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監獄太擁擠
作為馬來西亞屈指可數的女子監獄之一,人員爆滿是加影女子監獄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原本只能容納600人的監獄,卻關了1200名囚犯,本來3人一房的囚室,現在要住6~8人。原有的飯桌被迫拆掉,以便所有女囚犯可以同時間坐在一塊吃飯,就連睡覺的時候,彼此的身體也必須相互緊貼。
囚犯數字在持續上升,但女獄卒卻沒有增加。目前,這座監獄有256位獄卒和獄官,其中10位負責文書工作。經驗豐富的女獄卒要升遷休產假,而新來的女獄卒又因經驗不足,不能獨當一面,女子監獄的看管工作非常吃緊。
語言不通有問題
在加影女子監獄的1200名囚犯中,約800名是外國人,而且大多數是逾期逗留的非法外勞。
監獄長德薇透露,由于語言不通,獄卒和這些外國女囚犯面對溝通上的問題。一些外國囚犯只會講她們本國的母語,語言溝通障礙有時甚至會衍生紀律問題,使獄官的工作事倍功半。
“記得有一次,當所有女囚犯在獄官的指示下安靜地排隊領取食物時,一名外國籍囚犯竟敢把命令當耳邊風,獨個兒在隊伍外自言自語。”
獄官們相信那名囚犯是因為聽不懂以英語發出的指令,才會如此。
洗澡時只遮到腰
每到一個新地方,總有一定的文化與規矩需要遵守,加影女子監獄更有著嚴格的紀律與程序。囚室房的分配依照房間的大小而定人數,至于扣留犯、懷孕、有小孩陪伴、生病,或患上艾滋病的女囚,都會被分類安置。
女囚一天早午晚共吃三餐,每天有不同的菜單。在一些宗教或傳統節日,如開齋節、春節、圣誕節等,女囚們的食物會有些許的不同,偶爾也有表演或宴會等。新來的囚犯通常不能適應監獄里的生活,因為規矩很多,就連上廁所或隨意走動都有獄卒跟在身邊。
洗澡及如廁的地方,就在囚室里小四方型的一隅,遮蔽處只到腰際。這是基于安全因素,惟有這樣才能看見女囚在里頭做些什么,以避免發生“糟糕”的事情。
吃喝拉撒之外
當女囚之間有爭執的時候,獄卒會試著了解情況并加以勸阻。如發生打架流血事件,就把她們分開,安置在不同的囚室,并展開調查,在14天內審判。一旦被判有錯,將加以處罰,減除部分福利,如不讓家屬探監、不能看電視等,更重的處罰是只準許吃面包和喝開水。女囚間最常爭執的主因,也是為了有限的水源及談論是非。
女囚也可以寫信給家人,但必須使用規定的信紙,必須先讓監獄官員審核內容,才可寄出。家人也可以寄信、照片、賀卡等給在監獄里的親人;同樣的,獄官也會先審核。監獄里的福利局也會協助需要與家人聯絡的女囚,打電話給其家人,請對方來探監。
在女子監獄里的生活,不只是吃喝拉撒而已,還有各種學習及工作的機會,其中包括清潔、裁縫、染布、烹飪及美發等等。監獄里的福利局官員,會協助女囚登記及申請所需,例如做假牙、申請念書等。
聘私人醫院醫生,
提供各類服務
加影女子監獄為了讓女囚犯獲得更好的醫藥照顧,特別在女子監獄內惟一的一片草場上,建起一棟診療所。診療所聘用來自私人醫院的醫生診治病人,同時也設立了懷孕女囚犯專用的囚室、護嬰室及隔離病房。
女子監獄診療所的問診時間與一般的診療所大致相同,即從早上8時至下午5時;如有女囚患上重病或在夜間有急癥,就必須由2~3名獄卒陪伴送往外頭的醫院求醫。診療所一天約有50~70個病人,專為女囚診治的醫生除了有一名助手外,也訓練一些經過挑選的女囚協助文書或清潔工作。此外,偶爾也有不同的專科醫生前來免費提供醫療服務。
女犯人獄里育嬰
女囚新進監獄時,必須交出身上所有的財物。在接下來的日子,如果女囚的家人前來探望,就由她們的家人購買這些日常用品;如果沒有家人前來探望,監獄會供應日常用品,女囚也可向監獄的福利局申請用自己的錢購買。有身孕的女囚,在生下嬰孩后,監獄還會為孩子提供特別的食物和用品,如粥、尿片、牛奶等。
女子監獄診療所還特別設立了懷孕女囚室、嬰孩照顧室、隔離病房。為了讓那些帶孩子一同入獄的母親囚犯也能安心服刑或接受技術訓練,特別在女子監獄內提供日間的托兒所。
每名囚犯的孩子只能隨母親在獄中生活到3歲,之后將送交親人照顧。若沒有親人,小孩子便將被送往福利局。不過,在特殊的情況下,一些3歲以上的孩童,仍可繼續留在牢房中,由母親照顧,直到他們滿4歲為止。
加影女子監獄目前有16名陪伴母親服刑的小孩,其中只有一名已3歲大,余者都是嬰兒。這名3歲小男孩在獄中出生和長大,從來沒見過男人。他的游戲房有一面墻壁,上面畫著可愛的卡通畫,但三面都有鐵柵,基本上還是一個籠子。
(摘自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海外星云 200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