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時間連續排便是何原因
我每天早上5點半要解一次大便,約一小時后又要解一次大便,早飯后還要解一次,大便不干不稀。請問,這是什么原因?怎樣治療?
許正華
許正華讀者:
健康人排便每天1次,一般為黃褐色成形軟便,有的糞便表面還附著少量粘液。但也有一些健康人每天排便1次以上(如2~3次或更多),雖次數增多,只要糞便成形,亦屬正常。
你雖在較短時間內連續排便3次,但大便不干不稀,顯然不能用腹瀉解釋。腹瀉指原來的大便習慣發生改變——次數增多、糞便不成形,呈稀薄狀或水樣,或帶膿血,或含脂肪滴。不知你的這種排便情況是偶而出現,還是經常存在,如是前者應視為正常現象,如是后者給你以下建議:
做一次直腸鏡檢查。因為在直腸黏膜有慢性炎癥時,由于炎癥刺激直腸黏膜,產生里急后重感(即總想排便),可有便次增多。因直腸緊接肛門,如直腸炎癥較輕,糞便性狀可以無改變(因糞便在直腸上段己經形成),這種情況不能叫腹瀉,也不是什么大毛病,可在直腸局部使用消炎藥物。如直腸鏡檢查正常,你早上5時半解大便時,應蹲廁時間長一些,盡量把便排凈,避免余便再排。
北京軍區總醫院內科教授 張禹
頭痛、站不穩是什么病
我有兩大問題,一是頭痛,睡不好;二是全身無力,氣急,站不穩又倒不下,特別是精神緊張時更容易發生。出現這種情況已3年了,到醫院做過X線攝片、CT、腦電圖、電熱成像和神經系統檢查,都沒發現器質性病變。請問我這是什么病,用什么藥治療?
某部戰士 崔珈銘
崔珈銘讀者:
對你的情況,我考慮以下2點原因:
(1)如果內科、外科等檢查確實無器質性毛病,則可考慮是否為神經功能紊亂所致,應去咨詢一下心理醫生。
(2)站不穩但又倒不下,特別從靜至動,由緩至快等,需考慮是否有啟動性運動障礙(由神經內科專科醫師診治),但這多出現在全身乏力、氣急情況下,仍可能屬于第一種情況。
因此,我認為你可能不是器質性疾病,應樹立信心,戰勝疾病。建議你用黛力新,早上及中午各服1片,百優解或怡諾思早上1片。夜間再服促進睡眠的藥物,如佳靜安定或思諾思1片。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科教授 俞麗云
慢性淺表性胃炎怎么治
我起病于1988年,那時主要是上腹部(特別是右上腹)疼痛。現在的主要癥狀是反酸、胃燒灼感。胃鏡檢查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曾服過奧美拉唑、枸櫞酸西沙必利、斯達舒等20多種中西藥,但未見什么明顯的效果。請問我該怎么辦?
