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剛 寧海燕
你聽說過“家庭綠化”嗎?就是為那些有經濟條件的人綠化家庭、為各種奇花異草提供養護服務的行業。
在武漢,就有一位聰慧好學的打工妹,在給客戶送花的過程中,發現了這一蘊藏巨大財富的商機,并牢牢地抓住了它!從此,她的命運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
虛心好學,她在送花中邂逅商機!
1980年,馬金霞出生在湖北監利縣容城鎮一個小村莊。她從小虛心好學,曾多次被學校評為“三好學生”。高二那年,父親突發心肌梗塞去世,家庭經濟支柱轟然倒塌,17歲的小霞只好含淚輟學,隨表姐到武漢打工。
一天,表姐帶她去逛漢正街,一來讓她開開眼界,二來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工作。正逛街時,一家花店的招聘信息吸引了她的視線:“誠招插花小姐,包吃包住,300元/月。”小霞想:“插花是干什么的?我沒有經驗老板會要我嗎?”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小霞走進了那家花店。
最終,小霞的聰明和機靈打動了老板。花店的生意特別好,小霞被老板娘安排在集體宿舍住,每天早上9 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身處花的海洋,小霞勁頭十足,以山里妹子那份特有的淳樸和熱情,細致、耐心地為每位客人選花,直到他們抱著漂亮的花束滿意地離開花店。
晚上,當其他姐妹逛街或打牌時,她則捧起從老板那里借來的花卉養護書籍,躲在蚊帳里認真學習。姐妹們拉她:“小霞,你就是把這本書啃破了,也沒哪個大學要你啊!不如和我們一起玩吧!”她還是笑笑,繼續看書。不到半年,小霞就學會了100多種花卉的種植、養護,以及插花、造型等。很多次,當其他姐妹面對客戶的問題一籌莫展時,她總能站出來使問題迎刃而解,不久,老板也開始對她刮目相看。
一天上午,店里來了一位帥小伙,他想買一束花瓣上印有“I LOVE YOU”字樣的玫瑰,送給第二天將要出國求學的女友。
為了盡快幫小伙子傳遞這份心意,小霞當即按照小伙子提供的詳細地址和姓名,搭了半個小時的公交車趕到武昌的女孩家。女孩接過玫瑰,幸福的淚水就流了下來。高興之余,女孩拉著小霞去欣賞她家的屋頂花園。
女孩家的屋頂花園養了很多花,梔子花、白蘭花、紫薇、梅花、山茶花、杜鵑花等等,女孩的父親正在感嘆:“現在什么家庭醫生、寵物醫生都有,為什么就沒有個花卉醫生呢,要是有誰能幫我的花看病,我愿意出高價。”原來花園里有一盆紫薇由于施肥不當,已經枯枝少葉了。
小霞仔細檢查了一下那盆即將枯死的紫薇,便說:“大叔啊,其實您的這盆紫薇是因為施肥不當引起的問題,一般這種花要定期澆灌稀釋500倍的硫酸亞鐵溶液,每隔15~20天澆一次就可以了。要不,我現在就幫您施一次肥,保證一星期后它的葉子就會變綠。”大叔興奮得急忙拿來肥料,端來水,請小霞“治療”。小霞對紫薇動完“手術”后,又將所有的花盆重新擺放,分別澆水施肥,忙活了一上午,花園頓時變得生機勃勃。
做完這些,小霞正準備走,大叔攔住了小霞并塞給她100元錢說:“沒想到你還真有兩下,你給我留個電話,如果這盆紫薇真的成活,我再付你200元錢!我這盆紫薇可是花了高價買回來的啊!”“不要!不要!這只是舉手之勞。”盡管小霞堅決不要,但在大叔的堅持下,她還是留了自己的聯系電話。
一星期后,大叔竟打來電話,興奮地說紫薇真的活了,并請小霞再到他家幫忙。下班后,小霞如約趕到大叔家,又是幫大叔修剪花卉,又是澆水施肥,看著上次修整過的一些花,這次已經長得綠意蔥蘢,爭奇斗艷了,小霞擦著汗笑了。
臨走前,大叔執意塞給小霞200元錢,說:“我只花了200元,就救活了我花3000元買來的花,而且你還幫我養護和設計,太值了!從今天開始,我聘請你為我家的綠化師,有什么事我隨時找你,你有時間就過來,我給你每月300元,怎么樣?”見大叔一臉的真誠,小霞答應了。
在回家的路上,攥著兩張百元大鈔,小霞的心一直亂跳,她有點不相信自己的感覺:“我隨便幫助別人擺弄了一下,按照書本上說的澆了一下花,就賺了半月工資啊!而且他還請我做他的兼職綠化工,如果我每月做10家的活,那我每月不就可以掙3000元了嗎?”
