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萱 只 石 秦 人 葉 子

黃箭雀,一個頗男性化、并不為許多人所熟悉的名字。但提起南寧百貨大樓卻是老少皆知家喻戶曉。所以當“百貨大樓老總出事了”的消息在南寧街頭巷尾傳開的時候,“黃箭雀”這個名字便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認識黃箭雀的人都對她的名字感到費解,一個女人為什么要叫“箭雀”呢?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驚弓之鳥,中箭之雀。但黃箭雀對自己的名字卻另有一番解釋。
第一次訊問黃箭雀的時候,檢察官在確定了“箭”字的寫法后,問道:“雀是麻雀的雀嗎?”“不是!”黃箭雀立即糾正說:“是孔雀的雀!”雖然同是一個“雀”字,但對于黃箭雀來說,此“雀”非彼“雀”,兩雀是有很大區別的。黃箭雀說她的名字是爺爺起的,精通文墨的爺爺曾告訴她,在文言文中,“箭”有開的意思,“雀”是孔雀,“箭雀”指的是孔雀開屏,喻意大展宏圖。
黃箭雀爺爺的期盼沒有落空。在黃箭雀的大半生里,她的確用自己的勤勉和能力成就了一番事業。
三十多年來,黃箭雀從南寧向陽百貨商店的一名普通營業員一步步成長為南寧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后來又親身經歷并直接參與策劃了南寧百貨大樓的改制、上市。黃箭雀成為南寧市乃至廣西商業系統一顆熠熠生輝的明星。可如今,黃箭雀卻是以一個涉嫌經濟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被羈押等候司法機關的處理。
事發東窗
2004年11月27日一大早,黃箭雀接到去南寧市國資委開會的通知。然而在國資委的會議室里,迎接她的不是國資委領導那熟悉親切的笑容,而是兩張陌生嚴肅的面孔。黃箭雀心頭一沉——她見到的是南寧市紀委的工作人員。
早在2004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反貪部門在調查一起經濟犯罪案件時,無意中掌握了南寧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箭雀涉嫌受賄的線索。南寧百貨大樓是全國百家最大規模零售商店之一,是廣西唯一一家上市的商業公司,在廣西商界舉足輕重。黃箭雀本人又是南寧市人大代表。檢察機關辦理任何案件都慎之又慎,更何況是這樣一個有著一定社會影響的人物。
經過反復研究,檢察機關決定對黃箭雀進行秘密初查。在長達8個月的初查時間里,由于采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黃箭雀沒有一絲察覺。只是在11月上旬南寧百貨大樓的另一高管人員“出事”后,她才有了點預感,手忙腳亂地做了些準備。但是她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么快。
“雙規”期間,經過辦案人員的耐心教育,黃箭雀很快交代了自己的問題。2004年11月22日,黃箭雀被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反貪局正式立案偵查。2005年1月4日,黃箭雀被反貪局依法逮捕。
2004年11月27日,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偵查人員依法對黃箭雀的住宅進行了搜查,這套以2萬余元購下的公改房是一套老式的三居室住宅,因年代久遠,已經顯得非常陳舊,室內的陳設也不考究。從外觀看,人們是極難將它與一個幾百萬元的經濟犯罪分子聯系起來的。黃箭雀是否在有意地避免“露富”不得而知,但對自己的案件東窗事發她已有預感。搜查的一周前,她就交待丈夫將家中的錢“妥善”地保管起來。
多年來,黃箭雀到底多少次地把一筆筆巨款交給丈夫保管,她已記不清楚,但大概的總數她心里是有底的。黃箭雀的丈夫多年以前因單位經濟效益不好內退了,妻子是南寧百貨大樓的老總,一個大忙人,因此,他就自然而然地擔起了“主內”的管家擔子,除了一日三餐完全承包下來之外,對妻子交給自己的一筆筆錢他小心翼翼地保管著。不久前妻子關于“妥善”保管的叮囑,他并未聽出什么弦外之音來,但還是重新將一大包存單、存折以及這卡那賬的林林總總的東西清點了一次,分成兩部分分別藏在家中廚房的米桶里和一個影碟皮盒的夾層中。
辦案人員的不期而至,讓黃箭雀的丈夫有些吃驚,但干警們的政策闡釋很快消除了他的緊張。檢察官很快查出了藏在廚房米桶里的一個包,里面有數十張金融憑證與單據,價值100余萬元。辦案人員知道,這100余萬元遠非黃箭雀非法財產的全部,說服動員工作仍不能放松。他們撤出了黃箭雀的家,將一個有利于黃箭雀及其丈夫的機會留了下來。
根據黃箭雀的交代,她交給丈夫保管的錢不少于350萬元,而搜查中發現的不足三分之一。其差額部分轉移到何處?
