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我們常碰到這樣一些病例,主訴頭暈、心悸、失眠、情緒不佳,自以為是神經衰弱來就診,但經用藥后又收效甚微。
神經衰弱是一種功能性的疾患,其發病基礎是大腦皮質功能失調,而全身并無器質性病變存在。它屬于神經官能癥的一種。其臨床表現可有兩種類型:一種表現為興奮性增強,病人大腦皮質抑制功能減弱,常感頭痛、頭暈、失眠或睡眠淺易醒,自制力差,易激動、煩躁等。另一種表現為衰弱性增高,病人萎糜不振、情緒低落、疲乏、記憶力減退,這是大腦皮質抑制過度表現。這兩種類型都可有神經功能失調的表現,如心悸、手顫抖、肌肉跳動、多汗等。
有些患者有器質性病變,臨床癥狀酷似神經衰弱,實際上并非神經衰弱,板易造成誤診。如“甲亢”病人可出現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動、煩躁等類似神經衰弱的癥狀。慢性汞中毒病人也常表現為神經衰弱的癥狀,患者頭暈、眼花、疲乏、記憶力下降、手顫動等。另外,腦動脈硬化、高血壓、貧血病人以及慢性白血病、肝炎等病人均可有神經衰弱癥狀。
臨床擬診神經衰弱要謹慎,應詳細詢問病史,作必要的有關檢查,并經一定時間的觀察,排除可能潛藏在神經衰弱癥狀后面的器質性疾病,方能確診。不是單純的神經衰弱,而是因一些器質性疾病所致的神衰綜合征,不好好地根治原發疾病,神經衰弱癥狀是難以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