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袁枚《隨園詩話》云: “詩家兩題,不過‘寫景、言情’四字”,又云“凡作詩,寫景易”,在古代詩歌作品中,以詩作畫者屢見,唯以詩摹聲者為鮮,而其中佳品更少。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賀的《李憑箜篌引》堪稱是摹寫聲音的佳作。前人曾把這兩首詩和韓愈的《聽穎師彈琴》一并推為“摹寫聲音之至文” (清方扶南《李長吉詩集批注》)。他們的成功就在于,把難以捕捉描繪的聽覺形象,通過五官通感,轉化為人們易于接受的視覺形象,令人們睹其文,形其象,如聞其聲,從而獲得藝術上的成功。
名作欣賞·評論版2005年5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