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平 佳 木
今年42歲的農家女王華,出生在山清水秀的江南水鄉——江蘇句容的一個小鎮上。辛苦勞作了半輩子的她,因“難言之隱”——尿頻、尿痛、尿急,于2000年4月19日到所在的小鎮衛生院就診,被診斷為“尿路感染”,同時發現王華患有“陰道前壁囊腫”。然而,此后的一次次手術令王華不堪回首,痛不欲生。由于醫院的過失行為,導致她出現膀胱陰道瘺,喪失了排尿控制能力,剛過不惑之年的她,將與豬油膏袋、防漏藥膏、護膚粉、集尿器、防水膠布等陪伴她度過痛苦的余生。柔弱的農家女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毅然走上了法庭,經過兩年多的艱難訴訟,她最終討到了說法。
接踵而至的醫療事故,讓她痛苦終身
俗話說,“沒有金剛鉆,甭攬瓷器活”。現實中,一些小醫院為了經濟利益竟也做起了大手術,沒有人手就到大醫院請一些醫生來“走穴”,由于小醫院條件的限制,很容易發生醫療事故。 2000年4月19日,時年38歲的王華被小鎮衛生院診斷為“尿路感染”,行抗炎、補液、膀胱沖洗等治療。雖經醫生一番折騰,癥狀卻不見好轉,復查發現“陰道前壁囊腫”。小鎮衛生院擔心憑借自己的技術力量做不好這樣的手術,即邀請鎮江市某醫院常醫生前來為原告行“陰道前壁囊腫剝離術”。未曾想到,這次手術中卻損傷了王華的膀胱壁,出現“膀胱陰道瘺”,小鎮衛生院隨即又邀請句容市某醫院醫生會診,并行膀胱修補術。
2000年5月25日,王華開始出現間斷性血尿,并出現休克癥狀,經上級醫院醫生會診后,行“膀胱切開取血塊術、經腹左輸尿管雙J管置入術、膀胱造瘺、恥骨后引流術”。因王華術后仍有尿液漏出,并出現高熱等感染癥狀,6月17日,王華以“尿瘺、上呼吸道感染”人住鎮江市某醫院治療,經抗炎對癥處理后,王華體溫正常,自覺癥狀轉輕,陰道指檢可觸及膀胱陰道瘺,于7月20日出院,囑3個月后行修補術。 10月30日,王華再次人住鎮江市某醫院,11月28日行“膀胱陰道瘺修補術”,術中發現有“尿道陰道瘺”,尿道瘺未做處理。術后王華仍有尿瘺,于2001年4月9日出院,出院診斷“膀胱、陰道、尿道瘺”,囑“轉外地進一步診治”。
雖然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痛苦手術,王華的病情不但不見好轉,反而在逐漸加重,王華不得不外出求醫。
遠赴上海另尋“高醫”,終身殘疾責任在誰?
2001年4月10日王華人住上海華山醫院,入院診斷為“膀胱、尿道、陰道瘺”,行“尿道、陰道瘺修補術”,術后仍有尿漏。后王華又多次入住上海華山醫院復診、手術,并到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就診,診斷為“陰道頂端與膀胱間相通,有缺口約4厘米大小”。
但是無論怎么治療,王華的排尿控制能力都徹底喪失了。上海華山醫院出具證明材料,要維持正常生活,王華需終身使用豬油膏袋每年72套(85元/套)、防漏藥膏每年7支(87元/支)、護膚粉每年2支(90元/支)、集尿器每年10套(50元/套)、防水膠布每年5卷(14元/卷)。
這一切,都是源于小鎮衛生院和鎮江某醫院的醫療過失,這兩家醫院的過失不僅給王華帶來了無盡的痛苦和難以彌補的創傷,而且在經濟上也給這個農家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有關的內行人告訴王華,要想討個說法,得先由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對醫療事件是否構成醫療事故進行鑒定。
申請鑒定路漫漫,終定為二級丙等醫療事故
經王華申請,2002年7月11日,句容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經鑒定認為:王華與小鎮衛生院之間的醫療事件構成二級醫療技術事故。
同年9月3日,王華向句容市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要求小鎮衛生院及鎮江某醫院常醫生賠償損失以及今后醫療費共計41萬余元,賠償精神撫慰金22 239元,并要求常醫生承擔連帶責任。9月27日,法院依法追加鎮江市某醫院作為被告參加訴訟。
審理中,王華申請進行傷殘等級鑒定。11月 4日,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經鑒定認為:王華手術治療中損傷膀胱、尿道致膀胱、陰道、尿道瘺,現膀胱萎縮,膀胱功能喪失,為四級傷殘。
