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花是江西省樂安縣的一位種花能手。她種了2668平方米(4畝)花,一年下來獲純利10萬余元。她的種花致富經歸納起來就是三條。
一是科學栽培。王二花雖然是職業中專種植專業的畢業生,但她仍不厭其煩地向當地農技人員求教,并長期訂閱農業科技雜志,買來《商品花卉生產技術問答》、《鮮花栽培技術》等書籍,邊啃書本,邊對照實踐。現在,提及花卉栽培、病蟲防治、花肥施用、大棚管理等技術,王二花總能成章成套如數家珍。她已成為花農們公認的“技術權威”。一次,鄰縣一花農心急如焚地找到王二花,原來他種的非洲菊忽然出現葉面色斑、葉尖焦枯卷曲、花蕾變小等癥狀。王二花斷定這是患了鉀肥缺乏癥,建議他立即補充鉀肥。來訪者回家一試,果然奏效。
二是管理上舍得下工夫。王二花介紹,鮮花十分嬌貴,必須全心全意精心侍弄,不能投機取巧、怕麻煩。比如說在寒冷季節,要保證非洲菊20~25℃的生長適溫,就得設法提高大棚溫度,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卷放棚頂草苫,或采取其他措施增溫。棚內最好每時每刻不離人,除了保證澆水、施肥、防病治蟲等日常管理,還要注意應付各種突發情況,稍有疏忽大意,就可能影響鮮花產量。2002年底,一場寒霜不期而至。王二花由于事先留意了天氣預報,早早在棚內安裝了白熾燈,燃起了火爐,保證了鮮花正常生產和產量穩定。別人的大棚每天產花僅百余枝,而王二花的大棚日產鮮花2000枝以上,每天收入高達2000元。
三是消除“后顧之憂”。為了解決銷售難題,王二花一方面竭力爭取和當地花場簽訂供銷協議;另一方面擠出時間跑市場,與縣內外多家花卉經紀人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穩定銷售渠道。2005年春節期間,受持續低溫影響,南北花卉市場花卉上市量銳減,花卉價格不斷攀升,許多人勸王二花趁機提高價格,大賺一把,王二花卻說:“我不能貪圖眼前利益而砸了自己的牌子。”她仍然按原價出售緊俏花。信譽好使得花卉商樂意跟王二花打交道,王二花的鮮花因而始終能隨產隨銷。這樣,王二花便有充裕的精力進行生產管理。
2004年底,王二花又新建了一個冬暖大棚,擴大了生產規模,增加了品種,從而在花卉生產上又開辟了一方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