盡管小霞不敢相信自己的邏輯推論,但一個絕妙的創業計劃,就這樣在她腦子里扎下了根。
一波三折:我做 “家庭綠化師”有滋有味
自那以后,小霞就非常留意家庭綠化這個市場。不久,她了解到,現在養名貴花木的家庭越來越多了,而名貴花木更需要細心、專業的照料。有的家庭雖然有較大的綠化面積,但卻沒有時間和精力來養護,這就為家庭綠化服務提供了很大的空間。而那時在武漢,做家庭綠化的人卻寥寥無幾,她想:“如果能先熟悉這個行業,將來定有用武之地。”
兩個月過去了,大叔又給她介紹了兩個喜歡養花的客戶,這些收入加上她的工資,每月都有1000多元,相當于一個科級公務員的工資!嘗到甜頭的小霞體會到知識真能變成錢的奧妙。當花店的姐妹只滿足于簡單的插花和送花時,小霞卻在實踐中感到知識越發不夠用,她只要有一點時間,就到書店里去淘書,由于花卉書少而且貴,她只得到二手書市去找舊書,一來便宜,二來這些知識不會過期。
為了避免宿舍嘈雜,每天晚上9點多,她獨自到武大找個教室,就在那里學習花卉養護知識。一年后,她對花卉常見病的治療、養護和家庭綠化“操作”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
有付出必有回報。一天,小霞接到一個業務電話,一個客戶要買一盆“夜來香”的盆景并送到“清風別墅”。由于小霞所在的花店沒有“夜來香”出售,于是,她只好跑到全城最大的花卉市場——武漢市江灘花卉市場,最后終于花600元為主人挑了一盆精美的“夜來香”。趁主人高興之機,小霞抓住機會開始“滔滔不絕”:“夜來香產于南美、我國華南地區,它喜歡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不耐寒,怕霜凍,喜歡排水通氣良好的砂質土壤,夜來香樹條細長,春秋開花,黃綠色花朵傍晚開放,飄出陣陣撲鼻濃香,顧名思義‘夜來香,它以它獨特的方式贏得人們的寵愛……”講究生活品位的主人對小霞的業務能力非常滿意,當場就付給小霞1200元,說600元是成本費用,另外600元是兩個月的服務養護費,并請小霞每月來照料自家的所有花卉。
有了理論和經驗,小霞自然“藝高人膽大”。可小霞沒想到,隨著業務增多,問題也接踵而至。
一個周末,當她利用輪休趕到武昌一個客戶家里時,她突然接到老板的電話,老板說店里有急事,讓她15分鐘趕回店里,為客戶設計婚車的插花。原來,那個客戶小霞曾經服務過,對小霞獨具匠心的設計很滿意,于是這次他幫弟弟布置婚車,點名要小霞親自設計制作。
小霞匆匆從武昌趕回漢口,可是由于堵車,還是用了半個小時。到店里時,客戶等不及早就走了。老板很生氣,問她為什么不在宿舍休息,隨時聽候調遣,而且當著眾人的面狠狠地批評了她,最后按實際損失扣了她工資的一半。而她在武昌的那個客戶,也因為不能按時給她提供服務,扣了她當月的服務費。
小霞感到顏面掃地,覺得繼續呆在店里不合適,第二天,她向老板提出了辭職。這下老板急了,因為店里還真缺不了她這個“技術骨干”。小霞只好說出了自己在利用業余時間掙“外快”的事,兩邊兼顧很困難。老板一聽,馬上意識到家庭綠化的巨大商機,便提出想和她合作。看著平時頤指氣使的老板一下子變得“和藹可親”,小霞心里很是解氣,她沒想到知識居然那么重要,不僅能賺錢,而且還能帶來尊嚴!