次日,辦案人員再次搜查,又查獲了一個藏有200余萬元巨款存單的影碟包,并了解了前后300余萬元巨款的來路和存轉情況。
經檢察機關偵查部門最后核實,在黃箭雀的全部財產中,扣除其合法收入以及貪污受賄和非法所得部分,黃箭雀竟還有188萬余元巨額財產來源不明。

居功不平
1953年黃箭雀出生于一個干部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案發后談到自己當領導的感受時,黃箭雀坦率地說:“家庭教育讓我從小養成了內斂和服從的性格。我不外向也不善于主動接近領導,按理說并不適合官場,可我從來就不怕當官,因為從小學起我就當‘官,小隊長、中隊長,直至大隊長……”
如果沒有十年浩劫,也許黃箭雀會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大學,可就在她剛上初一的時候,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她被送到鄉下插隊勞動。
1972年,19歲的黃箭雀插隊回來被安排到百貨大樓文具店當售貨員。黃箭雀很珍惜這份工作。她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業績得到了領導的肯定,不到一年,她被任命為文具店的團支部副書記,入了黨,隨后調到政工科工作。幾個月后,又被提拔為黨支部副書記,走上了基層領導崗位。
黃箭雀是個善于思考的人,她知道在經濟部門搞政工不會有太大的發展。經過反復考慮,她主動要求到業務部門去。她從業務員、物價員等最基礎的工作做起,很快熟悉并掌握了商業經營運作的規律和管理方法,不久就被提拔為商場副經理。
可是黃箭雀對自己的現狀不滿足。她知道要升上更高的位子以她現有的知識肯定是不行的,僅有初一文化的她果斷參加了1983年的電大招考,結果只看了26天書的黃箭雀出人意料地考上了電大商業企業管理專業大專班。畢業前領導要她出任向陽商場經理,黃箭雀爽快地答應了。在向陽商場,黃箭雀如魚得水,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使商場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變。于是在1988年5月又被提拔為南寧百貨大樓副總經理。
改革開放以后,南寧百貨大樓因管理機制、資金、人員等方面的原因逐漸顯現出衰落的景象,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商業大潮中求生存、謀發展,重新尋回廣西百貨業龍頭老大的位置,成了南寧百貨大樓上上下下共同關注并祈盼解決的大問題。就在這關鍵時刻,國務院頒布了《股份制企業試點辦法》,該辦法對于剛剛走出計劃經濟的樊籠,正在十字路口徘徊的南寧百貨大樓來說不啻于商海掙扎中拋來的一只救生圈。于是,黃箭雀作為主要策劃者,參與起草了南寧百貨大樓股份制改造方案。
1993年2月,南寧百貨大樓改組成為南寧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這年的下半年,黃箭雀擔任了南寧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
改制后的南寧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再次顯現出勃勃生機,銷售年營業總額成億元增長。1996年成為全區商業領域的首家上市公司。再次成為廣西乃至全國的商業明星,并進入全國百家最大零售企業的行列。

