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之初先后在家門口結束的世乒賽和蘇迪曼杯,中國隊都以絕對優勢拿下所有的金牌。
然而兩者相比,手捧蘇迪曼杯的中國羽毛球隊,無論面對內部競爭環境還是外部市場環境,都無法讓他們笑得起來。
5月第一周和第二周,第48屆世乒賽和第9屆蘇迪曼杯在中國兩大城市上海、北京先后舉行。在中國人眼中它們天生就是一對兄弟大賽成績不相上下,都是民間最普及的運動;連“婆家”都統一在乒羽運動管理中心。
然而這兩個親如兄弟的項目的紛紛在家門口完美畫上句號之時,剛剛在蘇迪曼杯完勝、三杯在手的中國羽毛球隊卻難笑得起來了。
蘇迪曼杯和世乒賽,同樣成績際遇迥然
4月29號,記者前往上海采訪世乒賽,一出虹橋機場,高速路兩旁滿是宣傳旗幟夾道相迎,直到30分鐘車程以外的萬體館。5月7日,記者返回北京,三天后蘇迪曼杯即將開戰,整個城市卻幾乎看不到任何宣傳畫和旗幟,即使在比賽場地首都體育館周圍的道路也是如此。
世乒賽在上海舉行時,中央電視臺兩輛轉播車千里奔波直接開到萬體館,包括最先進的一輛10訊道轉播車,并投入260多人力;中央臺、上海東方臺都在現場搭建了演播室。10天后在北京舉行蘇迪曼杯,首體距離中央電視臺只有五六公里,離北京電視臺更近,兩臺卻都沒有在現場搭建演播室,那輛10訊道轉播車也是在蘇迪曼杯后期才投入使用。
世乒賽開賽前兩天,門票就基本售罄,出人意料的是,場外的黃牛黨聽口音竟然不少來自北京。反觀蘇迪曼杯小組賽期間,上座率卻是大家想象中的低。
在上海,記者每次打車,司機都知道萬體館在打世乒賽。在北京,記者多次往返于中央臺和首體之間,竟沒碰到一個知道正在進行蘇迪曼杯賽的的哥。
兩個比賽同樣是缺少懸念,但是世乒賽的組織工作幾乎沒有遭到批評;而蘇迪曼杯竟然出現了忘記給參賽隊安排返回酒店車輛的笑話,最后解決辦法是讓選手及相關人員打車回去再拿票來報銷。
世乒賽的主贊助商是大名鼎鼎的某國際汽車品牌;而蘇迪曼杯在開賽前兩天才得到一家國內運動鞋制造商的“援手”還是看在多年老朋友的面子上。
萬體館的二樓,世乒賽期間就是一次乒乓球器材、服裝和其他相關產品的展銷會,數十家攤位前都人頭攢動;可蘇杯比賽期間首體的二樓,每天只看見幾個工作人員守在門口,冷清得讓人看不出里面正在進行一次世界級的羽毛球頂級賽事。
恰逢五一黃金周,乒乓球手王勵勤就是上海人,這些也許是世乒賽占有的優勢;但北京也宣稱蘇杯是為奧運會鍛煉組織能力的大賽之一。從兩個比賽參加閉幕式的國家領導級別看,并沒有厚此薄彼的情況,但是,兩者的差距,從軟件到硬件貯備卻實實在在地顯露出來了。
實際上,這幾年無論國際還是國內,羽毛球在市場開發和項目推廣方面都沒有什么起色甚至出現了倒退。不少羽毛球宿將都說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打羽毛球,“這項目能掙著錢嗎”?!確實,和開上了保時捷的馬琳、年入百萬的王楠等人相比,羽毛球隊員就顯得囊中羞澀。上世紀90年代,國際羽聯還能找到贊助來舉辦世界杯和年終總決賽,現在贊助商都已杳無音訊;而曾經達到六星級大賽標準的韓國、日本、丹麥、香港公開賽近年來先后降級甚至消失,現在一年中只有中國羽毛球公開賽能達到六星級標準;國內羽毛球聯賽只搞了一屆,也因無人喝彩而偃旗息鼓。
