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衛國有個名叫哀駘它的人,他的容貌雖然很丑陋,可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非常喜歡和他交往,舍不得離開他。有一些女人甚至說:“與其做別人的妻子,還不如做他的小妾。”
哀駘它一無權位,二無財產,也沒有什么高深的理論和顯赫的功績,而且外表粗陋、其貌不揚;但是,這個人卻受到幾乎是所有人的喜愛和贊美。魯國的魯哀公得知后驚異不已,于是就派人把他從衛國請回魯國加以考察。相處不到一個月,魯哀公覺得他在平淡中確有不少過人之處;不到一年,就很信任他了。不久,宰相的位置空缺,魯哀公便讓他上任管理國事,可他卻無心做官,雖在再三要求下參議國事,但沒多久他就辭謝了高官厚祿,回到他衛國的陋室中去了。
對此,魯哀公求教于孔子:“他究竟是怎樣的一種人呢?”孔子借喻道:“我曾經在楚國看見一群小豬在剛死的母豬身上吃奶,一會兒卻又都驚恐地逃開了,因為小豬發現母豬不像活著時那樣親切。可見小豬愛母豬不是愛它的形體,而是愛主宰它形體的精神,愛它內在的品性。哀駘它這個人雖然外表不美,但他的品德和才情等內在之美必定已超越一般人很多,所以您和許多人才喜歡他。”
博士丁贈言
美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外在美,另一種是內在美。一個人外在的容貌、身材,風采等很吸引人,但是內在的品德、學識、才能等則更具有魅力。我們每一個人對內在美的含義都有自己的理解。內在美是善良,是愛心,是博大的胸懷,是樂觀和朝氣,是勤勞勇敢和堅忍不拔,它更是對知識才學的不斷追求。我們雖然無法做到完美,但我們會努力去追求。因為內在美才是真正的美,永恒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