廣西 江忠
江忠讀者:
根據你提供的資料,你的診斷除淺表性胃炎(胃竇部)外,應該補充診斷胃-食管反流的存在。現在還沒有引起食管黏膜的形態學改變,表示病情并不嚴重,你可放心。
但是,在診斷上有一個重要遺漏:沒有做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查。這種細菌常常是慢性胃炎的原因和癥狀久治不愈的“罪魁禍首”,這一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醫生所認識,補救辦法有二:一是在有條件醫院做一個細菌同位素碳呼吸試驗,方法簡便沒有痛苦;二是重做胃鏡,講明一定要取胃黏膜組織做快速尿素酶試驗,此法花費少,但有些不適。
如果細菌是陽性,要立即根治,可用下列方案:奧美拉唑(以奧克為好)20毫克,早起空腹及晚睡覺前各1次,早餐后、晚餐后克拉霉素0.5克各1次,如對青霉素無過敏反應,應再用阿莫西林0.5克,每日2次。對青霉素過敏者將阿莫西林改為替硝唑1.0克,每日2次。以上藥物連用7天,這就是三聯療法。不少患者經此治療,癥狀明顯好轉甚至消失。對于反流,這一治療也有好處。如幽門螺旋桿菌檢查陰性,建議你試用硫糖鋁,每餐前半小時服1.0克,硫糖鋁應嚼碎,用少許水沖服。混懸制劑舒可捷,服用更方便,效果也好。還可加服嗎丁啉10毫克,每餐飯前半小時服。這種治療對胃炎和胃-食管反流均有益處。
此外,應戒煙、酒、濃茶,勿飽餐及大量夜餐,生活規律,精神愉快,少吃咖啡、巧克力等食物,食物不宜太油膩等。
陜西省人民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 李增烈
背部灼熱,心煩怎么辦
我母親74歲了。近一年來背部有灼熱感,每天不定時發作。發作后出汗,忽冷忽熱,有麻酥感,伴有心律不齊。近來又出現口干、鼻干、便干。做過肺部CT、胸透、心臟彩色多普勒檢查均未發現異常。西醫診斷為“植物神經紊亂”。經中西醫治療效果不明顯。請問該怎么辦?
天津 矯春花
矯春花讀者:
按中醫的認識,你母親這種情況屬于臟腑功能紊亂引起的體內陰陽失調。忽冷忽熱、冷熱交替、出汗,中醫認為是肝膽經邪郁不暢所致。由于邪郁不暢,郁而化熱,耗傷津液則陰虛內熱。后背發熱、有灼熱感,說明內熱很明顯。近來口干、鼻干、便干是陰虛癥狀進一步加重、津虧不能滋潤的表現。
中醫治療可采用疏肝解郁、養陰清熱法則,按照目前臨床表現,建議處方為:柴胡、知母、黃芩、桂枝、甘草各10克、青蒿、鱉甲各15克、黃連3克、熟大黃10克(另包)、生白芍、浮小麥、碧桃干各30克、紅棗7枚。以上為1日量,可服7~14天。藥后大便增多或通暢是好現象。若每日大便4次以上,將熟大黃減為5克。中醫強調辯證論治,本病治程較長,應隨病情變化,調整治則和方藥。
你母親的病經西醫診斷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給予治療仍然無效,應考慮可能存在輕度憂郁癥。西藥應加用百憂解20毫克,每天1粒。百憂解需要長期用藥,且減量、撤藥都要有經驗的精神科醫生指導,不可盲目或隨意用藥。如能中西聯合治療,效果會更理想。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 吳銀根
小孩經常咳嗽能用轉移因子治療嗎
我孫子4歲多了,從小就患過敏癥。去年7~12月,咳嗽不斷,胸透肺紋理增粗,專家說可用轉移因子治療,以調節免疫功能,但需長期用才有效。近來,我在中央電視臺播的專題節目中看到,說轉移因子過多服用有副作用,會損傷腎、脾。請給我指點迷津。
煙臺 李為征
李為征讀者:
由于兒童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細胞免疫功能也正處在成熟過程中,因此很容易發生細菌和病毒感染。有研究表明,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患兒,50%存在T淋巴細胞功能低下,60%以上的患兒中性粒細胞功能低下,使患兒很容易再次發生呼吸道感染,而形成惡性循環。你的小孫子半年中咳嗽不斷,最好能進行免疫功能方面的檢查,以了解是否存在繼發性免疫功能低下,這對指導治療有幫助。
轉移因子屬于免疫增強劑的一種,它可使體內正常淋巴細胞轉化為特異性的致敏淋巴細胞,進而觸發和增強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臨床上,它主要用于因T淋巴細胞功能低下引起的感染,及原發性或繼發性免疫缺陷病的替代治療。此外,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一些腫瘤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在兒科,口服轉移因子治療病毒性感染有較好療效,如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對哮喘、反復呼吸道感染等也有療效,一般2周為1療程。口服制劑較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個別人可出現皮疹、皮膚瘙癢;少數人可有短暫發熱反應;肝功能損害少見,停藥后可逐漸恢復。本藥的應用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內科主任醫師 朱逞
睜眼困難是角膜炎嗎
我是一名大二學生,患眼病三四年了。我的癥狀主要是睜眼困難,睜眼時眼痛,如不立即閉眼就流淚,對陽光和風特別敏感。這種癥狀在冬天才有,醫生診斷為角膜炎。曾用過角膜寧、諾氟沙星、氧氟沙星等眼水,效果都不明顯。請問,我患的是角膜炎嗎,該怎么治?
