規的信譽好的醫院。很多女人在做肚臍整容的同時還要求能盡量減去身上的細紋。對此,本刊認為,那些細紋主要是因為肥胖造成的,并不能徹底地消除,手術也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平時注重飲食保持身材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莫把出血熱當感冒
2005年4月10日有媒體報道,吉林省發生流行性出血熱187例,疫情比較嚴重。家住哈爾濱雙城的李先生在半個月前突然出現頭暈、腹脹和食欲不振等癥狀,在當地醫院按感冒治療了一個星期,結果越治越重,并出現低血壓、休克和無尿等癥狀,遂來哈醫大二院求治,經感染病科主任李樹臣教授檢查診斷為流行性出血熱。這名患者由于誤診誤治已經導致腎臟和肝臟功能受到很大損傷。
本刊提醒:
流行性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引起的,老鼠是主要傳染源。人感染出血熱后,一般在1~2周內發病,其典型表現有發熱、出血和腎臟損害3類主要癥狀,發熱、低壓、少尿、多尿與恢復期5期臨床過程。這種病可以通過呼吸、食物、母嬰、蟲媒等多渠道傳播。一般發生在3月份至6月份。本刊提醒大家注意:春季發病高峰來臨前應采取預防措施,提高免疫力。
湖南發現多起“蠶豆病”
2005年4月9日有媒體報道湖南省婦幼保健院一名新生兒在“新生兒疾病篩查”過程中被查出患有接觸蠶豆,甚至只要聞到蠶豆味道,就會出現溶血性貧血和黃疸,危及生命的“蠶豆病”,至今該院已發現6例。 這名被篩查出的“蠶豆病”患者是長沙市的一名男孩,目前還未發病?!靶Q豆病”的醫學名稱為“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病”,是血液中紅細胞膜上一種酶發育缺陷,是一種不完全性顯性伴性遺傳病,癥狀是一旦進食蠶豆或者聞到蠶豆氣味就會出現溶血性貧血及黃疸。該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男女之比為2∶1?;颊咝枰K生禁食蠶豆。
本刊提醒:
“蠶豆病”在我國南方地區多見,尤以兩廣地區為甚,與之相鄰的湖南省也有不少。此病可因進食蠶豆或蠶豆制品如米粉、粉絲等誘發,故俗稱“蠶豆病”。蠶豆病的誘因很多,除了已知的蠶豆及其制品外,用于收藏衣物的樟腦丸,常添加到食品中的薄荷,一些藥物等也會誘發此病。另外,感染、缺氧、酸中毒、大量出血亦為誘因,感染為其中最常見的誘因。 “蠶豆病”患者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發生感染;此外,家中應避免使用被列為誘因的生活用品;患者本人則要終生避免食用氧化劑類食品及藥品。雖然“蠶豆病”在湖南省有一定的發病率,但此病可以預防??赏ㄟ^新生兒篩查確定其是否患病。如防治得當,有些“蠶豆病”患者可終生不發病,如出現“蠶豆病”癥狀,應及時就診。
練瑜伽別練出“瑜伽病”
瑜伽的含義是把思想和肉體結合至最佳狀態,把生命和大自然結合到最完美的境界。這么完美的瑜伽現在占據健身行業領頭羊的位置,但練瑜伽也能練出瑜伽病,恐怕是許多人始料不及的。
美國舊金山的一位脊椎神經科醫生,他每周治療的病人中,有20至30個是因練習瑜伽不當而受傷的。很多練習者做動作時過于勉強自己,以至傷了背部、腰部、頸部等。韌帶拉傷、軟骨撕裂、關節炎癥、神經痛等都是常見的“瑜伽病”。
瑜伽確實會給練習的人帶來心情和身體上的益處,但在練習時許多人都沒有充分考慮自己的柔韌、平衡和力量素質,不懂得遵循量力而行的運動原則,由于強度過大或者難度過高,導致運動損傷。而目前許多執教的瑜伽教練都缺乏充足的專業培訓。瑜伽熱讓瑜伽教練的市場也一度供不應求,因此出現了許多“速成教練”。瑜伽教練應該為每個人量身定制練習計劃,一味地讓每個練習者都練習某個瑜伽體位是絕對錯誤的。
本刊提醒:
