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31日,北京。
迎春花開,柳枝泛綠。在這陽光明媚的日子里,來自中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日本、中國臺灣、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的260名抗癌勇士“振國愛心大使”命名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重慶廳舉行。由中國醫學基金會、北京振國腫瘤研究中心命名的“振國愛心大使”們身披紅色綬帶,人人滿面春風,個個神采飛揚。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鐵木爾·達瓦買提、衛生部原部長錢信忠、全國政協常委朱培康等領導和他們的救命恩人王振國教授為其頒獎。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香港鳳凰衛視等51家媒體記錄下了這一激動人心的場面。看著他們重獲新生的笑臉,聽著他們在與癌魔抗爭中奉獻愛心的故事,人們無不為之動容。無不贊嘆:他們是生命的強者,更是傳遞愛心的使者!
愛是人間最美的語言
愛是世上永恒的旋律
1、 她用一顆亮晶晶的心,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孫玉晶,一個來自黑龍江省安達市任民鎮的普通農村婦女,今年35歲。7年前她被權威醫院確診為肺癌。為了治病,家里唯有的兩間土房抵押出去,債臺高筑。癌病把孫玉晶拉到了死亡的邊緣。為了給親人們留下永久的記憶,她到照像館照了遺像。就在死神即將降臨的時候,著名抗癌專家王振國向她伸出了援救之手,采用沖擊療法,免費為她用藥四個療程,經CT檢查,3×3.5cm的三處腫塊完全消失,體重由用藥前的50公斤增加到61公斤。為了使孫玉晶減輕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王教授又寄去1萬元錢幫她贖回了抵押出去的房子,給孩子寄去了學費。王教授的仁愛醫德深深地打動這位農家婦女。他說:“人活著,就要像王教授那樣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絕處逢生,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過黑龍江電視臺記者與當紅十字會聯系,要求自愿捐獻骨髓和角膜。當她找到黑龍江省眼庫后,一位老教授接待了她。老教授聽了她的來意和磨難,充滿敬佩之情地說:“你雖然是農村婦女,又沒多少文化,但你很了不起,你是全省第一個農村婦女角膜志愿捐獻者。”老教授親自幫助孫玉晶辦理了遺體捐獻卡,卡號是第000593號。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是一個曾經飽受折磨的癌癥患者,今天活過來了,自己沒有什么能為社會做貢獻的,但我可以捐獻我的骨髓和死后捐獻角膜,以幫助那些像我一樣的人,以回報王振國教授和社會上所有幫助過我的人”。
為了幫助其他病友戰勝癌癥,她家里安上了0455-7111666連接八方患友的熱線。這條熱線成為關心和幫助癌癥患者的橋梁和紐帶。如今,已有眾多癌癥患者通過這條熱線得到了精神上的撫慰,增強了戰勝癌癥的勇氣,找到了治療癌癥的有效方法。一次,她接到了一個訥河市的電話,說其姐姐得了骨癌,手術和放化療后癱瘓在床,精神幾乎崩潰了,飯不吃,覺不睡。請求她去一趟,救救他的姐姐。孫玉晶二話沒說,當天坐火車就去了病人家里,經過同病人談心交流,情如姐妹的談話,病人振作了精神,鼓起了生活的勇氣,積極配合治療,很快病人就能下地干家務活了。孫玉晶,就像她的名字一樣,用她一顆亮晶晶的心,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2003年7月1日,孫玉晶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2、“生命不息,愛心不止”的陳洪明
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然而不經過生與死的體驗是很難真正懂得生命的含義的。2000年,半輩子給別人治病的遼寧省第三人民醫院的醫生陳洪明,厄運不幸降臨在他的身上,他患了舌癌。先是在中國醫大二院做舌癌頸擴清術,把舌頭割下來一條,下頜淋巴摘除。出院17天頸部淋巴結腫大,又到省腫瘤醫院做了28天放療,腫塊沒有消失,身體卻極度虛弱,白血球不足3000,體重不足60公斤,滿嘴潰瘍,眼窩凹陷,走路困難,沒法再繼續放療了。經專家會診后提出做二次手術,把舌頭割掉,大牙摘除,脖子的肌肉和左側胸大肌摘除,左側腋窩淋巴往上都要摘凈。聽到這個方案,陳洪明驚呆了。面對手術后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本來愛說愛笑的他一下子變成了啞巴,吃飯靠吸管,交流靠手寫,還不能防止癌癥的轉移,這樣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呢?想到這些,陳洪明決定放棄手術。其實他不知道醫院已經向他愛人發出只能生存一年的“死亡通牒”。晚上,陳洪明失眠了。看到為了自己一夜急白了頭的愛人和尚未畢業的孩子,他心碎了,他想到自殺。但一想到白發蒼蒼的老母那雙期待的眼光,想到未成家的孩子失去父親那份悲傷和為自己操盡心血的愛人,怎能忍心扔下他們就走了呢?
