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遠久1926年參加革命,在長期的革命生涯和工作經歷中,始終有一雙草鞋在陪伴著他。
1897年4月,何遠久出生在汝城縣熱水鎮黃石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10來歲時,就跟隨父親學會了編草鞋。他穿上草鞋去放牛、砍柴、種地、趕野豬,還同汝城熱水地下黨員葉紹宣等人一起開展農民運動。1926年,29歲的何遠久成為湘贛邊熱水、文英一帶第一位農民黨員,穿草鞋的他神出鬼沒地穿行在崇山峻嶺中。國民黨反動派懸賞500大洋要取他的腦袋,卻無法傷他一根毫毛。他帶上一大串草鞋,在湘贛邊境參加了工農革命軍,負責部隊的軍需物資工作。
1933年4月,他任湘贛紅軍糧食總站站長時,因賬目上少了15塊錢,受到了撤職處分。他十分懊惱卻又說不出理由。不久,糧站會計攜帶公款逃跑了,他才猛然明白,原來是那個朝夕相處的變節會計欺騙了他這個穿草鞋的大老粗站長。從此,他深感必須加強學習,提高工作能力。由于他工作勤勤懇懇,扎扎實實,成績突出,組織上又安排他先后擔任紅十七師軍需科科長、南泥灣三五九旅生產合作社主任、南下支隊七大隊供給主任、湘鄂贛軍區供給部副部長等職。一雙雙草鞋陪伴他歷經二萬五千里長征、八年抗日戰爭、勇渡長江,他贏得了“人民功臣”的光榮稱號。
新中國成立后,他又穿著草鞋去接受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的任命書,擔任西南糧食管理局總倉庫主任。爾后,又擔任成都市糧食局副局長(副專員級待遇)。
當了局長的何遠久,仍然穿著草鞋到各基層檢查工作。一天,他獨自步行到一個倉庫檢查儲糧情況。新來的門衛見來者頭戴斗笠、身穿粗布衣服、腳穿草鞋,10個腳趾全是泥漿,一副農民模樣,便上前攔住詢問:“老人家,你是哪個公社的?到這找誰?”“我是成都糧食局的,叫何遠久,到這看看儲糧情況。”門衛想,何遠久是局長,怎么這樣一副打扮?深表懷疑,便掛通了局里的電話。核實了何遠久的身份后,門衛馬上賠不是,作檢討。何遠久卻笑瞇瞇地說:“小鬼,你做得對,完全應該這樣,干工作就要認真細致嘛。”
何遠久身為糧草先行官,擔負著成都市100多萬市民的用糧重任,每時每刻都在考慮如何保障糧食供應,天天都奔波在調糧途中。他下鄉調運糧食從不派專車,不是搭乘運糧大卡車,就是步行,不知穿破了多少雙草鞋。
1963年,他離休回老家汝城時,只有兩口木箱,裝了幾件舊軍服,1個壞了未修的收音機,3個舊茶杯,1個泡菜壇,1個小木盆和1床伴隨多年的竹涼席。回到汝城后,他總是穿草鞋、戴草帽,到貧困家庭問寒問暖,用每月省下來的離休金接濟他們。縣里邀請他出席黨代會和人代會,他堅持不要公家派專車接送,一般擠公共汽車,有兩次還步行50多公里及時趕到縣城開會。同時他還經常同縣黨政領導同志下鄉檢查工作,到最貧困的群眾中了解民情。龍虎洞水庫、百丈嶺險要公路、滿天星水電站……處處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何遠久雖然離開了我們,然而他那艱苦奮斗的草鞋精神卻永遠激勵著我們。◆
(徐寶來 何申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