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晨
聽人講,有些官員具有雙重人格:人前一面,人后一面;官場上一面,私下里一面。每聞此言,總覺得有詆毀和糟踐領導的意味。不過,在讀了《地獄門前——與李真刑前對話實錄》一書后,才對此深信不疑。
李真到省里工作后,省會石家莊有一個養情人的副局長與李真說過一番交心的話,其中有一句是:“做官在私下用不著正經……”本來,李真對此人與情人半公開地卿卿我我的做法很看不慣,甚至心里在罵他們“不要臉”,可這一句話卻給李真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所以,當李真也有了養情人的“愛好”時,便很自然地想到了這句話,覺得有些道理。非但如此,這句話甚至成了李真后來對待生活問題的信條。有了這樣的信條,李真私下里的表現與公開場合的表現就產生了距離。當著人們的面,他大講“慎獨、慎初、慎微”,背后卻養情人……
“做官在私下用不著正經”作為一種經歷和體驗,李真不是獨一無二的,至少王懷忠就與他“英雄所見略同”。王懷忠在私下里的一句“不是讓百姓看到政績,要讓我看到政績”,比他在公開場合無數次講的“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之類的話語要“著名”得多。這就足以證明王懷忠是深諳“做官在私下用不著正經”之道的。
“做官在私下用不著正經”,這條一些官員自己“悟”出來的為官之道其實是歪理,最后的結果總是要誤了他們自己。俗話說,習慣成自然。私下里干不正經的事多了,習以為常了,到了公開場合要改變私下里形成的習慣,一下子正經起來,那會有多困難?可以說,當官的不正經往往都是從私下里開始的,待習慣成自然之后,不正經便自然而然地延伸到公開場合,連在公開場合時都沒法正經,也就不可救藥了。到這時,正經與不正經之間的轉化也就完成了——起先只是私下里不正經的官員,終于變成了公開場合也正經不起來的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