改制及上市工作完成后,這時已是南寧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的黃箭雀,一直緊繃著的心稍稍放松了下來,她一次次地回味起這場變革中自己的付出,常常是志得意滿之后,心里不免有些失落:在公司一級的領導中自己出力、操心最多,可在待遇上卻并不比他們好多少。黃箭雀的心理開始失衡起來。論功行賞,她覺得自己理所當然應該獲得更多的回報。
黃箭雀被逮捕后反省自己的問題時說:“我認為自己辛辛苦苦地工作,付出不比別人少,可獲得卻不比別人多,心理不平衡之下,私欲便開始膨脹起來,蛻變就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和完成的。”
犯罪鏡頭
小金庫——阿里巴巴藏寶山洞
1992年,南寧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實行股份制改造試點的初期,股票尚未上市,整個公司的股份為6360萬股,除去國家股及社會法人股以及內部職工的配股外,尚有近200萬股原始股無法消化。相對于十多年前人們對股票的認識還處于朦朧無知的階段,負責股份制改造及股票上市工作的黃箭雀卻先人一步地對股票股市有了較為專業的認識,她隱隱感覺到了這批鎖在公司保險柜中的原始股票的價值。一番籌謀,黃箭雀悄無聲息地以幾個親友的名義買了10多萬股應分配給職工的股票。一年多后,“南寧百貨”上市,公司原始股成了搶手貨,黃箭雀瞅準時機將這些原始股拋出,一下獲利百余萬元。這是1997年前后的事情。
說到黃箭雀的貪污問題,不得不提到另一個因涉嫌經濟問題而被羈押審查的覃某,覃時任公司總經理。公司股票上市不久,在一次公司領導班子的會議上,覃與黃箭雀決定抽出專人動用單位的小金庫炒股。
說起小金庫,南寧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這個保存了多年的小金庫其實是一個阿里巴巴的藏寶山洞,資金有數十萬甚至百萬,而且公司炒股每年均盈利數百萬元。
公司也成了南寧市某證券營業部的大戶。為了攏住客戶,這家證券營業部每年都要獎勵大戶。獎金從營業部拿回來后,黃箭雀與負責跑股市操盤的一名小組成員悄悄地私分了。數額雖然不大,卻是一筆意外之財,黃箭雀自然也高興了好些天,可是不久,她就發覺自己是多么的“單純”。
2001年的一天,覃某把黃箭雀叫到辦公室,稱公司股票賬戶上的一部分錢是代朋友炒賣的,現在這位朋友需要用錢了,囑黃箭雀給辦一下手續,把錢從公司賬戶里領出來。黃箭雀照辦了,領出10多萬元交到了覃某手中。不久,同樣的借口覃某又囑黃箭雀操作了一次,又是一筆10多萬元的公司炒股資金交到了覃的手中。覃某低劣的借口當然瞞不過精明的黃箭雀。黃箭雀知道覃某在不擇手段地化公為私。
總經理拿得,為什么副總經理拿不得?黃箭雀決定依葫蘆畫瓢,不久,她對公司炒股小組的××說,公司幾個賬戶中有一個賬戶是關系戶掛靠的,現在這個關系戶要提出6萬元現金。××照辦了。最后這6萬元被黃占為了己有。
對于這種貪污行為,黃箭雀認為,從南寧百貨大樓的股份制改造到股票上市發行,以至用單位小金庫的公款炒股,整個過程自己親力親為,辛辛苦苦,功勞苦勞一大堆,以近水樓臺的便利貪一點占一點,充其量至多是揩油行為。自律意識的淡薄以及對違規違法行為的自我寬宥,使她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2002年年底,覃某調離,黃箭雀接任了總經理的職務,也許是深感前任在小金庫上問題太多,留下的亂賬需要清理,也許是出于新官上任需要表明自己從嚴治理的決心,也許是自己收受錢財在小金庫上有反映,要銷毀證據……上任伊始,黃箭雀就決定全面清理單位的小金庫,撤銷公司利用小金庫炒股的全部賬戶。
