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要成為一家成功的服飾連鎖店,就要長得“像”一家服飾連鎖店?城市戶外(Urban Outfitters)服飾連鎖店就是最好的例子。它是美國零售業界最亮眼的明星之一。近5年來,公司的年營收平均以30%的速度成長,去年年營收成長了51%,達8.3億美元,凈收入更成長了87%,達9100萬美元。
身為服飾連鎖店,“城市戶外”之所以成功,原因竟然是拒絕像一家服飾連鎖店!該公司在歐美共擁有75家連鎖店,但是它幾乎拒絕了所有零售連鎖店的典型做法,包括大量制造商品、各分店裝潢擺設相似、砸大錢打廣告等。“城市戶外”敢于與眾不同,推出不一樣的商品、不一樣的店面,而且不打廣告,結果所創造的成績也與眾不同。
“我們想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別人做什么,我們就跟著做什么。”公司零售部門總裁馬婁如是說。
不一樣的商品
“城市戶外”的總部位于費城,1970年,由當時年僅23歲的海因(Dick Hayne)所創。海因創辦公司的哲學很簡單,就是鎖定18歲到30歲、居住在城市,喜歡追逐流行的人。他認為,這塊常被忽略的市場具有很大潛力。一開始,海因在賓州大學旁開了一家二手服飾店,也兼賣二手家具,當時主要的顧客群是大學生與嬉皮士。
一直到今天,海因創業的風格仍然深埋在公司中。沿襲過去一貫的做法,現在店中主賣衣服飾品,也兼賣家居用品。因為產品多元、不落俗套,抓得住年輕世代的脈動,公司業績因而持續成長。公司的一位產品經理形容:“在這里購物應該要像尋寶。”公司不希望顧客走進這家商店,看到的都是差不多的東西。
為了營造尋寶的刺激性,“城市戶外”不走制式的路。一般服飾店多以季節為單位,每季推出一些新品,每種產品都大量制造。城市戶外公司的做法正好相反,它推出非常多樣的產品,但是每種產品的數量都有限,店面幾乎每天都有少量的新品上架,以保持新鮮感。所以公司很少出現為了消化大批相同存貨,不得不全面降價,進而造成利潤下滑的狀況。
同時,“城市戶外”每家分店都設有一個計劃分派小組,負責監控店里的銷售情況。如果某樣產品熱賣,小組會聯絡總部盡速補貨:如果某樣產品銷售狀況不佳,小組也會決定立刻打折。
抓住流行脈動
要讓顧客上門尋寶,公司先到全球尋寶。“城市戶外”每年投資400萬美元,雇用75名時尚偵察員,到全世界觀察各地最新的流行趨勢。
這些時尚偵察員由采購人員及設計師搭配成兩人小組,每年有3個月的時間在外地旅行。他們或許在街上穿梭,或許在酒吧逗留,尋找新的產品點子。
公司希望通過這個做法,讓走在最前端的時尚,能夠快速化成店中的商品。例如,采購人員看到一件喜歡的露背裝,設計師可以立刻思考,如何做出符合公司產品價位的版本。相反,如果是設計師看上了一盞燈,也可以與采17購人員商討,決定是否進口該產品,還是由公司自行制造類似產品。
此外,“城市戶外”還有一種獨樹一幟的做法:它販售其他廠牌的產品,同時也將自家產品販售給別家服飾店。店內有一半至3/4的產品,都是來自合作廠商,可能是一家印度傳統服飾制造商,也可能是彪馬?穴Puma?雪等知名品牌的產品。“城市戶外”之所以如此做,是因為該公司認為,要抓穩流行趨勢,不能只依賴自己。加入合作廠商的產品,流行視野比較寬廣。另一方面,“城市戶外”自家品牌Free People的產品,也代理給1000多家零售店販售。公司認為,從其他零售店的采買補貨情況中,同樣能幫助自己抓住善變的流行脈動。
不一樣的店面
除了不一樣的產品,“城市戶外”也有不一樣的店面。該公司不打廣告,把省下的資金轉用在店面的視覺效果上。
對于店面陳設,公司總部共有3名創意總監,由他們設定陳設總預算。在預算范圍內,每家分店的陳設主題、櫥窗布置、產品擺設等,由區域經理、各分店的視覺經理與設計師一起決定。一家店平均每半個月重新設計布置一次。
各分店店面因而成為每個視覺藝術小組發揮創意的舞臺。在一家分店的男士區,視覺藝術小組運用了在布拉格參觀博物館時所獲得的靈感,將報紙的體育版染成粉紅色,當作壁紙黏貼整面墻壁。在另一家分店的家用雜貨區,視覺藝術小組則把商品擺放在70年代風格的酒吧上,旁邊還有啤酒桶以及高腳椅相襯。
“我們的店面,沒有一家看起來和另一家一樣。”公司的創辦人兼CEO海因如此強調。他分析,公司每家店面的陳設與播放的音樂都不同,傳達的就是獨特的概念。消費者走在購物中心里,每家服飾店看起來都差不多,容易讓他們感到無聊,因此“看起來不一樣,是非常有價值的”。
數據資料支持海因的說法。由于該公司店面每個月更換兩次主題,刺激了顧客上門的頻率,而且顧客每次上門時,受吸引而停留在店中的時間也拉長。一位業界資深分析師指出,“城市戶外”的顧客每次待在店中的時間平均為45分鐘,比大部分的服飾連鎖店多兩倍以上。為了留住顧客的腳步,店中甚至擺放了電子游戲機,供陪伴女士逛街的男士使用,不至于因為等待無聊而帶給女伴壓力,讓女性顧客可以好好在店中尋寶。
創意的另一面
“城市戶外”之所以成功,無形的創意只占了一半原因,另一半原因是有形的控管。城市戶外公司給予每家分店充分的自由,總部同時也嚴格控制預算,不愿意以負債的方式追求成長。
以自由度十足的時尚偵察員為例,總部的品牌總監會根據預算與流行趨勢,擬出每一季的產品規劃,時尚偵察員再根據規劃出的大方向,在旅行時留意特定種類的產品。總部每天都會查看他們的報告,此外只有當推出的產品達到公司設定的營收及利潤標準,這些時尚偵察員才能夠拿到獎金。
分店雖然握有包括布置、折扣等自由,但也與總部保持緊密聯系。各分店主管每星期一開會分析上星期的銷售情況,根據會議結果,在星期二立刻調整訂貨、店面陳設等。總部每一季的產品規劃,會根據分店每周傳回的銷售資訊,調整替換商品的頻率,以及做出以哪一條商品線為重點的決定。
海因表示:“創意是我們的堅定信仰。”創意再加上公司實行的“有結構的自治”運作方式,讓不追隨別人步伐的城市戶外公司,在業界走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