2002年9月24日,小鎮衛生院提出申請,要求重新進行醫療事故鑒定。2003年1月20日,鎮江市醫學會經鑒定認為:小鎮衛生院術前診斷不明、草率,術前檢查準備不足,手術過程中未按常規操作,術前已估計到損傷膀胱的可能極大,但又不具備處理這一并發癥的能力;鎮江市某醫院術前檢查、診斷未排除尿道陰道瘺的存在。因以上違規事實導致了以后的一系列損傷,小鎮衛生院負此次事故的主要責任,鎮江市某醫院負輕微責任。根據《醫療事故分級標準》定為二級丙等醫療事故。
被告小鎮衛生院對上述鑒定不服,申請江蘇省醫學會再次鑒定。江蘇省醫學會經鑒定認為:“小鎮衛生院術前對診斷認識不足,術中操作不當,致膀胱陰道瘺”;“鎮江市某醫院對膀胱陰道瘺行修補術,術前檢查不全面,對手術難度估計不足”;“醫方醫療過失行為,導致患者膀胱陰道瘺,排尿控制能力喪失,有直接因果關系,衛生院對患者損害后果應承擔主要責任,鎮江市某醫院對患者損害后果應承擔輕微責任”。
一審判決:兩家醫院承擔連帶責任
句容市法院經審理后認為,王華因病到小鎮衛生院就診,小鎮衛生院對診斷認識不足,手術中操作不當,該過失行為導致原告膀胱陰道瘺;鎮江市某醫院在對原告王華行膀胱陰道瘺修補術時,術前檢查不全而,術中發現有“尿道陰道瘺”,但未做處理,造成術后仍有尿漏。上述兩被告的行為共同導致了原告王華排尿控制能力喪失。對此,兩被告應根據各自的責任程度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并互負連帶責任。鎮江市某醫院常醫生應小鎮衛生院的邀請為原告施行手術,系履行小鎮衛生院的職責,是職務行為。因此,原告王華要求被告鎮江市某醫院常醫生承擔民事責任,法院不予支持。原告王華的殘疾輔助用具費用,應根據上海華山醫院的證明,結合原告王華的年齡、我國人口平均壽命、殘疾器具的使用年限等因素綜合考慮。據此,2003年12月14日,句容市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第一百三十條之規定,做出一審判決,小鎮醫院和鎮江市某醫院賠償王華的經濟損失并大部承擔連帶責任。
二審訴訟:維護弱勢,法錘敲下一錘定案
一審判決宣判后,鎮江市某醫院不服,向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日前,江蘇省鎮江市中級法院做出終審判決,維持了一審判決中的:“王華在小鎮衛生院住院費及后期門診治療的費用計11 480.80元,由小鎮衛生院負擔10 217.80元,被告鎮江市某醫院負擔1 263元;小鎮衛生院為王華在鎮江市某醫院墊付的門診治療費及王華在該院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用計37 322.94元,由小鎮衛生院負擔 9 835.63元,鎮江市某醫院負擔27 487.31元;王華在上海華山醫院及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的醫療費用計42 361.48元,由小鎮衛生院負擔 31 771.11元,鎮江市某醫院負擔10 590.37元;小鎮衛生院為王華購買的藥品計人民幣 10 097.61元,由小鎮衛生院負擔7 573.21元,鎮江市某醫院負擔2 524.40元;小鎮衛生院為王華墊付的交通費用計人民幣7 200元,由小鎮醫院負擔5 400元,鎮江市某醫院負擔1800元。駁回王華要求被告鎮江市某醫院常醫生承擔民事責任的訴訟請求。”變更一審判決主文第一項為:句容市小鎮衛生院賠償王華醫藥治療費、護工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陪護費、殘疾者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交通費、住宿費、精神撫慰金等費用共計人民幣262 247.82元,鎮江市某醫院賠償王華醫藥治療費、護工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陪護費、殘疾者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交通費、住宿費、精神撫慰金等費用共計人民幣94 010.69元。
兩家醫院最終為他們的醫療事故侵權將付出46萬多元的賠償代價,但金錢又豈能挽回患者終身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