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向來就具有強烈的歷史意識,反省歷史也是宋明儒學的學術追求。但是,宋明儒學在反省歷史時總表現出這樣的趨向:或者是堅持道德理性的倫理主義立場,以“道統”為標識任意裁剪歷史,以“心術”為準繩去裁量歷史人物:或者是實用理性;從而將史學視為“資治”的手段,歷史學只是為了給當代的統治者們提供經世治國的實用經驗與技術。這種歷史觀往往不尊重歷史的實際發生過程,不探索歷史的客觀規律,故而也就不能真正的總結歷史的經驗和評判歷史的功過。王夫之試圖扭轉這種歷史觀。他對歷史事實的尊重和對歷史進程的探索,使得他能夠為建構歷史理性做出重大貢獻,從而在歷史領域中確立了歷史學的獨立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