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病指骨骼實質結構密度降低造成的一種疾病。有這種病的人一不小心就會骨折,骨折后又很難恢復。造成骨質疏松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點是食物中缺少鈣。另外,老年人對鈣和維生素D的吸收能力也低于年輕時期。盡管骨質疏松可以危害男性和女性,然而這種病在女性中卻比較常見。主要因為女性骨質密度在高峰年齡就比男性低。而且女性在停經后的最初幾年里,骨鈣流失的速度也非常快。
為什么缺鈣就會造成骨質疏松呢?鈣在人身體內的分布和它的生理功能有關,比如心臟的收縮和舒張過程,肌肉的運動過程,神經信號的傳導,以及許多細胞活動都需要鈣。為了滿足這些器官的正常運作,血中鈣的水平時刻維持在一定范圍內。在食入不足的情況下,為了滿足衡定的血鈣水平,機體只能調動人體的骨骼系統所儲備的鈣。如果骨骼中的鈣被調運過多,骨的實力就會受損,形成病理性的骨質疏松狀態。
為什么骨質疏松常發生在老年呢?人的一生中對鈣的需求有兩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大約在11~24歲之間,也就是骨骼生長、定型、構筑實質的時期。第二次高峰在女性出現較早,大約在停經后(約50歲左右);在男性則出現較晚,大約為65歲左右,持續整個晚年,在這期間老人每天對鈣的需求量應不少于1500毫克。年輕時,如果每天進食所含的鈣低于身體的需要,機體尚可以調用骨骼和其它組織中所儲存的鈣,以解燃眉之急。老年人的鈣儲藏量本來就非常有限,一旦食入不足,就只有動用身體最后的鈣庫——骨骼系統,如同割肉充饑,其實也是萬不得已。
什么年齡應該開始補鈣?最簡單的回答是:現在就開始。鈣是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礦物質,研究表明,食物中富含鈣可以降低許多疾病的威脅,包括結腸癌、高血壓、肥胖癥等。即使食入的鈣超過自身需要,也可經腎臟排出身體外,對身體有百利而無一害。況且,醫學研究發現如果老年人一旦缺鈣,發生骨質疏松時再補鈣,受到損害的部分已不能完全恢復,只能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補鈣并不難做到。奶制品和豆制品中含有大量的鈣。100克豆腐中含的鈣大約與一杯奶相當,而每天鈣的需要量相當于3杯奶中所含的鈣。有些蔬菜中也含有大量的鈣,特別是顏色深綠、多葉的蔬菜,如綠花菜、白菜、芥菜、蘿卜等。菠菜等雖然也富含鈣,但因為同時又含有一種稱為草酸的化學物質,與鈣結合在一起很難被吸收。鈣還可以從杏仁和芝麻中攝取,兩勺杏仁就含高達50毫克的鈣。許多加工食品中都有強化補鈣的成分。
這樣補鈣是不是就可以保證不缺鈣呢?恐怕還不夠。因為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的幫助。如果身體缺乏維生素D,則吃進去的鈣只能穿腸而過。人體每天大約需要400~8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低于這個量,人體還是難以得到足夠的鈣。幸運的是,維生素D也不難得到。人的皮膚直接暴露在日光下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合成維生素D。這種合成過程會受到陰天、防曬油等影響紫外線穿透力的因素的限制,不能保證每天身體對維生素D的需求。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包括魚肉、魚肝油、肝臟和蛋黃,許多加工食品在添加鈣的同時也添加了維生素D,為消費者提供了方便。
以下幾個方面也是保證骨骼系統保持正常狀態所不可缺少的:
(1)經常性的身體鍛煉是維護骨質密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散步、慢跑、爬樓梯等。鍛煉應該適量,不可突然增加運動負荷。
(2)戒煙,同時避免過量飲酒。
(3)定期做骨質密度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其它藥物。
(4)應該注意維生素D的攝入量,避免補充過量,出現維生素D中毒。維生素D中毒通常是因為食用過量的維生素D食補劑或魚肝油的結果。在補充維生素D之前應仔細閱讀說明,搞清楚單位和含量,不可存有多多益善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