很多人在選擇練習瑜伽時,首先考慮的是練習瑜伽能減肥。大多數瑜伽練習者的心態是急功近利的,這與古老的瑜伽運動是背道而馳的。這些人只看到瑜伽的一面,卻忽視了瑜伽的本質——平和的心態。愛自己、欣賞自己遠比追求一種完美體型重要得多。本刊建議所有的瑜伽練習者要從身、心、靈三方面全面提升自己。把目光從單純的形體訓練上移開,不但有利于減少運動傷害,還會讓你的生活得到真正的變化。
精神疾病困擾大學生
2005年4月11 日,記者從南京市腦科醫院了解到,該院精神科最近一個月內,竟然收治了6名大學生精神病患者,且都是首次發病。醫生診斷為憂郁癥。
一項全國性的調查顯示,16.5%的大學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衛生問題;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存在問題的占17.34%,男生約占16.07%;而農村學生的總體狀況差于城市學生。
本刊提醒:
當代大學生中,獨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重,他們常常帶有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缺乏社會鍛煉,心理較為脆弱。而且,從個體身心發展的角度看,大學生處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轉變時期,這一階段中,會出現自豪感與自卑感的矛盾沖突、強烈的交往需要與孤獨感的矛盾沖突、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沖突等一系列問題。這些矛盾沖突如果過于強烈和持久,就容易導致心理障礙,影響個體的健康發展。對此,本刊提醒家長和老師應該給予大學生足夠的關心,一旦發現其有持續半個月以上精神不振、睡眠困難、不想吃飯、自我無法調整等現象,就應該幫助他們及時就醫,及時疏導。
“特效藥”竟含激素和麻醉劑
2005年4月4日《燕趙都市報》報道,山海關的鄭女士有腰腿疼的毛病,朋友介紹了一種郵購藥,說是效果特別好,因風濕病長年臥床的病人吃了兩瓶就能下床了,藥名是“風濕關節炎膠囊”,產自山東省陽谷縣,收款人地址卻是河南省臺前縣清水河鄉豐劉程村。也湊巧了,鄭女士的同事王師傅骨質增生,平時走路都很困難,聽人介紹吃了“復方風濕關節炎膠囊”的藥,兩天后竟然不用攙扶就能上臺階了,這種藥也是同一地址。于是鄭女士和其他4位朋友一共郵購了10瓶。
拿到藥后,曾從事質量檢驗工作的鄭女士發現,藥品外包裝上沒有國家的批準文號,只標有國家專利申請號和豫濮衛藥制注字,鄭女士女兒查到這種藥竟是國家藥監部門重點查處的對象,含有大量激素和麻醉劑。
本刊提醒:
目前市面上的郵寄假藥,比以往更具隱蔽性和誘騙性:一是在群眾沒有匯款的情況下把所謂的“高效風濕膠囊”、“特效咳喘靈膠囊”等假藥郵寄給他們免費使用,還附寄宣傳廣告;二是自稱“××風濕哮喘研究中心”,并假稱該中心被當地衛生部門評為文明單位,被工商局評為重合同守信用單位,被消協評為消費者信得過單位等。
另外,藥監部門還發現,不法分子要求郵購者在匯款時不寫藥品名及相關話語,而寫專門的代號。這些所謂治療風濕、關節炎、哮喘、氣管炎的假藥,均含有過量激素類、麻醉藥物,短期服用病情似有緩解作用,長期服用對人體有極大傷害。本刊提醒讀者:不要輕信郵購假藥的療效,不要服用來路不明的郵寄藥品,正在服用的應立即停止服用,更不要為錢財而違法宣傳、銷售郵寄藥品。有病應該通過正當的渠道治療,買藥也應該去正規的醫療機構和市區正規的藥店。
常用藥上了“警示榜”
2005年4月7日多家媒體報道,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布所有消炎止痛藥的最新用藥指導,就如何使用消炎止痛藥發表了聲明。聲明中指出,綜合現有的研究數據,非甾(zai)體消炎藥均有潛在的心血管風險。這些藥中包括常用的芬必得、扶他林、阿司匹林等。FDA已要求這些藥品生產廠家在其說明書中加入黑框警示。
