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信息日新月異的時代,翻閱報刊現在已成為社區居民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哪里有消費需求,哪里就有商機。
選擇地址是重頭戲根據目前整體狀況分析,這種面積3~5平方米的報刊亭一般應開在人口密度相對較大、流動人口相對集中、文化氛圍比較濃厚的區域。社區報刊亭應開在菜市場周圍以及上班一族回家必經之路的居民小區路口等等。選址的同時要注意布局情況,零售報刊與其他行業不一樣,開辦報刊亭切忌走成行成市之路。
運作要靈活,進貨要對頭社區報刊內容要與周圍讀者群體的喜好掛鉤。所出售的報刊應以實用服務、生活休閑、言情消遣類為主。如附近有學校的話,還要考慮銷售學生需要與喜愛的報紙與書刊。
爭取更多固定讀者其實這招沒有什么特別的技巧,從頭到尾就是“服務”兩個字。比如說,某先生要買本××雜志,你剛好售完或碰巧你沒進貨,但你也不能一口回絕人家,而應立馬想辦法到別處弄一本來。只要你兌現了承諾,此顧客就有可能成為你的固定讀者。
傾力推薦賣點,營造感染力每天堅持寫一兩份海報貼在墻壁上,推介詞可藝術化處理,意在渲染氛圍。此招主要是爭取社區以外的生意,讓過路者看后即有購買的沖動。
創造條件,拓展連鎖服務社區報刊亭完全可以開展多種經營業務,如裝臺電話,兼售郵票、信封、信紙,代銷各種電話卡等,想方設法為社區提供“連鎖”服務。因為居民在買書報時打個電話,或順便買張電話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為居民著想,給自己添財,這樣的美事干嗎要放棄呢!
快人一步,搶占讀者份額要辦好報刊亭,就必須想法子與供貨商建立良好的關系,讓供貨商第一時間將報刊送到你的手中。大多數顧客在買報刊時,是只認報刊不看老板的。讀者要買的報紙,你這里沒有,他們就會到別的報刊亭去購買。所以,快人一步到貨,是搶占讀者份額的最佳捷徑。
開店賣報刊,要申請“報刊零售經營許可證”。小鋪面月租300元左右,辦理相關證件約需200元,簡易柜臺之類物品約需800元,訂購報刊每月約需1700元。由于報刊業的競爭日趨白熱化,諸多報刊實行代銷方式。這樣算來,投資 3000 余元足可在社區開辦個有一定規模的報刊亭。杜女士下崗后一直無法“再就業”,一“氣”之下,她于今年2月在長沙左家塘社區開了個5平方米的報刊亭。由于她用心經營,現在出售的報紙達50多種,刊物也有30多種,加上公用電話和IC卡等收入,還有出售郵票、信封及出租武俠言情小說的賺頭,該報刊亭每月有2000多元的毛利,她一個月下來的純利絕對超過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