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界,模仿別人是大多數(shù)投資者賺錢的法則。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任何一種商品都要不斷改進,才能符合人們生活上的需求。凡是盲目跟風,行動快的話還可以賺一點錢,如果太慢的話,不但賺不到錢,還可能把自己的老本都搭進去。也許正應了那句:“第一個做的是天才,第二個做的是庸才,第三個做的便是蠢才。”所以,艾倫說:“對于投資者來說,要想獲得超出常人的成功,第一要訣就是眼光獨到。”
眼光獨到的投資者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一個尚未有人注意到的領域,或許應該說,在一個尚未有人敢在生意上打主意的領域,要創(chuàng)出賺錢的機會,要比金礦尋寶容易得多。
其實,對于眼光獨到的投資者,商機無處不在,關鍵是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比如,在一般人看來,廢物就是廢物,沒有可用價值,早點處理掉唯恐不及,更不要說利用廢物去開拓市場賺錢了。
但是,斯塔克卻不這樣看。
美國得克薩斯州有座很大的女神像,因年久失修,當?shù)卣疀Q定將它推倒。這座女神像歷史悠久,深受人們的喜歡,常有人來參觀、照相。推倒后,廣場留下了幾百噸的廢料:有碎渣、廢鋼筋、朽木塊……既不能就地焚化,也不能挖坑深埋,只能裝運到很遠的垃圾場去。200多噸廢料,如果每輛車裝4噸,就需50輛次,還要請裝運工、清理工……至少得花2.5萬美元。沒有人為了這2.5萬美元的勞務費而愿意攬這份苦差事。
斯塔克卻獨具慧眼,竟然在眾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情況下,大膽將差事攬到自己頭上。因為在他看來,這些“廢物”真正是無價之寶。他來到市政府有關部門,說愿意承擔這件苦差事。他說,政府不必費2.5萬美元,只需拿2萬美元就行了。
合同當時就定下了。斯塔克還得到一個書面保證:不管他如何處理這批廢物垃圾,政府都不干涉。
斯塔克請人將大塊廢料破成小塊,進行分類:把廢銅皮改鑄成紀念幣;把廢鉛廢鋁做成紀念尺;把水泥塊做成小石碑;把神像帽子弄成很好看的小塊,標明這是神像著名桂冠的某部分;把神像嘴唇的小塊標明是她那可愛的嘴唇……裝在一個個十分精美而又便宜的小盒子里。甚至朽木、泥土也用紅綢墊上,裝在玲瓏透明的盒子里。
更為絕妙的是他雇了一批軍人,將廣場上這些廢物圍起來,引來了許多好奇的人圍觀。大家都把眼睛盯著大木牌上寫的字:
“過幾天這里將有一件奇妙的事情發(fā)生。”
是什么奇妙的事情發(fā)生,誰也不知道。
有一天晚上,士兵松懈,有一個人悄悄溜進去偷制成的紀念品,被抓住了。于是報紙、電臺、廣播紛紛報道,大加渲染,立即傳遍了全美。斯塔克神秘的舉動引起了人們極大的好奇心。
時機已到,斯塔克開始推出他的計劃。他在盒子上寫了一句傷感的話:“美麗的女神已經(jīng)去了,我只留下它這一塊紀念物。我永遠愛她。”
斯塔克將這些紀念品出售,小的1美元一個,大的10美元左右。賣得最貴的是女神的嘴唇、桂冠、戒指等,150美元一個,都很快被搶購一空。
斯塔克的做法在全美形成了一股極其傷感的“女神像風潮”,他從一堆廢泥塊中凈賺了12.5萬美元。
斯塔克的做法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一些人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其在創(chuàng)業(yè)的大道上能獨具匠心,開辟出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道路,才使自己走上成功的彼岸。這需要睿智的頭腦,更需要敢為人先的膽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