合肥 劉麗
劉麗同學:
你來信敘說的癥狀主要是眼痛、流淚和怕光,這是比較符合角膜炎表現的。但是,角膜炎有多種原因,而你的表現有季節原因,似乎與細菌、病毒等感染的原因沒有密切的關系,而與生活環境和生活中的一些因素有關。你很可能是角膜的表層有點狀的炎癥,在痊愈后可不留有疤痕,也不會有持久性的視力影響。現提出一些建議以供參考。
(1)你的冬季飲食可能品種較少,致使一些與角膜營養有關的維生素A和核黃素(維生素B2)不足。應注意適當補充相應的維生素,也可以多吃一些煮熟的胡蘿卜等。
(2)治療中你使用了多種眼藥水。不少眼藥水中含有一些防腐劑,它們不僅對角膜無益,反而可能損傷角膜的上皮,可能引起藥源性眼表疾病。因此,你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停用有可能導致眼表上皮損傷的藥物,并改用對眼表上皮影響較小的藥物和不含防腐劑的眼液,用藥的品種也盡可能少。具體該用哪一種,應咨詢當地眼科醫生的意見。
(3)冬季時是否在室內開空調。如果長期處于有暖氣的房間,室溫較高,且空氣比較干燥,就會導致眼表的淚液膜蒸發過快,角膜變得較干而造成上皮容易發生脫落。如果再操作電腦較多,時間較長,雙眼較多處于凝視狀態,加重淚液揮發,也易產生眼干癥狀等。注意在空調環境中不宜過久,最好能放上一盆水,避免空氣過干。操作電腦不宜連續時間過長,注意多眨眼以使淚液在眼表均勻分布。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眼科教授 王健瑚
骨關節病該怎么治
我從小生活在北方,年輕時膝關節、肩周就經常發涼、疼痛。2002年右踝三踝骨骨折后,關節疼痛加劇,活動量大時出現跛行。請問我該怎么辦?
山東 楊振昌
楊振昌讀者:
你現在的癥狀應該分為兩部分,一是你的全身多關節疼痛,活動多或勞累時加重;二是你的右踝關節曾發生三踝骨骨折,活動多時腫疼、跛行。
根據你提供的情況,造成你全身多關節疼痛的原因以骨性關節炎的可能性較大。在治療上應采取綜合的治療方法,如按摩,理療,洗溫泉水,避免受涼、受潮及過度疲勞,堅持適當的活動,避免劇烈的運動,癥狀比較嚴重者可考慮適當用一些解痛藥物(如扶他林、芬必得、英太青等)。
此外,你的三踝骨骨折已經兩年多了,屬于陳舊性骨折。骨折后如果復位很好,一般很少留后遺癥。不知你的骨折當時是如何治療的,一般來講三踝骨骨折大部分是需要手術復位并且要內固定。從你的癥狀來分析,我認為你現在的踝關節有創傷性關節炎的表現。關于創傷性踝關節炎,癥狀較重者同樣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有踝關節調整術、踝關節融合術等,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我建議你去醫院拍攝踝關節正側位X線片,必要時做踝關節CT檢查,然后請當地骨科專家進行會診,確定最終治療方案。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骨科主任醫師 梁雨田
人工引產后為何長期溢乳
我于去年5月做了人工引產術(18周妊娠)。術后有很多乳汁流出,以后逐漸減少。但直到現在,每天洗澡時,稍用力擠壓,就會有乳汁溢出。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對身體有何不良影響?該做什么檢查?
