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EZ”無形帝國
每當有消息公布最新的電子游戲或電影即將推出,他們都充滿期待躍躍欲試。但他們并非一般的游戲迷或電影迷,他們是“WAREZ” (WARE表示破解軟件,Z表示零;全意為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破解軟件)網絡組織成員——一群要爭先將新游戲、新電影以最佳品質上傳到互聯網絡任人免費下載的“網上俠盜”。
“WAREZ”成員間互相認識但從不謀面,他們只用“網絡后巷”Internet Relay Chat(IRC,即時聊天軟件)和匿名電子郵箱聯絡。巨大的正版游戲、電影檔案被他們逐一破解后,化成一堆看似亂碼的文字透過新聞組(互聯網上針對人們感興趣的主題而設立的公告板塊)或必須憑密碼進入的FTP服務器傳遞,再由一般點對點檔案分享軟件流傳開來。
“WAREZ”成員從不圖報酬,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將軟件從富人手中偷出來,讓窮人們有機會享受勞動者的智慧結晶”。并以最先發布新電影、新軟件為榮,如果誰可以搶先于正版影碟、軟件正式發行前公布,就被視為贏家。于是,“WAREZ”們使盡渾身解數,相互間展開激烈的競賽。為達目的,許多“WAREZ”成員甚至在電影業內布有“內線”,由此搶先取得未面世的新片。
“高等教育行動”嚴厲打擊
“網絡羅賓漢”們給被侵權的公司帶來了無法估量的經濟損失。對日益猖獗的互聯網盜版行為,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采取了代號為“高等教育行動”( 因為盜版者及盜版軟件使用者大都是大學生)的嚴打行動。FBI探員滲入“WAREZ”網上秘密社區,通過追查成員間的電子郵件,終于查獲被形容為“WAREZ”全球盜版網絡上的三大頭目,他們分別是紐約長島的萊爾曼(23歲)、加州洛杉磯的克萊因伯格(26歲)以及紐約市的布林特扎(32歲)。
在美國地區法庭上,3人承認已經將數以千計的電影、軟件以及索尼Playstation 2、微軟Xbox的電子游戲放到網上公諸于同好。克萊因伯格負責提供軟件以及破解保護版權防止盜用的密碼;萊爾曼負責編輯軟件內容,以便軟件可容于單一的光碟內;布林特扎則負責設立電腦服務器儲存軟件,供人下載。
3名“網絡羅賓漢”雖然承認盜版,卻一再強調自己沒從盜版行為中牟利,這樣做只是為了“好玩”。可是,FBI探員指出:“不管他們的動機是為了牟利,還是像他們自己所說的那樣是網上的‘俠盜羅賓漢,偷竊始終是偷竊。不管是在網上還是真實世界里,我們都會窮追到底。”
為了好玩,3名“網絡羅賓漢”終于闖下大禍。現在,他們成了“美國歷來偵破的全球最大的盜版軟件案”中首批被定罪的罪犯,等待他們將是3~6年的監禁。?笏(原載美《新聞日報》、《西雅圖時報》)
小資料:
打擊非法下載案例:
2004年4月美國執法機關在全美27個州和全球10個國家突擊搜查,共收繳了200多臺用于違法行為的電腦。
2004年12月日本男子井上義博被控利用Winny檔案交換軟件和在互聯網上散播盜版電影,被判入獄1年。
2005年3月美國亞利桑納州大學生達利韋爾從網上非法下載音樂和電影檔案,被判罰款5185美元,緩刑3個月及接受感化。
海外星云 200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