小霞考慮后,也覺得馬上匆忙“單干”并不一定有利,畢竟有個店子做依托比較正規,否則就像散兵游勇,不容易贏得客戶的信任,就同意了老板的要求。老板的條件是:以花店的名義推出“家庭綠化服務”,具體由小霞做業務,收入按“五五分成”。小霞有時間就兼顧花店業務,基本工資不變。小霞見老板開出的條件還算優惠,便順水推舟,也算是報答老板的知遇之恩。
一開始,盡管店里打了牌子推出這項業務,但仍然門可羅雀。一個月也招不來兩筆生意。小霞覺得不行,必須出去闖蕩一下,摸一摸這個行當的“水性”。
為了讓更多的養花家庭了解家庭綠化師,小霞還專門印制了宣傳名片,如“專業家庭綠化師——定時為您的花草送去專業的呵護,給您帶來方便,為您解除后顧之憂”的名片,站在大街上逢人就發,小霞花了300元印制的廣告名片,派送出去后,除了招徠幾個咨詢電話外,沒一個客戶跟她簽單。
一天,小霞去一個老客戶那兒做完業務后,隨后就在客戶的別墅小區散發了10張名片,沒想到一個星期以內,別墅區里有3個客戶來電話讓她去簽單,而且一月的服務費300元,3個客戶一年下來就是1萬多。
這一下,讓小霞摸準了市場,她認識到“家庭綠化”不是工薪消費,她的目標市場在高端,所以應該將目標瞄準“富人區”,先花幾年拿下這塊市場,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再逐漸擴展到白領直到普通工薪階層。
摸準市場的小霞用了兩個月時間,專門跑漢口的別墅區和高層住宅區做宣傳,結果一下子又簽了6個客戶,所有客戶加起來有12個,一年的服務費能賺到8萬多,扣除分給店里的一半和成本,自己能凈賺3萬多,加上店里給她的工資,基本上相當于武漢一個白領的工資。
借雞生蛋:利用支點撬動江城家庭綠化市場!
隨著她個人在家庭綠化領域名氣的增大,她的業務越來越多,她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小霞在漢口,但總會接到武昌、漢陽、青山區等幾個地方的業務電話,這讓她陷入了“賺錢的煩惱”。她想:“要是在武昌、漢陽、青山等地都有服務點,那該多好啊,一來節省寶貴的時間,二來還可節省交通費,三來可以保證時間和效率,贏得客戶的滿意。”
想到這里,小霞再也按捺不住那顆躁動不安的心,她趕緊上網查詢武昌的鮮花市場,在查到相關信息后,想好就干的小霞直接到洪山廣場旁邊的水果湖鮮花市場,選定了同一家周姓老板進行長期合作,具體操作步驟為:小霞負責培訓一名家庭綠化員工,在接到武昌這邊的業務時,她會馬上把信息反饋給周老板這邊,為客戶提供滿意方便快捷的服務,利潤還是五五分成。老板感覺這好像是天上掉餡餅,不僅培訓免費,而且業務找上門,坐等收錢,馬上爽快地答應了小霞。
自從和周老板合作后,小霞在業務上就輕松多了,有一次,廣八路有一家大型火鍋酒店準備開張了,為了給開張典禮增加喜慶氣氛,老板準備購買50個紅色燈籠掛在酒店里。小霞在得知這個消息后,立刻和火鍋店老板取得了聯系,最后以每個燈籠50元的價格談妥了這筆難得的業務。由合作的周老板負責提供燈籠。最后小霞和周老板各賺了800元。
有了這次和周老板成功合作的經驗后,小霞又想到了把業務擴大延伸到青山、江夏等武漢郊區的想法。想到就做,很快她又和處在武漢不同地點的幾所花店建立了合作關系。小霞的電話每時每刻都在響個不停,用她的話說:“我現在每分每秒都在忙,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我的家庭綠化事業。”
2005年3月,為了拓展自己的事業,有了錢的小霞毅然放棄了與老板的合作,憑著這幾年積累的經驗和資金,在武漢花卉市場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小花店,作為經營家庭綠化業務的總店,盡管自己的店子里只有3個人,但她的“分店”卻有10多家,她培訓的“兼職綠化員”也有12個。而她的業務不僅經營家庭綠化,而且涉足單位綠化的業務。有了知識和市場歷練的小霞很自信地說:“盡管我對家庭綠化比較熟悉,但單位綠化服務我還不熟悉。但我想,只要你勤于鉆研,摸透那一行的規律,我相信我一定也能成功!我的目標是開一家中等規模的綠化公司,這對我這樣一個打工妹來說,肯定是個了不起的成績!”
盡管小霞的家庭綠化事業才剛剛起步,但她的創業思路和模式決定了她的成功。小霞總結了自己的創業經歷:“想創業沒資金不要緊,沒上過大學也并不可怕。只要隨時保持學習的精神和敏銳的市場感覺,然后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里,我們一定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責編/陳穎)
E-mail:amfcy@163.com
短信代碼: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