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對孩子未出生前進行胎教的做法只是在浪費時間,胎兒根本就不會從胎教中受益。
生理學教授戴維·米勒針對此前所認為的“胎兒在子宮中就有感覺和感知能力”的觀念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實驗是在動物——主要是綿羊的身上進行的。綿羊胚胎被廣泛用來作為人胚胎的替代實驗對象,兩者之間具有很多相似之處。實驗時,母體綿羊先被麻醉,然后通過手術將它們的胎兒暴露出來,實驗人員再將用來監測胎兒腦電波的導線接到胎兒頭上,然后再把胎兒重新放入子宮中。此后,研究人員開始記錄胎兒腦電波的活動。
中國新聞周刊2005年8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