由于品牌作用和非處方類藥品購用方便、用途廣,芬必得、扶他林、阿司匹林等消炎止痛藥銷售一直不錯。以上藥品的說明書上一般都注明對胃腸道的一些不良作用,過多或過頻繁服用阿司匹林、芬必得等藥會引起燒心、惡心等,但服用此類藥物是否會引起心血管發病率升高,目前藥店和消費者需要等中國藥監部門的安全性監測結果。
本刊提醒:
任何藥過度服用或錯誤服用都會有不良作用,因此,在服藥治病前應該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或遵醫囑。如果是非處方藥,在服用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若是處方藥則要嚴格遵照醫囑服用。有些病人在用藥時,為了快速緩解癥狀,往往會加大藥物服用量,這樣一來,肯定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的機會。用藥時如果有任何疑問,應該咨詢臨床醫生。
密云縣驚現“人造牛奶”
繼河南、山東、河北等地發現克隆知名品牌包裝的“化學奶”、“皮鞋奶”之后,2005年4月12日在北京密云汽車站也發現了價格為24元一箱的“蒙奶”。“蒙奶”的包裝很粗糙,顏色及配圖基本和某知名品牌雷同,如果不仔細分辨極易混淆。這種名為“蒙奶牛奶飲料”的產品正面標著“毋須加工、即開即飲、高溫滅菌、放心飲用”的字樣,下面一行黑字還注明了“內蒙技術——中國專業乳品企業生產”,“本產品嚴格按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標準要求生產”的字樣。在產品整個包裝的周身沒有生產日期,只注明了保質期120天,“蒙奶”的生產廠家名為“石家莊鴻運食品飲料廠”,而廠址在晉州市某區。經過記者調查及專業機構的檢驗,證實在北京發現的“蒙奶”與被外地媒體披露的“化學奶”、“皮鞋奶”的成分相同,所謂鮮奶中完全沒有牛奶成分。
本刊提醒:
根據國家規定,奶制品的蛋白質含量應該大于0.7小于1,而“蒙奶”的含量是零,說明它完全沒有奶的成分;而且蔗糖的含量也是零,奶品中乳酸菌未檢出,而細菌總數多不可記,這說明它也不是什么乳酸飲料,而是衛生不合格絕不能入口的東西。這種水解蛋白制造的假牛奶副作用很大,因為這樣降解得來的蛋白中含有一種叫“六價鉻”的物質,長期服用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嚴重的還會導致重金屬中毒。它的毒性反應是一個很慢的過程,一旦被兒童長期飲用,后果不堪設想。
因涉嫌虛假宣傳,寶潔SK-Ⅱ被罰20萬
2005年4月1日,因SK-II涉嫌虛假宣傳,“寶潔”在處罰書上簽字認罰。自消費者起訴SK-II經銷商涉嫌廣告欺詐事件次日,江西省南昌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即介入調查此事。在20余天的調查后,該局于3月25日作出了處罰決定。
記者從南昌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對SK-II經銷商的處罰決定書中看到,該局是根據消費者舉報“SK-II緊膚抗皺精華乳”涉嫌質量不合格,并對商品進行虛假宣傳的情況下,對該產品銷售市場進行了調查。調查報告中稱,SK-Ⅱ專柜業務人員現場不能提供產品廣告宣傳冊所稱的“SK-Ⅱ是當今最有效擊退細紋及皮膚粗糙松弛的科技、是現實最有效的緊膚技術、使用后10分鐘出現奇跡、連續使用28天細紋及皺紋明顯減少47%、肌膚年輕12年”的證明文件。然而,從廠家出具的相關材料中表明,該數據只是對300名日本女性進行的實驗得來的,平均效果為年輕兩年多,最好效果為12年,但其中效果僅為去皺,且這些數據僅是生產廠家自己實驗室的數據,并沒有經過國家的相關部門檢測,不權威。SK-II經銷商的虛假宣傳行為已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南昌市工商局依據規定,對SK-II經銷商作出停止使用該宣傳手冊,并處罰款20萬元的決定。
