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落難王子李如璧與羅漢寺俗家弟子惠海義結金蘭,得方丈搭救,他剛直不阿,嫉惡如仇,武藝超群,歷經西天十八羅漢的重重考驗,俠肝義膽感動了十八羅漢,助他蕩平藩鎮割據勢力,收復皇權。
在NBA的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十八羅漢,這十八個羅漢拯救了NBA使它在全世界廣泛流行,也是他們為籃球贏得了更多的球迷,使得NBA更加精彩。他們就是NBA歷史上十八位單場得分超過60羅漢。

Ⅰ
提起十八羅漢,我們不得不把張伯倫放在首位,他平均每場砍下50.4分列NBA之最,以4029分成為唯一一個單個賽季超過4000大關的球員,他還平均每場拿下25.7個籃板獲聯賽籃板王,投籃命中率則以50.6%位居次席。
同年,張伯倫平均每場上場48.5分鐘,考慮到NBA比賽只打48分鐘,這確實令人稱奇。賽季7場比賽,費城勇士就打了10個加時賽。3890分鐘比賽,張伯倫在場上表演了3882分鐘。在張伯倫加入該隊后舉行的80場比賽中,他又創下記錄,有79場上場。但在1962年3月2日同紐約尼克斯隊這一戰的表現比較起來,這一切似乎都不值一提。
比賽開始了。第一節,張伯倫拿下23分。第二節,張伯倫再添18分。平淡的一切正在為偉大的時刻醞釀著。因為在當時,半場41分的成績,對張伯倫來說還算不得如何神奇。在新秀賽季,張伯倫就曾兩次砍下58分,三個多月以前,他還曾在與湖人隊的比賽(經歷三個加時賽)中狂掠78分。而在這場比賽之前的三場比賽,張伯倫的得分記錄分別為67、65、61分。
第三節奇跡上演了,人們看不出張伯倫有絲毫疲勞的跡象,徹底瘋狂起來。雖然對于他來說打滿全場并不是什么難事但是那天場上的他分外英勇。勇士隊派出三人盯防張伯倫,并不斷用“砍張戰術”,但換來的只是張伯倫變本加厲地發作。那里有壓迫那里就有反抗,壓力越大反抗越強烈。第三節比賽結束時,張伯倫已經得到69分。第四節比賽開始后,張伯倫順利斬落5分,這時球館內開始躁動,比賽已經失去其固有的意義,場上的其他球員都失去了對比賽的真切感覺,而變成了張伯倫演繹其職業生涯華彩篇章的陪襯。在現場解說員的煽動下,所有球迷都開始為張伯倫的得分計數。“74!76!……82!84!……90!……”張伯倫每次投籃入筐,球迷都會齊聲高喊張伯倫的即時得分,聲音響徹球館。當現場球迷喊出“98”時,距離比賽結束也恰巧還有98秒,這時隊友將球傳給身處內線的張伯倫,張伯倫出手投籃,球彈筐而出,他迅速躍起搶下前場籃板球補投,仍舊不中,但隊友拉肯比爾再次抓下籃板球,然后迅即將球分給魯克里克。此時,距離比賽結束還有不到一分鐘,全場球迷起立吶喊,球館爆棚。張伯倫躋身籃下,魯克里克冷靜地將球傳入,張伯倫得球后,霸王硬上弓,徑直起身扣籃—100分!就在皮球被扣進籃筐的剎那,球場“暴亂”開始了,亢奮的球迷涌進球場,比賽被迫中止。由于當時沒有電視轉播,就在比賽中斷時,記分員波拉克火速抄起電話,激動不已地向媒體宣布:“100分!張伯倫得到100分!”在十幾分鐘的騷亂之后,比賽走過場似的完成了最后46秒,最終,勇士隊以169:147獲勝。張伯倫全場比賽投籃63投36中,罰球32罰28中。賽后,張伯倫對此的解釋只是:“終于得了100分,老天,現在我總算不必像傻子一樣在場上跑來跑去了。”
據知情者回憶,在比賽前,他跟另外幾個人玩了一陣子電子游戲。當時,游戲機上的歷史最高得分是1800分,勇士老板里赫曼就此還跟張伯倫打了個賭,說張伯倫刷不掉這個紀錄,結果素來自負的老張斗志昂揚,一通狂打。最終,當他走出電玩室邁向更衣室時,游戲機上的最高紀錄赫然寫著2100分。也許正是
里赫曼的激將法, 激起了張伯倫潛在的能力。