人們很難相信,在中國大城市中參與人數眾多、經常租不到場地的羽毛球,到了體育競賽市場上竟如此日漸蕭條。
三杯在手,中國羽隊并非高枕無憂
在中國羽毛球隊重返世界舞臺的二十多年歷史中,從來沒有擁有現在這樣的輝煌。
18年前,在北京舉行的羽毛球單項世錦賽上,中國曾經包攬五項冠軍,但那時我們還有對手,混雙也有些超水平發揮,還不象現在這樣一騎絕塵。
李永波掌印這十多年,建立了一個“王國”,把中國羽毛球從低谷中帶了出來:1995年首奪蘇迪曼杯,1996年首奪奧運金牌,1998年奪回尤伯杯,2000年奧運金牌中五取其四,2004年奪回闊別12年湯姆斯杯,直到今年一盤不失、幾乎兵不血刃再奪蘇迪曼杯。戰果輝煌,史無前例。
但是,和乒乓球不同的是,目前有四個國家和中國羽毛球并稱為五大強國,印尼、韓國這次在中國隊面前看上去不堪一擊,并不代表將來他們會一直如此。
大多數運動隊都以一屆奧運會的四年為一個周期,新老交替也都以奧運會為標志進行。早在悉尼奧運會后,中國隊七名世界冠軍先后離隊,完成了新老交替。四年中,林丹、蔡、付海峰、高、楊維等人日趨成熟,尤其是經過雅典奧運會,他們更加強大??梢哉f,目前中國男隊是在巔峰前期,中國女隊則在巔峰后期。
而蘇杯上被中國隊橫掃的韓國、印尼隊以及丹麥隊則不同,他們參加2004年奧運會的陣容和四年前相比變化不大,三支隊伍都明顯老化。韓國的金東文、羅景民奧運會后宣布退役又被臨時召回,印尼的陳甲亮、西吉特拿世錦賽冠軍是八年前,現在兩人都年屆30,丹麥的雙打主力埃里克森已經36歲,其他人也多在30歲上下。這樣的年齡結構,自然無法和正值當打之年的中國選手競爭。
韓國隊在半決賽完敗中國隊,但他們派出年輕陣容的做法卻是非常明智:即使派上那些老將也幾乎沒有獲勝的可能,還不如給年輕選手一次鍛煉的機會。在雙方的排陣中,韓國隊有三場陣容比中國隊年輕,都是女子項目,而他們的女隊歷來是中國的主要對手就在三年前,韓國隊還拿走了亞運會女雙金牌。
作為中、韓年輕選手的一個比較,不妨看看今年初中國隊二線隊員出戰的韓國公開賽,竟然只有一項打進四強??梢哉f,如果中國隊派出一支和對手同年齡的女隊,這次蘇杯對陣就沒有足夠勝算。蘇杯過后,樸成奐、李哉鎮、全在娟、徐潤熙等韓國新一代選手將全面挑起大梁,不談實力,至少在大賽經驗上已經他們領先中國青年隊。
印尼和韓國不同,他們強在男隊,就在一年多以前,他們還是湯姆斯杯五連冠的霸主。印尼這些年的問題在于內耗,上世紀90年代的輝煌造成了團隊內部派系分裂、人事斗爭,陶菲克經過多少年的抗爭才換來自己教練在國家隊的一席之地,陳甲亮、西吉特則像橡皮泥一樣被拆散、組合,再拆散再組合;外部則是人才流失嚴重,謝全新、邁納基、林培雷、蘇西洛等教練、運動員遠走異國他鄉。印尼這幾年完全是自己在浪費天才,一旦他們理順了自己,誰說不會像十多年前那樣崛起。
中國隊三杯在手,創造了紀錄,人們享受著這樣的美好感覺。不過人們期待,將來真正的羽毛球巔峰對決能重現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