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西雙版納有一個絕對浪漫的風俗——那就是“偷姑娘”。“偷姑娘”主要是愛尼人的風俗,愛尼人是哈尼族的一個支系,在西雙版納分布面廣,以勐??h居多。不久前,我到西雙版納采訪,體驗了這一獨特的民間習俗。記得那晚的月亮很圓很亮,當地的一位導游悄悄告訴我。一會兒帶你開開眼界,我問有什么新鮮事?他說讓你看看“偷姑娘”。我說這姑娘也能偷嗎?他詭秘地笑笑:一會兒你就知道了。吃過晚飯不久,寨子西南角一戶人家的門外就聚集了一群人,都是清一色的小伙子,他們說說笑笑,看起來很輕松,不一會兒,小伙子們就破門而入。隨后就傳來了姑娘的哭聲和喊叫聲,繼而是姑娘家人的叫罵聲,我走近一看。只見一伙人推推拉拉,在搶一位姑娘。而姑娘卻咬住二位小伙子的手不放。姑娘的家人一邊阻攔一邊廝打,最后姑娘還是被搶去了,出門的時候,我分明看見被搶的姑娘低著頭在偷偷地笑,而姑娘的父母卻沒有追來。我感到很納悶,問導游那姑娘被搶去,難道還高興嗎?導游聽了哈哈大笑,說這正是“偷姑娘”的原因所在,看我一臉不解的樣子,導游解釋說,在愛尼人許許多多的風俗中,最有趣的就是“偷姑娘”了。盡管愛尼人居住的地方遠離繁華大都市,他們不僅可以像城市青年一樣自由戀愛,戀愛的方式也很浪漫。為了給青年們聚會提供場所,每個村寨都有專供他們談情說愛的地方,這種地方在當地被叫做“公房”。未婚男女夜晚可以到“公房”里去唱歌,跳舞,互贈信物,傾訴愛意與戀情。如果在“公房”里雙方感覺情投意合。那么你就可以相約到“公房”外,在竹林掩映的小路上,在流淌的小溪旁,悄悄傳送心上的柔情蜜意,一旦情人經過多方了解之后,就會秘密約定一個“偷姑娘”的時間。在他們倆約定的時間里。男青年在伙伴的幫助下,把自己所愛的姑娘“偷”到家里。在“偷姑娘”時,姑娘要故意做出又哭又喊的樣子。顯得很害羞,還要咬男青年的手。以表示自己是不愿意離開父母的,是被情人“偷”了去的。咬得越使勁,表示對自己父母越有感情,對情人的感情也越深,這時即使男青年再疼也得忍著,還要裝出高興的樣子,表示自己是真心實意的。不過為了自己不受過多的皮肉之苦,不讓心愛的姑娘把自己咬得很受傷,愛尼小伙子們都有自己的一種“解脫”方法,在姑娘咬自己的時候,小伙子用手去輕輕地撓她,這樣姑娘就有勁兒使不上了。但如果男方的家人在小伙子的手上沒有找到姑娘咬下的印跡,他們會不高興,認為娶到的女人對丈夫,對她自己的父母感情都不是很深,對公公婆婆也不會很好,以后的婚姻生活也不會太如意。對于女方家來說,如果被“偷”的姑娘不哭不喊,或者哭了沒有眼淚流下來,咬小伙子咬得不怎么使勁,則說明姑娘是個沒有感情的人。不僅姑娘的家人不高興,就連鄰居也要指手劃腳,說三道四。
“偷姑娘”一般是在月夜進行。踏著如水的月色,小伙子們一邊商量對策一邊說笑著,在認為時機成熟的時候越過姑娘家的圍墻,把姑娘從深閨里“偷”出來,由新郎背著趕回家。女方一旦發現有人來“偷”女兒,女方父母雖然也有阻止的行為,但都是象征性的,本意都不想搶下自己的女兒。而是趁機看看女婿長得是否英俊,身體是否健壯。男青年將姑娘“偷”回到自己家中后,就請媒人帶著雞蛋、雞胸脯、糯米飯、酒等禮物到女方家里正式提親了,糯米飯、雞蛋代表著生米已做成熟飯,雞胸脯代表吉祥和真心實意,酒自然就是表示感謝了。“余怒未消”的姑娘父母照例故意把前來求婚的人大罵一番,甚至邊罵邊哭,還要訴說養育女兒的艱辛,最終還是同意這門親事。有時候,還要對“偷姑娘”的小伙子進行“處罰”,如果男青年第二天就登門向姑娘的父母“道歉”,“悔過自新”,可以不算偷,如果時間長了小伙子還沒有去向姑娘的父母“認錯”,那么你就只有被“處罰”了,只不過被“處罰”也只是象征性的。比如小伙子向姑娘的父母送一瓶酒或其它禮品,這與其說是被處罰,不如說是對未來岳父岳母大人的孝敬。經過這樣的手續,一對青年男女就可以成親了,姑娘也就成了“明媒正娶”的新娘了,不過前提是要先領到結婚證。導游朋友告訴我,其實偷只是一種形式。愛才是實心實意的。聽了他的話,我說愛情那么美好,卻要用偷來進行,還要用哭來表達,是不是有點殘忍?導游說,偷過去之后,看到的卻盡是歡笑,抹去淚水之后,留下的只有幸福了。這就是“偷姑娘”的婚俗一直沿襲至今的魅力所在。
時代的發展雖然沒有改變這種獨特的習俗,不過“偷姑娘”的內容卻有了新的變化,大多數男女戀人在“偷姑娘”之前已經和雙方家長見過面了,這時“偷姑娘”就是雙方家長默許的了。如今“偷姑娘”已成為當地一個旅游賣點。不但吸引著我,也吸引無數的游客。到西雙版納的游客都會想盡辦法,到愛尼人居住的村落,去領略“偷姑娘”的美麗風情,給自己的旅途留下一段浪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