窗外,月光如水,星光閃爍,遠處燈火輝煌。這么美好的世界怎么就沒有我容身之處呢?問蒼天誰能救救我?回答是陣陣輕風。痛苦過后,他沒有放棄同厄運的抗爭,寧可治死,也不能等死。這時,一位病友向他介紹了王振國牌系列抗癌藥物,使陳洪明看到了生的希望。于是決定采用沖擊療法,20天后腫大的淋巴結竟然神奇地消失了。這真是貨真價實的靈丹妙藥!連腫瘤醫院的專家們都感到意外,說這是一個奇跡。他不禁欣喜若狂,“是王教授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觸摸過死神脈博的陳洪明更加感到了生命的可貴,也更體會到癌癥患者那份絕望的悲愴,切切實實感受到抗癌事業的偉大。陳洪明說:“王教授救了我,我將以滿腔熱忱去回報!我要把有限的余生獻給這個可愛的社會,獻給那些在絕望中掙扎的癌癥患者,讓他們和我一樣,戰勝癌魔,獲得新生!”
于是,陳洪明又擔起了拯救癌癥患者的神圣使命。有一位肺癌患者,經過一段沖擊療法后,病情明顯好轉。但因手術和放化療已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家屬準備給患者放棄治療。他盡管自己治病花了很多錢,手頭也很拮據,但決定把自己口服藥省一點給那位患者,價值4200元。陳洪明的做法感動了患者的家人,又堅持給患者治療下去。為了確保癌癥患者的用藥安全,陳洪明有時會拿自己的身體作試驗。一位直腸癌患者,為了生活質量,不想做手術。他拿出了一套治療方案,要病人口服天仙活力源和天仙丸,肛塞天仙栓,另用18支白花蛇舌草灌腸沖洗。這時,陳洪明想到天仙軟膏祛腐生新效果特別好,但不知道直腸給藥怎么樣?于是,就自己試用了幾次,感到沒有任何不良反映和毒副作用后,才給患者使用,收到較好效果。陳洪明,一個普通的癌癥患者,用點燃生命之火的熾熱之情,實踐著他自己的諾言:“生命不息,愛心不止。”
3、 老馬與他的“話”療
“很多癌癥患者是被嚇死的。我要用戰勝癌癥的切身體會幫助患者樹立信心,鼓足勇氣,讓他們重新揚起生命的風帆。”看著他神采奕奕,侃侃而談的風度,誰能想到他也曾經與死亡失之交臂。他就是馬冠仁,南陽市中南光電儀器廠的干部。1996年因吞咽困難前往南陽衛校做胃鏡檢查,活檢切片診斷為食道中段鱗癌,隨后住進河南省腫瘤醫院,當時吞咽困難,惡病質,病灶長5.5cm,不能手術,故先進行2個月化療,又加了1個月的放療。1997年3月造影,病灶反而增至8.5cm,因此失去治療信心。當時他心情十分不好,因為上有80多歲的老母親,下有患病的兒子,這個家怎能離開他呢?“也許是命不該絕,也許是上蒼的安排,”在老馬走投無路的時候,聽到部隊的老戰友介紹王振國教授來鄭州義診,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用上了振國牌系列藥,四個療程后各種癥狀基本消失。1997年7月鋇餐雙重造影結論:管壁完整,管腔柔軟無狹窄,粘膜略不規則。1998年查無復發。康復了!帶著親人的期待,帶著生命的呼喚!忘不了,在自己絕望的時候是王教授給予活下去就有希望的目光;忘不了,在電話中王教授那溫暖人心鼓勵的話語;忘不了,王教授視患者為親人、帶病精心制定治療方案的場景。這一切一切,促使康復后的馬冠仁想到更多的是同自己一樣在死亡線上掙扎的病友們。于是,老馬和他的“話”療電話誕生了。于是,500多名癌癥患者通過0377-3161561老馬的“話”療電話,思想得到了交流,生命得到了延續。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老馬不厭其煩,成了愛心的使者。面對記者,老馬感慨萬千:“一個電話交流救一條命對我而言已不是稀罕事。襄樊市71歲的吳志清女士,左卵巢癌,右卵巢、后腹均有轉移,聽我介紹后,茅塞頓開,嘗試用了3個療程的王振國牌系列藥,經核磁共振檢查腫塊消失。王振國教授救了我的命,我也協助救了癌癥患者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