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的“金色QQ站”閃亮登場了,希望同學們都來捧捧場。今天我們邀請了北大中文系04級的學生侯曉晨做客聊天室,談談有關“如何應對考場作文”的問題。
站長 很高興和侯曉晨在網上的聊天室見面。我們可不可以就“如何應對考場作文”作些探討?
侯 當然可以。我覺得要寫好考場作文,關鍵是平時要勤于積累,善于積累,因為“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我平時很喜歡看課外書,更喜歡挖掘看似與應試無關的材料。比如有一次我在《足球》報上讀到意大利球星卡薩諾的故事:卡薩諾胸懷奇志,愈挫愈勇,最終從工人區的窮小子成長為羅馬隊球星。諸如此類材料,既時尚易記(對學生而言,容易接受),又陽光上進(對老師而言,易給高分)。后來,我在考場作文中正好運用了這則材料,就成為了作文中的一個亮點。實際上,大家平時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人或事,不妨把他們與學習、與作文聯系起來,他們的故事是你所熟悉的,寫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站長 不愧為北大學子啊,看問題很深刻!其實,很多同學也懂得積累的重要性,平時也積累了不少作文材料,但是他們一動筆就不知道該如何運用材料了。在這方面,你有什么高招嗎?
侯 勤于積累,不善于運用,就如同一個農人只耕地而不播種。這就需要我們不僅要善于積累語言材料,而且還要善于運用語言材料。首先,勤學善積,在臨場發揮時由題目就可窺見一斑。俗話說“花香蜂自來,題好一半文”,好文章一看題目,便有三分魅力。比如題目可以引用或化用流行歌詞,也可以引用或化用廣告詞,更可以直接化用詩文等等。其次,除了文題可以巧妙點化之外,行文也可以相機運用。2001年全國高考作文中,有一篇用古白話寫就的滿分作文——《赤兔之死》,著名作家王蒙稱贊說“虧他想得出來”,作者蔣昕捷也談到自己平時很喜歡閱讀中外名著,尤其是對三國人物故事爛熟于心。寫作時臨場發揮,巧妙地運用三國故事,自然信手拈來、游刃有余了。
站長 不錯,如要寫好作文,一定要能學以致用,正如鄭板橋所說:“讀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其實,材料的運用僅僅只是寫作的一個側面,更重要的還是要扮靚你的作文語言。
侯 深有同感!作文語言不在于求深、求難,而要以我手寫我心。生活化的語言是最重要的,如果能用平實的語言寫出感人的場面,豈不很好?語言方面不宜逞才,但適當嵌入詩詞也是一種選擇,只是不可牽強。關于方言入作文的問題,也不能搞“一刀切”。特別是南方的同學,因為長期用普通話寫作,平日里充滿生活氣息的方言詞無法寫入作文,與真實的自己還有距離,確實遺憾。但我們要做有心人,可以想想自己方言中的哪些詞有靈性,且寫成文字時可以讓人看明白——適當使用,甚至作為題目(但在文章中一定要巧妙地解釋清楚詞義),可能會出奇制勝。
站長 現在大多數考試都采用了“文體自選”這一要求,請問,你是如何看待這一要求的?
侯 這實際上涉及到“如何處理好求穩與創新的關系”的問題。的確,現在很多同學看到,報紙上刊登的“另類文章”得了高分,就盲目地把病歷本、合同書、電影劇本等都搬上了考卷,殊不知這些胡編亂造、離奇古怪的發揮,不僅與創造性無關,而且恰恰暴露了其基礎能力的薄弱,往往弄巧成拙。其實,考生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力求駕輕就熟,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最優發揮。不必“邯鄲學步”,更不必舍自己之“玉”而取他山之“石”。
站長 今天,我們談論了一些考場作文的有關話題,感謝你的精彩發言,也感謝“收看”這次節目的同學們!如果大家還有什么疑問,歡迎來到“金色QQ站”交流。
下期節目,我們將邀請“華人美文大賽”一等獎的獲得者曾索狄同學做客聊天室。同學們,下期節目不見不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