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生病住院了,華羅庚(gēng)去醫院看望他,兩個人坐著聊(liáo)起天來。漸漸地,他們聊到了對不同年齡(líng)的老年人的稱呼。
華羅庚問道:“人們把七十歲叫‘古稀(xī)’,那如果沒有到整數,只有七十七歲、八十八歲、九十九歲,又應該怎樣稱呼呢?”
郭沫若答道:“我們可以把七十七歲稱為‘喜壽’,八十八歲稱為‘米壽’,九十九歲稱為‘白壽’。”
華羅庚問道:“這是為什么?”
郭沫若解釋(shì)道:“因為‘喜’字用草書體寫出來看起來就像‘七十七’三個字組成的;‘米’字要由‘八十八’三個字組成;‘白壽’作為九十九歲的代稱,是因為‘白’字只比‘百’字少一橫,意思是百里缺一。”
華羅庚笑道:“說得好!先生真是博(bó)學多才呀!佩(pèi)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