Ⅱ
金塊湯普森是NBA史上僅次于張伯倫單場得分第二高73分獲得者,于1978年4月9日締造,當時為季賽最后一天,湯普森與馬刺隊的葛文拚搶得分王,葛文當天也灌進生涯最高的63分,并以平均27.21 分,壓倒湯普森的27.15分,拿下該年得分王。
為拚搶得分王而在最后一場灌分的劇情也出現在1994年,馬刺隊的“海軍上將”羅賓遜出戰快艇,在隊友與對手皆有成仁之美情況下,狂飆生涯最高的71分,使得羅賓遜最后以29.8分,超越奧尼爾的29.3分,拿下得分王,也讓奧尼爾為之氣結。
由于比賽規則的日益更新,隊員的防守意識加強,而且在加強防守的前提下幾乎每支隊伍都采取了進攻的策略,所以近十年的60分以上的場次和人數都僅有3場。在這十年中第一個取得61分的還是奧尼爾。
那天是奧尼爾的生日,許多人都在動腦筋送什么禮物。但是對于奧尼爾這種巨星來說什么也不缺呀,后衛哈珀想了半天,覺得奧尼爾什么都有了,什么都不缺,送他個姑娘又怕他犯錯誤,這生日禮物咋送呢?想來想去,只有一招:在球場上給他喂球,讓他得分。沒想到,同樣想法的大有人在,幾乎每個隊友都在湖人與快船“德比戰”中給奧尼爾送球,讓他一口氣拿下61分,創造個人生涯最高峰。
奧尼爾上半場打得并不好,他始終沒能走出前幾場比賽中總投失球的陰影。但是好幾位隊友告訴他希望他能突破50分,于是他在后面的比賽里盡全力沖到籃下拿球,大家都很配合,總是把球傳到他手中。他說:“必須要感謝隊友和杰克遜,給我這樣一個機會做到如此令人無法忘記的成就。”除了得分外,奧尼爾還搶下23個籃板,并在罰球線上22投13中。快船隊根本沒有人能跟上他的節奏,主教練托德承認:“我們想盡一切辦法來防守他,可是沒人能做到。”
所有的球迷都滿場狂呼,不停地喊著“MVP!MVP!”,場上的隊員也都覺得很有意思,甚至最后連快船隊的球員也不再防守奧尼爾,而是讓他去完成目標,大家都認為這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否則,奧尼爾怎么可能在最后幾分鐘里連得15分,布萊恩特都為他送球扣籃?歷史上張伯倫有32次得分超過60分,喬丹有4次,隨著奧尼爾進軍60分俱樂部,他也正在成為NBA史上最強中鋒。61分的意義就在于:奧尼爾真正成熟了!

Ⅲ
有了開端就意味著有一定的內容不管開端是如何的,在奧尼爾創下這個記錄后的第四個年頭麥克格拉迪挺身而出超越了奧尼爾創下的61分記錄,得到了62分。
麥蒂是NBA歷史上第九位連續兩年奪得NBA得分王的球員,也是第三年輕的背靠背得分王,僅位居傳奇巨星張伯倫和麥卡多之后。麥蒂同時是NBA歷史上得分達到10000分的第二年輕球員,僅次于科比。2004年3月10日對陣奇才隊時一人砍下62分,是NBA近十年的單場最高分。
第一節麥蒂還沒有顯出有什么不同,6投3中只得7分。其實應該說第一節兩隊表現的都很差總共進攻才得到了29分。但第二節和第三節他就令全場球迷震驚,第二節他9投8中,其中三分球3投2中,拿下21分。第三節麥蒂手感依舊火熱,本節16投8中,三分球9投3中,拿下24分。前三節結束,他就已經拿下了52分,第四節他手感不好,6投僅1中,如果這節正常發揮的話拿下70分都有望了。雖然手風不順但是他的罰球仍然得到了10分。
麥克格拉迪對這個成績似乎還不滿意,賽后他表示自己的目標是要盡快突破70分大關。“在我退休之前,我一定要實現這個夢想,”小麥憧憬道
到此為止,讀者朋友們一定還在納悶,怎么數來數去,看來看去也只有十八個人呀那加一是怎么回事那?
Ⅳ
對了,就是艾弗森。他是本賽季的60分大觀園迎進的第十九個人。
那個夜晚不再屬于魔術之夜。整場比賽,艾弗森36次出手投中17次,罰球線上27罰24中,平了威利·伯頓1994年創造的罰球命中紀錄。結束前兩分鐘,艾弗森還差4分就能達到60分。戴勒姆波特搶下籃板,把球交給“答案”,全場觀眾都站起來鼓掌歡呼—勝負已分,在60分面前,一切都不再重要。

上半場,艾弗森就砍下了29分,艾弗森在球場的兩端都表現得非常有活力,憑借自己的能力和魔術隊全隊作戰。第一節,艾弗森率領76人隊以31-22領先。第二節,他再度砍下12分,76人隊在半場結束的時候把比分差距擴大為62-44。第三節,魔術隊發動一次反攻,把76人隊建立的25分的領先優勢縮小為11分,關鍵時刻,艾弗森投中一個壓哨三分球,穩住軍面,這個進球也是他的第40分。當艾弗森砍下他個人的50分和51分的時候,全場觀眾站起來為他歡呼。一次,艾弗森搶斷之后,帶球長驅直入,準備上籃得分的時候,被對手狠狠地犯規,艾弗森重重地摔在地上。觀眾開始狂噓對方球員,艾弗森在鼓勵下重新站起來,隨后穩定地罰中兩個球。艾弗森憑借兩個罰球,砍下了他個人的第59分和60分。整個第四節,當艾弗森得球的時候,全場球迷都在支持他,那種感覺就像是季后賽系列賽的第七場生死戰。
這一切的發生為在場的觀眾帶來了本賽季前所未有的高潮,而這一切的發生又是那么的順理成章,因為在12月份的比賽中艾弗森已經連續兩場的比賽超過了50分并且那樣的輕松那樣的自然,他的輕松、自然預示了更大的飛躍,更大的爆發。
Ⅴ
十九位球員單場超過60分的記錄已經被載入了史冊。過去的一切已經成為了歷史,退役張伯倫他只有選擇觀望、等待,觀望是否有人超越他的記錄,等待著第二個給NBA創造奇跡的人出現。對于現役的球員來說,標準在不斷的提高,不斷的使自己的達到更高的水平超越前方的歷史,創造更輝煌的戰績,然后觀望……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