可誰能想到,黃箭雀仍然沒有放過這個清理小金庫、撤銷公司炒股賬戶的機會,她又一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把手伸向了公款。
2003年的一天,黃箭雀又對炒股小組的××謊稱公司炒股賬戶中,某個賬戶上的錢是她的朋友出資委托她操作的,如今虧損得太多,她不好意思還給朋友了,因此要把這個賬戶上的股票全部變現、銷戶,并另開賬戶,賺錢后再還給朋友。于是××將該賬戶上的股票全部拋出,得到40余萬元現金后,又重新開設了股票賬戶,將這筆錢存入。股東卡最后交到黃箭雀手上。
“朋友嘛,禮尚往來是很正常的”
1998年黃箭雀擔任公司主管財務的常務副總經理時,百貨大樓正在裝修。個體老板A為了在支付裝修款方面得到方便并能長期在百貨大樓接到業務,對黃箭雀發起了金錢攻勢。
1998年中秋節前后的一天,A來到黃箭雀的辦公室,簡單匯報了裝修情況后,掏出一個信封放在黃箭雀的辦公桌上,言辭懇切地說:“感謝雀總對我的關心和幫助,這點心意請一定收下!”黃箭雀推辭不掉,待A走后拆開信封,里面有嶄新的兩萬元。這是黃箭雀自己供認收到的第一筆大額不義之財。心里著實怦怦亂跳了好一陣子。平靜下來后黃箭雀想,自己與A是朋友,朋友嘛,逢年過節“禮尚往來”是很正常的。心安理得地收下了這筆錢。
A是生意人,錢當然不會白送。1999年春節前的一天,A又來到黃箭雀的辦公室,開門見山地說:“雀總,快過年了,可我裝修款一直沒拿到。你能不能幫忙盡快給我?”黃箭雀心領神會,爽快地說:“你先打個報告給公司財務人員,他們上報后我馬上簽字支付!”A滿心歡喜,臨走時又將一個裝有兩萬元的信封放在桌子上。黃箭雀稍作“推辭”就塞進了抽屜……
就這樣,A以“朋友”的身份先后11次送給黃箭雀16萬元,作為“禮尚往來”,黃箭雀使A從1998年至2004年不斷地在百貨大樓裝修柜臺。
經濟指標與個人的經濟收入
南寧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實行部門經理負責制,每年由公司給各部門下達經濟指標,由部門經理具體操作執行。如果完不成,全體員工的工資、獎金就會受影響,部門經理還會被免職。為完成經濟指標,一些部門經理想方設法地討好領導,使領導在定指標時“手下留情”。
服裝部B某自上任以來,給的經濟指標逐年增加,B某感到壓力很大,經常找黃箭雀要求將指標定得低點,黃箭雀每次都表示可以“考慮”。生意場上的人都知道怎么做會使“考慮”落實。1999年2月春節前的一天,B某來到黃箭雀的辦公室,向黃箭雀匯報了工作后說:“感謝雀總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關照,年后就要制定經濟指標了,希望雀總關照一下服裝部。”臨走時,留下一個裝有兩萬元的信封。
捧著兩萬元巨款,黃箭雀有點拿不定主意。因為這次收的是下屬的錢。退吧,實在有點舍不得,不退,其他人會不會知道?黃箭雀思考良久,最后決定“問問”公司的其他領導。
第二天一早,黃箭雀來到公司某主要領導的辦公室,說:“快過年了,下屬商場經理給我送了點錢,你看能不能收?”領導答道:“下屬送錢給你,表示他們對你工作的認可,有什么不能收的?這是一種慣例嘛!”黃箭雀揣摩:既然領導這么說了那還有什么好害怕的?更何況還是一種“慣例”,說明其他領導也有份了,她感到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
這個口子一開,黃箭雀收錢就信馬由韁了。從1999年春節前至2003年,B某先后五次共送給黃箭雀14萬元。其他部門當然也“不甘落后”,鞋帽城、兒童玩具城、日化商場等部門的經理也先后送給黃箭雀共約40余萬元和3臺彩電。
是清是濁?
