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未:小末,我來考考你,你知道“軍神”是誰嗎?
小末:川軍名將劉伯承啊!在豐都戰斗中,一顆子彈從他的右太陽穴鉆入,又從右眼飛出。德國醫生沃克大夫為他進行手術,劉伯承以當年關公刮骨的氣概,不用麻醉藥總共被割了七十二刀,手術后,沃克醫生由衷地稱贊他是“軍神”。
大未:說得真好。課文《軍神》寫的就是這件事。咦,小末,你知道嗎?劉伯承將軍還被稱為“武神”呢。
小末:哦,“武神”?請你快給我們講講!
大未:好啊。抗日戰爭開始了,劉伯承任八路軍一二九師師長,率部挺進太行山。在創建晉冀魯豫根據地的斗爭中,他與日寇作戰時因地設伏,屢創殲滅戰的奇跡。神頭嶺伏擊戰前,司令部按地圖先是確定在嶺上埋伏,準備痛打從嶺下公路上通過的敵人。劉伯承親自去察看地形,發現公路實際上就在嶺上,連說:“軍中無小事呀,粗枝大葉可要害死人的!”他及時改變了設伏方案,這一戰殲滅了鬼子1000多人。劉伯承作戰機智勇敢,屢戰屢勝,人們盛傳他是“武神投胎”啊!
小末:好一個威風的“武神”啊!
大未:當年日本第一軍專門組織“挺身隊”,深入根據地 ,偷襲八路軍總部并欲刺殺劉伯承,劉伯承卻以“敵進我進”的戰術與之周旋。別人勸他注意安全,他不在乎地說:“自打從軍起,我就做好了準備。路死路埋,溝死溝埋,狗吃了得個活棺材。”
小末:軍神就是軍神!無所畏懼!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