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的校園。
梧桐樹下,一群白鴿背對著夕陽,從容地覓食,散步。
“秋風起來了,秋風起來了,小樹葉離開了媽媽,飄呀飄呀飄呀,心里好害怕……”幾個孩子的歌聲打破了校園的寧靜,地上的鴿子們撲喇喇地飛起來。扔下書包,幾個小伙伴圍坐在樹下,閑談起來。
小蝶(責備地):淘淘,細仔,我叫你們輕一點,輕一點,別驚跑了那些鴿子,你們就不聽!
淘淘:不怪我們聲音大,要怪就怪這些鳥兒膽子太小啦!
細仔:就是嘛,你看馮驥才筆下的珍珠鳥,就不怕人,還敢在人的肩膀上睡覺呢!
格格:奇怪呀,我以前也養過鳥兒。我天天給它喂食,對它可好了??捎幸惶欤€是啄開籠門跑了。為什么這只珍珠鳥就不一樣呢?
小蝶:我想是因為馮驥才爺爺真心地喜歡這些鳥兒吧。你看課文第一句便是:“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瞧這“真好”兩個字,藏著多少喜悅,多少愛憐??!
淘淘:給小鳥們一個“舒適而溫暖的巢”,有時“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多細心!
細仔:馮爺爺有意讓“一盆吊蘭的垂蔓蒙蓋在鳥籠上”,對小鳥多么呵護!小鳥兒被人捉來,不得不離開從小生活的樹林,來到我們人的世界,一定很不習慣。吊蘭的枝葉讓珍珠鳥“就像躲進幽深的叢林一樣安全”,像回家一樣安靜,這樣的主人,怎么會傷害小鳥?小鳥兒當然很信任他了。
小蝶:特別是那只小雛鳥,從小生活在這溫馨的環境里,長在主人的呵護中,所以更是一點也不怕人。
格格:我反對!小珍珠鳥也不是一點也不怕。你們好好讀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起先,這小家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
淘淘(搶著說):“只”說明它仍然比較膽小,雖然溜出籠子,卻只敢在離父母不遠的地方活動。
格格:對。“漸漸地它膽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
細仔:“竟然”表明落到我身邊的桌上,這對于生性膽小的珍珠鳥來說,已經是很出人意料,很大膽的了!
格格:“后來,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紅嘴,‘嗒嗒’啄著我正在寫字的筆尖……”
淘淘、細仔(一齊):小鳥和馮爺爺成了好朋友了!
小蝶:看來,小鳥是在和馮爺爺的接觸中,一點一點地積累起信賴和友好的情感的。
格格:是呀,我想小鳥的爸爸媽媽也會告訴它:孩子,這個人是值得我們信賴的。要不,它們怎么會放心讓孩子出籠去玩呢?
小蝶:真的,信賴——
格格、淘淘、細仔(一齊大聲地):就是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小蝶:唉,要是所有的人都能平等善良地對待動物,這個世界就會有更多的這樣美好的境界。
格格:要是人和人都能彼此信賴,我們的世界也會更精彩,更美麗。
……
暮色漸漸籠罩了校園,梧桐樹下不見了鳥兒和孩子的身影。親愛的同學們,對《珍珠鳥》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悟呢?歡迎你一起來參加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