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下午,雨剛停,我和鄰家小朋友楊帆就準備到附近的迎風新村的一個廣場上去玩。當我們走到一家小店門前時,只見前面一個騎車的叔叔“啪”的一聲摔倒在地,渾身都沾滿了污水和泥。
我倆忙走到叔叔摔倒的地方一看,原來這里是個大水坑,怪不得呢……我自言自語地說:“如果帶小孩的阿姨、老人從這兒經過,那可就……”“那我倆別去玩了,站在這兒提醒行人小心點兒吧!”楊帆說。我點了點頭,同意了楊帆的提議。于是,我倆就當起了臨時“小警察”。“叔叔,這里有水坑。”“阿姨,請繞道走。”來往的行人都向我倆點頭致謝。
過了一陣子,我著急地說:“總這么站著也不行啊!得想個辦法,對了,做個標記。”于是,我倆四下去找,然而始終沒有發現可作為標記的物品。正在我倆一籌(chóu)莫展的時候,突然我眼前一亮:把旁邊的垃圾箱移動幾米不就可以了嗎?說干就干,我們兩人連拉帶拽地把垃圾箱拖到了水坑邊,往坑里一扣,嘿!不大不小正好進去,還露出大半截可以當標記。為了檢驗它是否能起到提示路人的作用,我倆還站在遠處望了一會兒。果然,過往行人都繞開它走。我們這才如釋重負,放心地回家了。
回到家,我換掉了臟衣服,心里那個樂呀,就別提了。
(指導老師:陳銀麗)
摘星榜
題材指數:☆☆☆☆
語言指數:☆☆☆
情感指數:☆☆☆☆
綜合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