桂林 阿桂
阿桂讀者:
首先,要了解你是用什么方法引產的。現在大多數醫院對18周妊娠引產均采用藥物引產,如應用利凡諾爾羊膜腔內注射引產或用米非司酮加米索引產,也有應用水囊引產的。
妊娠期胎盤會產生多種激素,如胎盤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等,同時腦垂體增生肥大,產生催乳激素,從妊娠7周開始增多,隨妊娠進展逐漸增量,妊娠足月分娩前達高峰,其值為非孕婦女的20倍。催乳激素有促進乳房發育的作用,為產后乳汁分泌作準備。雖然你終止妊娠時只有18周,但分娩后體內激素的變化與足月產相似,而且無論應用那種引產,分娩后激素變化都差不多。
產后乳腺分泌乳汁靠神經體液調節。分娩結束后,產婦血中胎盤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均急劇下降。雌激素有增加垂體催乳激素促進乳腺發育的作用,但又有抑制乳汁分泌,對抗催乳激素的作用。產后雌激素降低,催乳激素水平增高,乳汁開始分泌。所以,雖然18周妊娠分娩,仍可有乳汁分泌。如果不斷有刺激,明顯的如有小兒不斷的吸吮乳頭,則乳汁更增多,人工方法如不斷用力擠壓,也可能有影響。如果沒有外力刺激,則乳汁會逐漸減少以至無乳汁分泌。
另外,不知你的月經是否已恢復正常周期,如果已有正常月經周期,乳汁會逐漸減少,只要不用力擠壓,乳汁分泌將逐漸停止。但是,如果您的月經不正常,甚至還沒來月經,又不是再懷孕的話,屬不正常,應去醫院婦產科門診檢查,警惕“閉經溢乳綜合征”的發生。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教授 周世梅
支氣管擴張該怎么治
我今年62歲,2002年做CT檢查,診斷為支氣管擴張。一感冒就吐黃痰,一次比一次嚴重。用一般抗生素無效,要用卓立佳才起作用。醫生說要治好我的病,要把肺割掉。我年紀大,不想開刀。請問,該怎么治才好?
新疆 劉杰
劉杰讀者:
支氣管擴張呈慢性經過,多在小兒和青年時發病,臨床最常見癥狀是咳嗽、咳痰、咯血及反復肺部感染。病情因反復感染而逐漸加重,可引起全身中毒癥狀,如間歇性發熱、乏力、食欲減退和貧血等。
在疾病早期,病變部位比較局限,肺功能無明顯損害,采取手術切除病灶是最好的手段,可以達到根治的目的。因此,手術應盡早進行,以免貽誤時機。但如果病變范圍比較廣泛,或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肺功能較差,則不宜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首先應保持呼吸道通暢,積極排除痰液,體位引流能促使痰液排出。根據病變部位采取不同的體位,原則上應使患肺位置抬高,以利于痰液排出,每日引流2~3次,每次15~30分鐘。如痰液較粘稠,可應用祛痰劑(可選用中藥祛痰靈、竹瀝水,或西藥羧甲司坦、鹽酸溴己新、乙酰半胱氨酸等),或引流前用溫水蒸氣吸入,使痰液變稀薄,更有利于引流。還可在中醫辯證的基礎上選用以下中成藥治療,根據你的情況,可服千金葦莖湯加減治療(葦莖、杏仁、桃仁、冬瓜仁、苡仁、貝母、玄參、桔梗、黃芩、魚腥草、生黃芪等),同時服用百令膠囊、玉屏風散等扶正藥物,增加機體抵抗力。
若是體質虛弱或合并感染,要注意臥床休息,及時治療以控制感染。痰量較多者,特別應當注意排痰。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多飲水,可用鮮蘆根煎湯代茶飲;忌油膩厚味及一切辛辣刺激物,戒煙戒酒,不飲濃茶、濃咖啡。在疾病平穩時,可作一些體力能承受的保健運動,在天氣好時,進行一些戶外活動,以提高身體抵抗力。生活應有規律,適時增減衣服,避免受涼,盡量少到公共場所去,防止呼吸道感染。
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呼吸科教授 張燕萍
視物模糊、流淚多是怎么回事
我是上了年紀的人,眼睛看東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還經常流淚。請問,這是怎么回事,該怎么辦?
