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嚴謹與精細作風的典范,東方有日本,西方有德國。其實,日本人在這方面可能比德國人更甚,有時候簡直到了令人難以相信的地步。
最精確的時刻表
高速鐵路不是日本獨有的風景,但是日本新干線的時刻表卻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對于300公里的時速而言,1秒鐘只是一個短得不能再短的時間單位,但是日本人卻用這短短的秒來控制飛快的列車。駕駛員在途中要不斷確認時間,不能遲到也不能早到,所以經常會出現快進站時明顯減速的情況。
不僅是新干線,地鐵、城鐵和公共汽車也都有精確的時刻表,當然,只是精確到分鐘。路面上的汽車有因為堵塞而不準時的時候,但是地鐵和城鐵極少遲到。
烹飪的計量單位是克
我在一家烹飪學校學習制作面包和糕點,最初實在不適應老師的“斤斤計較”,或者說是“克克計較”。搭配材料時,老師反復強調原料不能多也不能少,但我以為有個一兩克的誤差根本影響不到大局,就全當耳邊風。稱蛋清的時候,老師再三說明半個雞蛋是26克,走到我身邊,看到電子秤上顯示的是25克,立刻花容失色,為我添補上那關鍵的一克。那一瞬間,我感到同臺操作的4個日本人都在用奇怪的目光看我,他們可能在想,這個人怎么能如此忽視老師說的重點呢?入鄉隨俗,從此我也只好認真地對待每一克。
守時是提前5分鐘
有個笑話說,如果晚會在8時準時開始,通知德國人要說8時整,西班牙人說7時40分,阿根廷人說6時30分,而對日本人,則要說8時5分。因為對于日本人而言,真正的準時是提前5分鐘。
達里奧是日本廣播協會教育頻道意大利語講座的主持人,他娶了日本太太后,剛開始找不到工作,于是給在公司當老板的岳父開車。意大利人以閑散著稱,但是有太太再三囑咐,達里奧每天都在岳父吩咐的早上7點鐘準時到達,最多遲到過兩三分鐘。沒想到一周過去后,岳父眉間的陰云日漸堆積,很快,妻子就婉轉地告訴達里奧,按照日本人的標準,所謂的7點集合,就是要求你6時55分到。達里奧這才恍然大悟,同時又萬分不解,為什么岳父一開始不說是6時55分呢?
日本人的精細還體現在許多方面。比如臺風過后,各地統計的受災情況都精確到每家每戶,新聞里會播報某地區732戶人家房屋地板下進水,314戶地板上漫水,而不是像我們聽到的“大約700余戶受災”之類的概數。
參觀豐田汽車廠的時候,我看見油漆工在為墻壁刷漆。他們會預先留一離地面1-2厘米的空白,然后用毛筆大小的小刷子仔細勾邊。后來知道,如果全部用大刷子,難免會出現沒有涂到的地方,或者油漆蹭到地面的情況。也許有人會說,不過是樓道的油漆,何苦這么費勁?想想也是。但是,連樓道涂漆都如此細致,他們生產車輛時的精細嚴謹還用得著懷疑嗎?