本刊提醒:
3·15剛剛過去,所有的商家都爭先恐后打著“誠信消費”的旗幟,但真正做到誠信的企業有多少呢?一夜之間,“寶潔SK—II系列化妝品事件”已傳遍整個化妝品市場。
在國人傳統消費觀念中,常常會以價格的高低來判斷品牌質量的好壞,大多數人更是認為只要是國外的產品都是好東西,對洋品牌消費根深蒂固,也習慣了這種信任。正是這種完全信任下,洋品牌也悄悄地變了質。當前在化妝品廣告宣傳上,普遍存在著夸大和不實宣傳的現象。本刊認為嚴格執行《化妝品廣告管理辦法》,其實就是對行業的精心呵護。如果對大吹大擂的產品不加管束,它們勢必會墮落到聲稱是“神丹妙藥”的境界,然而一度受騙的消費者信心將會急劇下降。相關專家告訴記者,化妝品有軟黃金之稱。言下之意,它是一項利潤異??捎^的行業。事實上,每一個大的化妝品牌都在它的宣傳和包裝上下了最大的本錢。它們的宣傳總是傳達著這樣的信息:只有購買××化妝品才能永遠年輕,過上想要的生活。事實上,人的皮膚有各種各樣的狀態,在缺乏睡眠的時候會顯得蒼白,日曬后會發紅長斑,熬夜和吃辛辣的東西會有小痘痘冒出來,這些都是皮膚向你發出的“信號”。本刊提醒讀者,用化妝品遮蓋這些“信號”,得到的美麗只是暫時的,只有從內而外調理身體狀況才是美膚的根本。
毒性強過“蘇丹紅”的服裝染料
位于廣州的國家紡織品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日前檢驗了20家知名品牌企業主動送檢的1051份樣品,發現約6%的樣品中含有紡織品禁用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其中2%的送檢樣品還檢出高致癌性物質聯苯胺超標,最嚴重者超標達190倍。紡織品使用了這些有毒染料后,在與人體的接觸過程中,其有害成分被皮膚吸收,并在人體內擴散,然后與人體正常新陳代謝過程中釋放的物質混合起來,發生還原反應,形成致癌芳香胺化合物。它們的毒性要強過食品染料蘇丹紅。
我國既是服裝生產大國,同時也是服裝進口大國,2001年頒布了強制性國家標準《甲醛含量的限定》,2005年起實施首個紡織品強制性標準《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該標準實施過渡期為1年,到2006年1月1日起,成衣和布匹一旦被檢出含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不僅產品將被判為不合格,而且企業還將面臨處罰。
本刊提醒:
服裝等紡織品使用了這些有毒染料后,在與人體的接觸過程中,其有害成分被皮膚吸收,并在人體內擴散,然后與人體正常新陳代謝過程中釋放的物質混合起來,發生還原反應,形成致癌芳香胺化合物。它們的毒性要強過食品染料蘇丹紅。可分解芳香胺致癌性遠比甲醛厲害,因為甲醛有刺激性氣味,易分辨,而且易溶于水,消費者買回紡織品后,一般用水洗一下就可去除大部分甲醛;但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不但不溶水,而且從紡織品外觀無法分辨,只有通過技術檢驗才能發現,并且無法消除,通過皮膚接觸就可吸收致癌。除政府職能部門繼續加強對這類有害物質的監控外,各服裝生產廠家在購進生產服裝的面料輔料時,應向供應商索取不含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檢測報告,以保證自己產品的安全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