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成了問題。
首先是社會對他性別意識的懷疑,這與現代男人的審美觀有莫大的關系。以前,美的概念就是“力和運動”。男人,必須是有力量并且精力充沛。但現在,公眾傳媒對男人的美的審判已經背離了傳統概念。占領人們眼球的一眾人等都是些窈窕美男,花枝招展,沉魚落雁,搔首弄姿真所謂陰風四起,色氣逼人。你很難說他們不漂亮,但你也很難心悅誠服地說他們是美的。
與此同時,現代社會的職業男人,大多面露疲態,目光呆滯。通常的認識是,這與社會生活壓力大有關。但也有人說,是到了反思男人性別意識的時候了公眾傳媒不要再把那些花瓶一樣的男人當榜樣,不要再打著時尚的旗幟,去擾亂社會的性別意識,而要基于男性的性別意識,從生活方式上引導他們。
事實上,與男人的雌化相對應的是,女人的雄性化。
人們看到,隨著女權主義運動的推進,一些類男性的眼神言語舉動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女人身上,并且成為常態。這讓人恐懼。
反觀歷史,女人需要解放,但這種解放因為始終是在男權的框架下進行的,是以顛覆男權為手段的,結果解放半天,當初的手段變成了目標,女人離女人越來越遠了。
男人以色為美的觀念開始大行其道,女人以有能力消費為美的潛意識被赤裸裸地暴露出來,男女之間一迎一和,于是消費男色的時代到了。當男色成為一種消費品,你很難說,男人還是我們原來想要的男人。
今天,有人基于社會壓力過大致使男人過早地“年老色衰”,所以希望解放男人,讓他們可以有借口退到女人身后,讓他們有機會婆婆媽媽絮絮叨叨,讓他們哭吧,不是罪。
但在社會轉型期間,壓力的大小是均勻的,男人壓力大,女人的壓力同樣也大,從釋壓的角度講,男女都需要解放。要在生活方式上進行反思和檢討,要把工作當作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將生活當作工作的外延。
實際上在農耕文化的背景下,依然生活著這樣的男人:他們有雄壯的肌肉,有力量,靠自己的雙臂養活著一家老小,性格樂天,目光堅定。但對于裹挾在城市化浪潮的中國城市男人們來說,是永遠也回不到農耕時代了。所以,今天的解放男人,實際上是針對城市男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