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發現,饑不擇食的食腐動物正在逼迫野狼提高社交能力。科學家說,諸如渡鴉這樣的“漁翁”有助于解開“為什么狼和狗總愛集體活動,而貓卻習慣獨來獨往”這一謎題。科學家跟蹤觀察了美國密執安州一個國家公園里588頭被野狼殺死的駝鹿的下落,結果發現,不管野狼怎樣努力,狼群每天總是會因為渡鴉的盜搶而損失2至37千克食物。最終,1/3的野狼死于饑餓,由此可見那些“長著羽毛的搶匪”——渡鴉已對狼群構成了嚴重的生態威脅。盡管體型比野狼小得多,但渡鴉卻以“鴉”多重而往往能偷搶得手。有時,一處現場竟有多達100只渡鴉。因此,團結在一起不僅有助于狼群捕獲更大的獵物,而且更容易趕走“漁翁”。與此形成對比的是,貓、郊狼和其他小型掠食者慣于捕殺小獵物,并且單槍匹馬就能搞定,所以不會給“揩油”的“漁翁”留下可乘之機,因此這些小型掠食者也就不需要集體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