百貨大樓一個職工代表說:“雀總每次在職工代表大會上做述職報告時都會泣不成聲。她經常說:我為你們沒日沒夜地做了這么多的工作,丈夫生病了,我都沒有時間去照顧他,兒子的學習和生活我也沒有時間去管他,可是我得到了什么?整天騎個破車上班,住的還是十幾年前丈夫的公改房,誰能體諒我、理解我?……”黃箭雀還經常邀請一些職工到她家里去,看她陳舊的家具和房子……
黃箭雀說她的生活很簡單,平時衣著很隨意,幾乎從不化妝。而事實上,黃箭雀對不少名貴商品都有較強的占有欲望。
她喜歡到各個柜臺轉悠。當然,以她的崗位和職責,必須全面深入了解掌握商品經營銷售情況。但是不知什么時候起,她喜歡上了高檔的名牌商品。化妝品指定要一二千元一套的法國名牌;服裝、鞋子只要是最貴的,最新式樣的,一買就是幾套、幾雙。不但買自己的,連丈夫兒子的也要捎帶上。而她的所謂“買”,經常是不付錢的。時間長了,她似乎成習慣了,把百貨大樓當作她自己的私有財產,愿意拿什么就拿什么。而且她還不滿足僅在本單位“買”東西,時不時找個借口出差到別的大城市買東西,錢從百貨大樓的小金庫里“借”,一張借條就是幾萬,回來也不報賬。她還讓廠家替她出錢去美容店“換膚”、減肥什么的,廠家不敢得罪她,只有替她埋單。一次,黃箭雀在巡視商場的時候,試穿了某服裝代理商柜臺零售價為1100多元和900多元的兩款羊絨衣,感到很滿意,說要“給成本價”。代理商哪里好意思收?說:“既然雀總喜歡那就穿去好了。”黃箭雀聽了也不客氣,穿著就回了辦公室。一些知情的職工說,這樣的事情黃箭雀可謂家常便飯,除了自己穿的,適合家人穿的她也照“試”不誤,試完之后她要么說一句“我給個成本價吧”,要么就說一句“下次我再把錢給你”。可這“下次”往往就沒下文。
本來為了降低經濟指標,鐘表珠寶城的S曾送給了黃箭雀22000元。可黃箭雀并不滿足,她知道S應該還有“潛力”可挖。于是有一天在跟S交談時有意說她原來有一個很好的手鐲,可惜不小心摔爛了。S是個聰明人,很快就從供應商那里以7000元的進貨價買了一個翡翠手鐲送給了黃箭雀。
在收受了大量不義之財后,為了證明自己的“清貧”,黃箭雀利用交集資房款的機會精心設計了一出“借錢”的好戲。2004年11月的一天,黃箭雀對一部門經理說:“這次集資建房我要交126800元,我還差63400元,你先借給我,一個月后還,我算利息給你。”該部門經理代黃箭雀去房建部門交了63400元房款,黃箭雀以借的時間不長為由,沒有寫借條。此后不到一個月黃箭雀東窗事發。要不然真不知道黃箭雀還會演出什么戲來!
本案開庭
案發后,黃箭雀痛心疾首地反省道:“走上領導崗位后,我一直認為自己是行政領導,只要把業務做好,經濟效益抓上去,一切就好了,所以只顧埋頭業務,不抬頭看路,平時總是借口業務忙、工作多,不愿意參加學習,就是勉強參加,也不去深刻理解和領會。當別人送錢物給自己時,認為是朋友、同事、熟人過年過節的禮尚往來,應該沒有問題;在自己生病住院的時候,同事送來錢,也認為是大家關心自己,就心安理得收下了……總認為自己不是搞法律研究的,也不是律師,再加上認為自己是個有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思想很先進了,學不學法無所謂。正是這種錯誤的思想認識,使自己犯了大錯誤……”
黃箭雀還說:如果可以重來,我什么“總”都不要,就做個平平常常的人。
黃箭雀的教訓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
黃箭雀一案于11月14日開庭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