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民杰
小張的幾個伙伴決定和小張開個玩笑。伙伴甲遇到小張時就問:“你的臉色為什么這樣難看,這樣蒼白,一副生病的樣子?”小張毫不介意地說:“我很健康,什么事也沒有。”可過一會兒,伙伴乙和伙伴丙遇到小張時,也問了同樣的問題。小張就覺得自己真的有些不舒服,回家后果真生病了。
這是一個典型的心理暗示的例子。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別人的心理和行為產(chǎn)生影響。暗示作用往往會使別人不自覺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動,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某些意見或信念。暗示有積極的作用,例如運動員在比賽前,他所敬佩的教練鼓勵他:“你能行,一定能得第一!”這一暗示能激發(fā)他的潛能,使他賽出好成績。暗示也有消極的一面,那就是容易受人操縱、控制,成為異端邪說的受害者。容易接受不良暗示的人自身存在著嚴重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依賴性強,主見少,人格幼稚。因此,一個人要獨立自強,就必須不斷地在社會實踐中鍛煉自己,培養(yǎng)自己的自信心,才不至于被消極的暗示所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