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戀一生
僅僅是一次偶然的回眸,通過櫥窗,我發現了你,就在那一瞬間,我的目光立刻被你如玉的顏容所牽引。
在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的世界里追尋著你,不改初衷。因為我堅信——我們三生有緣。終于,真正擁有了你,詳觀你的內在氣質,我為你的雍容華貴所征服,為你的雄渾博大所包容。你的清麗秀雅使我心儀,你的不凡談吐令我傾倒
慢慢地,我發現我已深深的愛上了你蘊含著的豐富與充實,愛得是那樣的深沉,我已心甘情愿的融化在你的世界里,那個縱橫千里、包羅萬象的世界里。
帶著云霞,載著星輝,并肩攜手,形影不離的我們走過了一個個心意相通的日日夜夜。
仔細端詳,我越發對你愛不釋手,只覺得你的興衰牽動我的榮辱,只覺得你的呼吸連著我的心跳,悄悄地,對天起誓:愛上你,我終生不悔。
甘肅蘭州大學/馬相平
文學語言金庫
于何
“寫書跟養兒子不一樣,卻和建造金字塔一般,需要預先擬定計劃,然后花費腰力、時間和汗水,將石頭一塊一塊地堆砌上去。”
——福樓拜:
《法國文學史》[簡析]文學寫作之艱巨、文學寫作的成功之路盡在其中。堅持的毅力和超常的付出固然重要,“預先擬定計劃”卻是值得借鑒的經驗之談。
散文詩鉤沉
馬拉美是法國波德菜爾以后的象征派重要詩人。他4歲喪母,父親再婚,童年悲慘。遭棄的他和妹妹瑪麗亞由外祖父撫養。寄人籬下的生活,惟有讀書和寫詩才是他精神的寄托。不料,馬拉美15歲時,妹妹死去了,他更加孤寂、更加憂郁了。于是有了《秋天的袁怨》等表達心緒的篇章。
致烏爾法特
莫嘉
烏爾法特(1909—1977),阿富汗當代散文家和詩人。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印度短歌和民歌迅速發展,主要內容大都反映了抗英、愛國的情調。而烏爾法特則由于優異的創作成就,成為當代阿富汗詩人的杰出代表。他青年時代開始寫詩,以后兼寫散文和小說。主要作品有《散文選》《詩選》和《論寫作》等。其創作成就主要在散文創作方面,代表作為《兩個葬禮》。他的詩歌和散文觀察敏銳,風格清新,文字凝練,時代意識濃厚,表現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烏爾法特曾任報刊編輯、主編,普什圖學會主席,出版了十多部著作,深受阿富汗人民的喜愛。
海天飛鴻
將瞎子引上正路,盲杖在點擊中敲開《圣經·新約》——上帝喜歡樂意奉獻的人。
清真寺的禮拜是一種外在形式,形式也是凈化內心的洗滌劑。
在梵音的沐浴里,即使只有一丁點虔誠的靜,也要洗去生活中片刻的囂塵。
走向天堂的路,其實并不玄妙。腳印,是解讀的簡體字,字里行間都是淺顯的道理。道理生活了一千年,仍然很年輕:我們還未生活一百年,就已蒼老。
也許是夜,我們睜開眼睛看見一片黑。瞎子將我們引上正路,盲杖在點擊中,亮開一扇天堂之門。
成長的見證
編輯老師:
您好!我高興再次有緣給您寫信,提筆之際有些感慨也有些激動。
結識《散文詩》源于一位好友。17歲那年,我外出到離家六百多里的煙臺讀書,好友怕我孤單.特地買了《散文詩》一期期寄給我,就這樣在那個單純而且愿意為朋友生為朋友死的年齡,《散文詩》帶著朋友的所有情意飄洋過海轉到我的手里,也就是在那一年,我發表了自己的處女作。我很感謝好友,也很感謝《散文詩》。
三年后,我與朋友同時考到濟南,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感情反而再也無法表達,長大后的我們經歷了太多的滄桑之后,才恍然發現,其實在生死之間我們自己并沒有權利,畢竟還有父母還有責任。兩個人同在濟南瀆書,為了一些瑣事,我賭氣謝絕了她繼續為我購買《散文詩》的好意,并且和《散文詩》一度斷緣。
告別《散文詩》之后,我視以前所擁有的幾十本為命根子,我不知道朋友是在哪里為我買《散文詩》的,所以我常希望自己能再遇見它,希望自己的名字也能留在上面。前些天,我一個人逛街,偶然在一家書屋里又看到它,于是,有很多往事如潮水般猛然涌上來,讓我從一種感情里窒息,繼而溫暖著蘇醒過來。想了很多,想她當年是怎樣一個人逛著書店為我買書,而后再寄給我.那一刻我的淚水噴涌而出,所有的不解化為烏有。
也就從那天起,我又開始購買《散文詩》。回去的時候,我對她說了幾年來最想說的話,我說:謝謝你.你知不知道,是你最初送我的《散文詩》改變了我整個大學時代的寫作風格。我指著其中一位女作家的相片對她說:你看將來這個地方,說不定會是我的相片。
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現在,我已經發表了幾萬字的作品了,與《散文詩》同伴,我得到了很多東西,雖然說現在臨近畢業,時間特別緊,但是我還是想抽出時間來對《散文詩》說一聲:“謝謝。”
祝《散文詩》越辦越好!
山東商職學院:王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