湖北 謝模林
謝模林讀者:
從你所述的癥狀看來,主要考慮兩方面問題:一是眼的調節功能下降,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老視”。二是淚道問題。
人眼的調節作用主要通過眼內睫狀肌的舒張和收縮來完成。隨著年齡的增長,約從40歲左右開始,睫狀肌功能減弱,因而調節作用減退。表現為近距離工作困難、視物模糊,有時出現前額痛,也有像你一樣,為了看清近處而調節過度,使睫狀肌過于緊張,再看遠處時緊張的睫狀肌不能很快放松,視物模糊,形成“暫時性近視”;而再看近處時又有短時間的模糊,即調節反應遲鈍。出現這種情況時應該去醫院或眼鏡店驗光,根據靜態屈光和工作距離的需要分別配用視遠、視近鏡,配鏡時要選擇合適的瞳距。
正常人的淚液分泌和排出,基本保持平衡。造成“流淚”一般有兩種情況:淚液分泌過多,或淚液排出受阻。淚液可因多種因素致分泌過多。老年人瞼皮膚松弛、輪匝肌張力減弱等可使虹吸作用減退,致使淚液不能進入淚道。另外,淚道任何部位的狹窄或阻塞都可引起淚液反流。 因此,建議你到當地醫院眼科做必要的檢查,查明流淚的原因,再對癥治療。
上海瑞金醫院眼科教授 王玲
我患的是毛囊角化癥嗎
十多年前,我的肩膀上長了一小片黃褐色的斑點,顏色深淺不一,不痛不癢。隨著年齡的增長,現在斑點已擴大上至脖子跟、肩胛及上臂外側,下至肘下2寸處。到皮防站看,醫生說是毛囊角化癥。經服維生素C、E,外搽皮炎平3個月,無明顯變化。請問,我患的是毛囊角化癥嗎?該怎么治療?
廣西 李孝君
李孝君讀者:
你可能患有毛囊角化病。毛囊角化病是一種不常見的遺傳角化不良性皮膚病,其病因除遺傳因素外,還可能與維生素A代謝障礙、營養神經及血管運動神經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等因素有關。該病無傳染性,常在兒童期發生,以8~16歲最多。早期皮損為細小的、堅實的小丘疹,但不久即逐漸增大成疣狀,并有油膩性、灰棕色、黑色的痂覆蓋。皮損好發于皮脂溢出的部位,如頭皮、前額、頸、肩、腋下等。本病夏重冬輕,強烈日曬或紫外線照射病情可惡化。
本病目前尚無滿意療法,應避免烈日曝曬及衣服的摩擦、出汗。傳統上維生素A已被應用許多年,雖有獲得不同程度成功的報道,但多數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已逐漸應用維A酸類藥物替代維生素A治療本病,口服芳香維A酸類藥物是對中度至嚴重的毛囊角化病最主要的治療方法。例如,臨床上常使用的依曲替酸,3~4周后可隨病情好轉而逐漸減量。此外,外用維A酸類制劑對輕癥和皮損局限者也有效。局部治療,還可以選用角質溶解劑,如5%水楊酸軟膏等以去除鱗屑及痂殼。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皮膚性病科醫師 馮佩英/教授 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